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0年前《遇见天坛》,感受古建筑的“国潮”之美!

日期:2019-11-05 10:53:33



最近文化类综艺节目《遇见天坛》特别火爆,明星以实习生的身份参观天坛,通过小任务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建筑向人们娓娓道来,效果甚佳,收视火爆。



600年历史的天坛面积是故宫的4倍,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选址非常讲究: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为阳,北为阴。东为阳,西为阴。天坛选址在北京中轴线偏东30度,就是东南方的至阳位是中国古建珍品,明清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其中我们来重点介绍下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是古人按照通天的思想,根据天象设计的,它综合了天文、历史、阴阳八卦、五行学说。



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2米,直径32米,整个祈年殿没用一砖一瓦,没用一颗钉子,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木与木靠榫卯交叉。

榫卯(sǔn mǎo)结构:

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凹凸加固物件,如今被广泛运用在现代家居中。


基于现代家居倡导的绿色理念,实木家具的感染力大大增强,而现代实木家具中使用的五金往往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短,影响美观,用榫卯结构设计理念来进行现代实木家具的创新设计,无需任何工具就能方便拆装,易于打包带走,提升了外观美感,还有很好的避震效果。


比如现代年轻人钟爱的宜家家具大部分都选择了中国传统榫卯的结构方式,减少了安装工具,也节省了80%的安装时间,宜家采用了榫卯结构的 Lisabo 系列桌子


宜家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基础上耗费数年研制出来的小榫钉,楔形榫钉看起来就像木质螺丝,凸起的齿纹可帮助不同组装部件紧密地契合。



榫卯在日本发展后,称为“河合继手”,瑞士的Tamedia媒体大厦就是由熟稔“河合继手”的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完成。2000m³的循环再生的云杉木,没有一颗钉子,仅依靠榫卯搭建。


祈年殿28根大柱支撑檐顶,形成3层柱网,外围12根檐柱支撑下层檐,中层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檐,中间4根钻金柱支撑上层檐,这28根柱子由60根横梁和弯梁连成一个整体,梁上架柱,柱上架梁,殿内斗拱和牟榫层层支架,层层收缩,形成内部的穹隆圆顶。



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整个天坛外围为方形,体现古代天圆地方学说。



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4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的12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24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28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8根铜柱,总共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祈年殿前身为"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

嘉靖二十四年将天地分开祭祀,分别修建了天坛和地坛。将祈年殿建成三重顶圆殿,名为"大享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代表天空、大地、山川,形成了古人最早的宇宙观。



到了乾隆十六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天青瓦金顶,更名"祈年殿",整个天坛以天青色为主(现在是白色的),在《遇见天坛》节目公开了当时圜丘的一块天青色的石块,正是印证了这段历史。



祈年殿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传说孟春(正月)举行祈谷大典时,殿顶的龙飞腾而下与地上的凤浓情蜜意时, 突然殿门大开,皇帝在百官簇拥之下,步入殿内,这对龙凤毫无准备,躲避不及,被皇帝跪在腿下,压在了石上,不能动弹了,从此这块圆石上,就有了一龙和凤的纹样了,这圆石,也就被人称作“龙凤 呈祥石”了。与其相对应的殿顶也由“金龙藻井”变成了 “龙凤藻井“。




不论是斗拱结构、榫卯结构、传统的庑殿顶、歇山顶,讲求方位和风水的阴阳玄学之理,它包含的传统哲学、美学、绘画、建筑、园艺...都在我们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家具中有所体现,一墅一境的设计创意中也参考了很多传统建筑的理念,有的经过现代手法的升级,发展为更优秀的建筑理念与建筑结构,但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感叹于传统建筑的精妙与伟大,向中国传统建筑致敬。



电话

在线报价

免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