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名人堂》彭桂华:家装就是做质量造品牌

日期:2013-05-10 09:26:25

【编者按】

硝烟弥漫的商界从来不只是男人们的天下,在战场拼杀的背后,成功女性更值得我们仰望。她们睿智、大气;坚强、理性;美丽、成熟……她们的魅力,为剑拔弩张的商界注入了一股灵气,也让商海拥有了女性的声音。

搜房家居网明星栏目《家居名人堂》本期带您走进一位家装企业掌门人的心路历程,跟随她的脚步去感味京城家装业的萌芽与繁荣,为您揭开京城十大品牌装饰公司第一家——亚光亚装饰那些光环背后的故事。她,就是亚光亚装饰董事长彭桂华。

家具名人堂-彭桂华

39岁创业,43岁转型家装业,19年家装从业经历,彭桂华见证了京城家装业的兴起和兴盛。作为家装业为数不多的成功女企业家,她的经历似乎更为波折。在家装这个费心费力的行当里,凭借女性天生的细腻和对工作的完美态度,彭桂华领导着亚光亚走过了19年辉煌。

39岁创业 第一桶金3万元

1993年,彭桂华和两个朋友每人两万块钱办了一家公司,主做舞台专业灯光音响工程,“最初创业,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去做,很辛苦却做得不太好”半年后,法人离开了,又过了两个月,另一个合伙人也由于看不到希望放弃了。两个合伙人的相继离开,把经营重担全部压在了彭桂华身上,“说实话,我当时也想干脆回去继续当一名工人算了。”但为了给手下十几个徒弟一个说法,不给集团找麻烦,“我一定要把这个公司负责到底。”

带着这份信念和坚持,39岁的彭桂华骑着自行车开始了走街串巷找工程的日子。“我一个人骑着个自行车,在做音响的西四和虎坊桥,见音像店就进去,问人家有什么工程可以给我。时间久了,人们都说‘大姐,您别跑了,这年月有活谁不自己干?’那一年我39岁,体重只剩下70多斤……可当时我就想,公司既然已经成立了,就一定要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认可,更要对大家负责。”回忆这段艰难的日子,我依然能从彭桂华的眼神里读出那份坚毅。

凡事否极泰来,几经努力彭桂华终于在虎坊桥一家电器商店分到了一部分工程。这个工程也成为她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只有三万块钱,却为企业的起步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接下来的日子,工程业务顺利了很多。但这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缘于彭桂华对工程质量的一丝不苟的苛求。“你工作的整个过程中,甲方他会看到你对工作的这种认真程度,再加上你用的都是真材实料,从设备的品牌、做工的细腻程度和认真程度上,他都会肯定你的优秀质量,而且他还会把你介绍给周边的朋友。最后西四和虎坊桥所有的音响商店的工程几乎全都找我来做。所以只有按照良心去做事,才能把企业做好。”

转型家装 意外的美丽

接下来几年,舞台专业灯光、音响的音视频工程的顺风顺水,让彭桂华稍微松了一口气。而1997年,国家对娱乐项目的削减,音响行业整体迅速下滑,这次行业大动荡触动了彭桂华紧张的神经,她认识到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不过,让她也没想到的是,京城百姓家装市场的小试牛刀,竟为亚光亚日后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当初只是想为转型找个出路,结果一不小心就把家装做起来了。”1997年4月,北京德胜门京城百姓家装市场成立。彭桂华这样形容当时的市场现状:“97年的家装市场,基本上没有正轨的家装公司,都是去马路上找游击队,或者是找朋友,找关系。装修过程中设计元素也很少。”

正在为企业转型苦恼的彭桂华,在朋友的建议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在百姓家装市场开了一个店。她没想到,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店面,每个月产值却可以达到上百万,庞大的市场需求量,让彭桂华大为震惊,迅速将全部精力转投在了家装上。

家装市场建立之初,与亚光亚同时进驻的有二十几家装饰公司,但在行政管理、薪酬体系的搭建、设计师管理、工队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也许是女性天生的细腻和对工作完美的追求,彭桂华将业务上的很多流程和管理细节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百姓家装市场的成立,无疑规范了整个混乱的家装市场,整编了游击队。”

亚光亚走过四个阶段 两次企业变革

有了初始创业阶段在音响工程积累的资本、工程经验、人脉资源,进入家装行业之后,亚光亚与同行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不夸张的说,那时候装修的业主鱼贯而入,门庭若市。不用刻意去做营销,只要把工程做好,形成好的口碑,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客户资源。”第二年,亚光亚装饰就获得了百姓家装市场综合评比的第一名。

“创业阶段积累资本、锻炼队伍、储备经验,成长阶段强调质量和品牌,做诚信家装。”1998年到2001年,是亚光亚的成长阶段。1998年在百姓家装市场第一名成绩,为亚光亚在业内树立了极好的口碑。这时候,也为亚光亚品牌的塑造奠定了有利的市场基础。

那时候的家装企业,大多数都处于创业初期,对于品牌的塑造还没有清晰的概念,而亚光亚创业阶段5年多的经营,让彭桂华开始关注品牌的力量。她认为,“家装这个行业,就是做质量造品牌,诚信亚光亚品牌装饰家的理念,奠定了品牌的基础。2001年后,我们的品牌逐渐形成。”

