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蚌埠市工业经济实现总量进位 稳中有进结构趋优

2017-02-08 09:03:07 · 629次浏览

在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市工业稳中有进、结构趋优,经济效益有效提升,1-11月,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5.64%,居全省第2,高于全省平均77.9个百分点。

    日前,来自全国的太阳能行业龙头企业客商齐聚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先后签下2.5毫米全钢化新型镀膜玻璃订单。经过研发攻关,中航三鑫掌握了国内领先的2.5毫米全钢化新型镀膜玻璃技术,并成功实现量产,公司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2016年,全市工业战线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调整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098户,净增169户。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743.17亿元,居全省第3,较去年同期前移1位;同比增长9.9%,居全省第4,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聚焦工业强市不动摇,以项目为抓手,优化工业产业结构。2016年,围绕国家级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建设,谋划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323个,201个项目进入省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库。加快中粮生化、丰原集团等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中粮生化燃料乙醇、丰原集团维生素C及其衍生品迁建、佳先化工聚丙烯酰胺等项目开工建设,丰原集团环酸、明胶项目建成投产。推进8.5代TFT-LCD玻璃基板、北方通用MEMS产业化基地、台嘉电子级玻璃纤维等重点项目建设。
    “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细胞,企业兴则工业兴。”该负责人介绍,为壮大工业主体实力,我市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玻璃设计院、豪威科技等优势企业整合重组,引导中粮生化、丰原集团等重点企业对外合作、“二次创业”。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先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53户,涌现出昊方机电、华益导电膜等一批细分市场“小巨人”。同时,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园、产业集聚专业镇、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130余万平方米,引进入驻企业200余家。
    我市还以服务为支撑,强化工业发展保障。调整优化“1+2+N”工业发展政策,市级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提升至3000万元。对技术改造升级企业,技改后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连续三年分别按60%、50%和40%等额度补助。围绕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等6个方面,出台政策措施“35条”,预计年减轻企业负担约27亿元。“援企稳岗”政策兑现补助资金5390.2万元、惠及企业5600户。
    在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市工业稳中有进、结构趋优,表现为重点产业支撑有力,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29.7亿元,同比增长27.3%;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31.4亿元,同比增长25.2%;生物化工产业实现产值466.2亿元,同比增长14.1%。民营经济贡献突出,全市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727.0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90.6%,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5.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有效提升,1-11月,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75.64%,居全省第2,高于全省平均77.9个百分点。蚌埠新闻网讯(记者 张胜华 通讯员 王姣姣)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2017年蚌埠33项民生工程出炉 项目总体“提标扩面”

下一篇:蚌埠清新美式风格装修案例 空间敞亮收纳足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