“愚”我无关!装修的八个真相
日期:2017-05-17 14:43:52
误区一、多找几家免费量房总不会错
风险指数:★★☆☆☆
诱饵:零成本,上门服务
陷阱:隐私泄露风险,骚扰风险,难辨公司实力
免费报名、免费量房等诸多看似不花钱的“馅饼”可能包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麻烦。从消费者角度而言,由于不懂装修,货比三家是人之常情,有些有实力的家装
公司确实也为了表示诚意而参与前期的免费量房,免费出方案。
但免费量房如果是平台类第三方公司向您推荐,甚至参与的都是一些小公司,你就要留神了,特别那些不是很有名的平台其实是在动着“羊毛出在猪身上”算盘,将你的个人信息向产业链后端商家进行贩卖,这种手法在母婴类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前车之鉴。免费上门量房,虽然看似没有显性成本支出,既不需要付费,还坐等上门服务,但作为大额消费的决策,有必要上门考察一下装修公司,到底一张名片,一把尺,一张纸背后是怎样实力与资质的一个公司,不是当面听设计师说就能确定的。如果多家公司一一考察,那隐性的时间成本你算过吗?
而对于参与多家PK的小公司本来客户资源就少,落选后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服务”这一试图挽回局面的行为,也多少会对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
当然,选择知名平台和有资质实力的装修公司出现上述情况的概率没这么高,所以误区一的风险指数:★★☆☆☆
误区二、免费设计
风险指数:★★★☆☆
诱饵:零成本
陷阱:设计师通过其他隐形渠道谋取利益,免设计费=免后期服务=免责
说到免费量房,必然要谈一谈免费设计,关于设计师该不该收设计费这个话题,网上有很多文章,这里就不展开。我们换个角度看一下,如果你认为设计费仅仅是设计方案,图纸,效果图那就有必要往下看了。
全套图纸不仅体现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在装修公司内部起到合同附件作用的同时,还是内部工程交底、施工的依据。这样也许你就理解为什么正规的装修公司图纸除了我们看得懂的平面布置图,立面图,效果图还会有大量我们看不太懂的节点图?也许你猜到了,这就是给施工人员看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图纸,内行说:图上一根线,背后有着复杂的施工工艺做支撑,从而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
简单的布置图,初级绘图员就能完成,但实现图纸的可操作性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与材料知识做底蕴,一个专业设计师答应你免费设计,那他的价(shou)值(ru)必然会从其他渠道获得兑现,估计他还不会告诉你。
其次,设计师的服务不仅限于前期的设计方案,还包括后期跟踪服务,所有时间、精力的付出对设计师都是成本,往往后期当你需要设计师到现场沟通或者协助定材料的时候,他一句:我没收你设计费,就轻松打发你了,更有些设计师把免设计费当做“免责”的挡箭牌,没图纸,没依据,那消费者真是有苦说不出了。
所以,为合理的服务支付合理的费用既能给予设计师肯定,也能为自己提供更多的保障,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可见误区二的不确定性较大,风险指数:★★★☆☆
误区三、装修就要流行的风格
风险指数:★★★☆☆
诱饵:时尚,自由选择
陷阱:更多的居住成本,可能造成的遗憾
既然说到了设计,我们也接受了设计费,那是不是就可以赶时髦去追求流行风格?
这里要说明一下,自己喜欢的风格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在设计上,首先专业的设计师会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指导客户明确房屋设计
是功能优先还是风格优先,其次是明确哪些风格靠硬装可以实现,哪些是靠软装实现,包括软装搭配的费用承受能力及选购渠道。
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居住人群一定会对房屋功能和风格有着不同的要求,过分追求时髦的风格效果可能也会增加更多的居住成本,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所以,不妨多听取一下专业设计师的意见,或许在您装修时候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整体方案。因此误区三风险指数:★★★☆☆
误区四、自己买材料更放心
风险指数:★★★★☆
诱惑:便宜,放心
陷阱:采购时间成本,催货沟通成本,安装责任及保维修成本
通常正规家装公司在与客户确定设计方案与施工预算的时候,设计师就会提供选材建议,而消费者往往会有自购材料的想法。这点并不是所有客户都认为便宜而选择自购,还有一部分是不放心。这个想法其实也很能理解,毕竟行业规范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装修公司以次充好,高价销售的情况还是值得防范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正规的家装公司基于良好的品牌和长期大量的进货需求,通常能够为客户提供不高于市场价的建材
产品,一并承担配送货、退换货、安装、保维修及规定的质保责任。正因为要承担后期的质保,正规家装公司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更能从专业的角度把控好质量关和配送及时性。提供正货优选,正品服务,正价保证。
客户选择自购建材,先假设你买到的一定是正品的前提下,虽然互联网时代能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便捷的比价条件,但配送时间与工期的契合度,退换货的便捷性,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损坏及质量问题的责任归属认定都存在着大量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特别是有些主材在店里看看蛮漂亮,放到家里装好了感觉不合适,退也没法退,那就真的够烦人了。更别说一旦买到不是正品,想想就头大。误区四风险指数:★★★★☆
误区五、大公司报价贵
风险指数:★★★★☆
诱惑:省钱,性价比
陷阱:漏项,过程监管,合同保障
自认为懂装修就选择报价低的或者”认识的“装修队来施工,往往会陷入这样的窘境:
窘境1:最终结算大大高于合同价;
窘境2:质量无保障,需要售后服务时找不到人。
一套房子按规范图纸,采购正品材料,用标准工艺施工,参照行业协会与工商管理局的示范合同签署,其报价相差应该不大,但为什么有些公司就能报出低得多的价格呢?