2001年到2005年是亚光亚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个时期,亚光亚进行了第一次企业变革,收获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据彭桂华介绍,这个阶段,亚光亚在北京新开了十几家公司,并在外埠拥有了70多家公司。另外,亚光亚还与产业化接轨,新建了自己的产业基地,生产自主品牌产品,为今后的集成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这个阶段还是流程再造的关键时期。为了保持亚光亚管理团队的新鲜势力,2003年创业阶段的领导班子逐渐退出领导层,退居二线,同时引进了一批新鲜血液。在这一系列企业重组之后,2004年,亚光亚无论从规模、业绩、企业文化建设上,还是从人员的士气、工作状态上,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一跃成为当年家装企业中产值最高的品牌装饰公司。

经过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发展阶段的磨练,彭桂华引领着亚光亚疾速进入成熟阶段。2004年的顶峰给了全公司人极大的鼓舞。而05年,公司经营思路陈旧等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更让彭桂华的精神和体力几乎完全透支。

回忆这一段艰难的岁月,彭桂华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家庭,两边同等重要。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她当机立断,选择了进修学习。她认为,与智者对话一定能够找到激励向上的精神力量。07年,学成归来的彭桂华为亚光亚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引进新一代的知识型管理团队,她将这称为企业的第二次变革。也正是这次变革,让彭桂华对人才观有了新的认识。

用人经:知人善用 充分放权

 “创业阶段十年靠老板,十年之上应该靠标准、靠流程,再往后可能就要做百年老店就要靠品牌了,靠文化”。作为亚光亚装饰的创始人,彭桂华在两次企业变革之后对用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觉得知人善用,能够组建一支比较优秀的管理团队,在后边的阶段过程当中,则权利下放,充分的放权,让他们去发挥作用,我觉得这才是比较开明的创始人。做企业应该有这么一种胸怀,只要企业能够不断的去发展壮大,发扬光大,我觉得就可以了。”

培养一个企业的确耗费很大的心血,突然卸下这份重担,心理难免有失落感,但正如彭桂华所说,若在管理中一直事无巨细,那只能做成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企业,而要与国际接轨,做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发展规律,在相应的阶段,采取合理的用人机制。

如今的彭桂华,已经学会放权,日常对企业做一些辅助工作。而这些工作中,彭桂华认为她最适合做的就是查工地。如今每个月彭桂华都会拿出10天的时间亲自去装修工地检查。一个工地每个月检查一遍,前后要检查三轮,从工程质量硬指标到擦鞋机、湿纸巾、灭火器、油漆、空气清新剂,她都会仔细勘察,最大程度保证了每一个工程的质量与服务。

一位年近六旬的女性,每个月1/3的时间都泡在工地上,炙热的太阳,没有卫生间,不敢喝水,这对年轻人都是极大的考验,而彭桂华一直坚持着。她说,“我觉得做家装,其实就是做的基础工作,无论有多好的促销政策,无论是多么好的品牌,到最终都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把工地的活干好了。”

终极目标:打造公众型企业

在如今上游房地产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家装公司的发展也颇受考验。亚光亚装饰为了迎合不同消费阶层,也在不同侧面进行了升级和改革。网络渠道的爱居者主打5S工程,亚光亚主要针对的是中端消费群体,新成立的七星时代主要致力于高端业务。不同的消费阶层,让亚光亚的客户群体做到最大覆盖面。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彭桂华说“我们还是依托我们的电子商务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在这个市场环境没有看清楚的情况之下,要做水库式的管理。”她解释,蓄水式管理,也就是说尽量的不要盲目的去扩张,应该踏踏实实做好现在的基础工作,增加市场占有率,大练内功,强大自己的实力,增强御寒能力。待市场形势升温之后,再进行扩张,顺势而为。

“等时机成熟,我要让它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而且成为一个公众型的企业。这是我的终极目标。”

作为京城装饰公司资格最老的企业,彭桂华坦言家装行业发展到现在,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设计师的灰色地带、工队工长走私单等问题,以及游击队假冒品牌装饰公司等问题,都需要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去解决。

她认为,将来的家装公司可能变成物流公司,材料公司,或者是流通领域里边的一个企业。因为它是一种形态取代另一种形态,那么对于企业来讲,你必须得跟着市场的需求来发展你的业务,你不能逆道而行,应该是顺着市场的发展来调整你自己的战略和战术,和你具体的规划。

生活现在这个阶段,我感到无比快乐与幸福!

她与所有女人一样,都有着一颗爱美、善良的心,而她又与很多女性不同,因为她肩上担负了太多的责任。从创业最初“一生拼搏,永不放弃”、“不给别人找麻烦”简单的处事原则到现在的“愉快幸福地工作每一天”。彭桂华对人生、对事业也参悟了很多。

面对困难和压力,她自言有两个重要的方法:分解压力和缓解压力。在事业上把责权充分放权,用专业的知识性人才来帮自己排忧解难,这是分解压力;在生活上利用健身运动等业余活动来调节心情,缓解压力。

也许是人生经历了太多挫折,她对家庭、对爱的理解比别人更加深刻。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她就开始资助失学儿童,到现在已经共资助了十余位孩子。

现在的生活,一周七天,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总会给家里留下一两天来感受天伦之乐。“生活现在这个阶段,我感到无比快乐与幸福!”

电话

在线报价

免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