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广州黄埔区晒三旧改造成绩单 昔日厂房改造变高大上

2017-02-16 08:55:30 · 7607次浏览

昔日的旧厂房如今变化巨大,这一切的功劳都有赖于广州黄埔区政府的执行力。广州装修网了解到,黄埔片区一直是广州的老工业基地,给人的印象是城区面貌落后像城乡结合部而不像市中心。在全面开展“三旧”改造的大背景下,广州黄埔片区迎来了产业结构和城区面貌升级换代的机遇,昔日的旧厂房变得高大上起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广州黄埔区晒三旧改造成绩单 昔日厂房改造变高大上

文冲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景。

我们一直坚持“一手抓项目报批、一手抓项目实施”“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将步子迈出去、身子沉下去,切实履行“统筹、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能。

广州装修网获悉,黄埔片区一直是广州的老工业基地,给人的印象是城区面貌落后、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容量有限、发展载体匮乏,像城乡结合部而不像市中心。在省、市全面开展“三旧”改造的大背景下,黄埔片区迎来了产业结构和城区面貌升级换代的机遇,通过18个改造项目的实施,全区正朝着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环境提升、文化传承等目标迈进。

以改造带动产业升级和环境提升

从“三旧”改造工作一开始,黄埔片区就把“二三并举、三产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和“转制社区城市化、城市社区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战略贯彻其中,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项目产业内涵挖掘、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配套改善。

广州装修网了解到,黄埔区城市更新局的资料显示,黄埔片区目前18个已批“三旧”改造项目中新增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约92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商务办公面积约333万平方米,这些新增建筑面积即将成为黄埔发展电子商务、智能机械、港航服务等产业的重要载体资源。

而在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已批项目中规划建设公建配套面积33.5万平方米,共设有3所中学、7所小学、13所幼儿园、3个街道办事处、3个派出所、3个社区卫生中心、3个文化服务中心、2个变电站、5个垃圾压缩站、3公交站场、5个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一所中学、一个消防站、一个公交站场和一座文化服务中心等重要公配设施已交付使用。改造完成后,社区建筑密度由原来的60%降低到25%,绿地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35%以上,并新建港湾北路、祖光路、文冲中路共约16公里。广州装修网了解到,“三旧”改造的成果还体现在居民收入方面,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建成回迁安置房租金是原来村屋租金的5倍。

以改造带动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三旧”改造拉动经济发展作用显著,“三旧”改造投资呈现总量大、后劲足、增速快、占比高的特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截至2016年底,黄埔片区累计完成“三旧”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约269亿元,其中2014-2016年“三旧”改造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66.2亿元、66.1亿元、73.6亿元,约占黄埔片区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1%、42%、45%,连续三年名列广州市各区前茅。

在房地产销售方面,2015年完成房地产销售28.66万平方米,约占黄埔片区商品房销售总额的89%。而2016年房地产销售达到38 .2万平方米,占黄埔片区总量的99%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全区18个已批“三旧”改造项目总投资约860亿元,预计未来还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约600亿元。

广州装修网认为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在通过“三旧”改造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也一样没有拉下。黄埔片区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共修缮57个文化保护单位,修缮历史建筑近2万平方米,投资近8000万元。而部分位于港口码头的旧厂改造项目则利用现有的铁路轨道、港口吊臂等历史遗存作为景观元素塑造富有临港特色的滨江公园。

村社集体物业升级成微改造新亮点

在“三旧”改造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将全面改造和微改造相结合,做到大变样和小更新互相补充,黄埔片区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全面改造与微改造并重”的理念,其中微改造项目则由专业团队负责策划设计,专业公司负责招商运营,遵循市场规律开展产业选择、物业出租,最终实现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优化,高端项目引进和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黄埔片区村级工业园、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微改造资源较分散的特点,黄埔区城市更新局已完成了全片区基础数据调查摸底,梳理出黄埔片区标图建库范围内符合条件改造的村级工业园10个、老旧小区33个、历史文化街区1个。

针对本区转制社区集体物业的现状,按照广州市城市更新局的工作要求,借鉴区内鱼珠智谷、宝盛电子商务园区等微改造项目先行先试的经验,黄埔区出台《黄埔区转制社区(村)集体物业微改造试行办法》,制定《黄埔东路沿线集体物业微改造工作方案》,确定了茅岗社区塘口地块等5个村级工业园改造试点,将8个老旧小区纳入年度实施计划,并开展了深井古村、黄埔东路沿线集体物业微改造方案编制工作。

2017年,计划对这些项目分为原状整饰、控规允许范围内的建筑加建、不突破规划控制的改建以及增加公配等4个类型,根据物业实际需要,采用其中1种或多种类型对项目进行微改造。


案例

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一期

类型:旧厂全面改造项目

特点:市属国有企业产业转型的先进案例

项目用地面积约1.5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约9 .72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2017年竣工。项目主体广州港集团依托广州地区港口航运业基础,引入国内外大型远洋班轮公司和港航业企业,集聚珠江三角洲物流航运、信息服务、港口贸易及与港口业务有关的金融保险、船代、报关等服务,将打造成为华南区域性的港航要素聚集中心。

保利中誉广场

类型:旧厂全面改造项目 特点:全区首个全面建成的改造项目

项目改造前身是闲置的黄埔区旧体育馆,位于大沙地中心城区多条地铁交会上盖,用地面积1.14公顷,总建筑面积0.62万平方米,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但土地使用效率和效益较低。作为广州市第一个根据“三旧”改造政策批复实施的旧厂改造项目,由黄埔区国资企业润埔公司与保利地产集团合作开发建设。

通过旧厂改造,项目建设成黄埔片区最现代化、智能化的地标性综合大楼,打造集政务服务、商业办公和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临港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部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已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交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成为满足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符合黄埔片区经济社会转型方向,具备较强辐射功能的重要载体。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及金融、电子商务、港航服务等企业总部。

万科黄埔仓

类型:旧厂全面改造项目 特点: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融合

该项目前身是简易的低层厂房,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容积率只有0 .5,闲置率达20%,每平方米月租金价格不到18元,产业业态较为低端。改造后建成总建筑面积12.84万平方米的产业办公楼、人才公寓和创客公寓,容积率达4.0,每平方米月租金超过50元,目前已竣工。

在改造过程中,政府精确主导把控产业定位,该项目策划旧厂改造报批之初,黄埔区城市更新、发改、科工商信等部门及早介入,结合黄埔片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规划,引导改造企业往“港航服务+电子商务”双龙头发展,将项目打造成为结合“互联网+”产业概念的临港经济及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在区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已申报成为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小镇,广州(黄埔)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分园区,国家电子商务标准化园区试点单位。目前,已有多家互联网企业进驻办公,占全部租户比例超过80%。

以上就是广州装修网为您带来的关于广州旧厂房改造案例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装修新闻资讯,尽在广州装一网。


13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1月广州楼市成交量骤降四成 调控频繁楼价有涨有跌

下一篇:广州番禺区将建母婴室120间以上 覆盖重点公共场所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