通常故意漏项,或制定明显需要后期增项的套餐,这一做法能“修饰出”具有很强“诱惑性”的低价,但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而客户一旦签订合同开工之后,便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而找小公司或者私下找施工队做,通常碍于情面或交情,没有签署具法律效应的合同,在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材料采购的质量可靠性,材料配送的及时性、施工工艺的规范性、施工过程的可控性五大因素只要有一项出现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整个装修结果的费用,工期,质量。真正痛苦的是,当客户提出质疑时,还会面临:图纸是你找人设计的,材料是你买的,当初承重墙是你同意敲的……比这更痛苦的是,刚住进新家就到处出问题,而此时已经找不到“人”了。
除非你特别懂行,而且整个过程愿意“费”精力与“费”时间,否则还真的“省”不了什么。
此处误区风险指数4星。
误区六、工期越短越好
风险指数:★★★★★
诱惑:省时间
陷阱:施工质量,缺失验收环节
工期快,是2015年初非常盛行的家装领域消费决策“伪命题”,工期——被制造出来的“痛点”。
(据消保委家装办的反馈意见)家装类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合同履行、饰后服务上。从这一现象可以解读出:工期问题尚未上升至客户装修的最主要“矛盾”;其次,质量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普遍解决的前提下,一味追求速度是抓小放大。
在标准化设计、生产,施工尚未成熟,整个产业工业化体系尚未健全的两大前提下,抓人眼球的“20天”工期“做得到”与“能量产”是两个概念。它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研发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系、流程的成熟度,以及客户自我需求的明确性。
正规的家装企业,应该说比客户更重视工期问题,我们只听说客户不着急装修,从来没听说工人不着急干活,公司不着急结账的。企业衡量“按时竣工”时必须是基于“验收达标”的基础,才是负责任的做法。爱福窝装修,整个施工过程科学地分三期设置了118项验收节点,每一阶段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施工流程,从而确保每一道工序都在合格的前道工序基础上开展。
与此同时,研发部门“研发—试点—成功—培训—推广”的革新工艺,也是朝着确保提升品质优化工期的目标而推进的。
如果说缩短工期是消费者与装修公司共同需求点、是美好的愿望,那么作为企业必须脚踏实地,而不是一味追求极致的“超短工期”并直接投放市场“拿消费者做实验”。这样做,最后还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伤害。因此,消费者切不可为了工期而误了质量,本误区风险指数5级。
误区七、第三方监理保平安
风险指数:★★★★☆
诱惑:第三方
陷阱:专业程度,只监督不担责
说到了质量的重要性,作为消费者又不是很懂行,谁来帮我把关呢?
首先须要明确监理的工作范畴,参与哪些节点,有哪些费用,按项目计费还是按施工合同百分比收费?
其次要明确监理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涉及到连带责任的有没有清晰地用文字表述。既然收费服务,自然要明确监理的责权利,而不是只收费,不担责。
最重要的是监理的资质,是否来自政府监理机构审查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核准登记。
可能,选择一家可靠的监理公司并不比选择靠谱的装修公司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确保施工质量,关键并不是外在的监督,而是内在的管理能力;并不是对几个点的检查,而是整个面的铺开能力;并不是事后的归责,而是过程中的纠偏能力。
误区八、投诉到底
风险指数:★★★★★
诱惑:做的不好你可以投诉我
陷阱:小公司不怕投诉,投诉发生为时已晚
说说消费者最后的救命稻草——投诉维权。
这是客户最不愿意看到但不得已为之的情况,如果你没有避开前面几项误区,那么很有可能在装修之后,甚至过程中就启动投诉维权的行为,此刻想起对方当初的承诺,如鲠在喉,悔不当初。
其他不多赘述,无论从央视315晚会,还是各地主流投诉类媒体能够被曝光并达成赔偿的还是以大公司居多。你会发现当初拍着胸脯说:“做的不好你可以投诉我”的公司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不是找不到人,就是根本不怕投诉,更有甚者关门了事,改头换面后又继续开张,而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在乎品牌。
此时,遗憾已经发生,维权之路艰辛。本误区风险指数5级。
电话
在线报价
免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