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

2017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 中国制造家居业九大痛点

2017-05-02 12:08:26 · 10580次浏览

2017年,对于中国家居业而言,仍旧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前有各大家居巨头企业蜂拥上市,后有中小型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要想践行“工业4.0”的民族振兴梦,就需要充分研读行业走势,掌握市场动态,挖掘痛点所在。

中是实木家具

痛点1:“中国智造”亟待提升

中国制造业世界格局中处在一个三明治的格局。发达国家通过制度、体制的创新,实现高端回流。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我们没有主动权和主导权。我们过早的进入了低成本的挤出效应,挤到什么程度呢?印度、越南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快速取代我们。有人就呼吁中国的失业率可能会上去,其实这就是资本结构的调整。一般的靠出卖体力获得财富的岗位越来越少,但是要靠智慧、创新这个领域越来越多。所以我国人力资源要提升,教育要跟产业经济、跟产业升级要对上。然而,我们相对忽视工匠精神,有很多的扭曲,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痛点2:关键的核心技术严重缺失

我国集成电路以2300亿美元进口,汽车发动机基本靠进口,工业机器人所需减速器、侍服电机依赖国外,就是产学研用脱节。我们看到很多的创新技术,都是科技系统在玩这个东西,钱也没少投入。但是里边没有企业家精神,有的是搞技术的人领先的,好不容易从硅谷引了几个人,最后不愿意分享成功。知识产权也保护不了。政府被呼吁投了一个多亿的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上海应该参与国际分工当中取得国际影响力,而不是说我国科技发现、技术进步,要在国际上拿大奖。

痛点3:质量水平不高

产品质量水平严重滞后规模的增长,但是我们的质量水平标准总体上不高,剂量保障不足。认证作用不强,监测服务支撑不够,目前,排在比较低端的状况。

痛点4:国产品牌竞争力不强

知名品牌企业数量不多,竞争力不强。没有品牌,一个企业只能做低端的代工。大而不强的问题显而易见,6成企业的年利润只有8家超过1百亿。

痛点5: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把它归结为高能耗、低端的产业。这些企业在诸如上海等城市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比如80年代纺织、钢铁的调整,壮士断腕。可以说,我们减的很多项目,有不少企业是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大家按照倒逼机制,还在往下调。在外地的,关键的是产业迁移。我们在公信部专门建立了产业迁移的平台,跟兄弟省市做横向的转移。让企业家没有完成生命创新的项目进行转移。很多的运用需求端无人去做,造成了产能的过剩。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没有需求了。

痛点6:成本快速上升

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笔者认为要面对的现实是我们的制造成本过快,实体经济得到的金融各行业的支持太少了一点。中间品大家业内拆借,拆到最后实体经济拿不到。中国实体经济粗放的东西太多了,要调整的东西太多了。回到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是在大量减反的基础上,完成了增长。

痛点7:环保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接近极限,伴随着2016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各大企业纷纷通过转型升级寻求到突破点,践行环保生产。可见,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痛点8:国际化、智能化不足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现在要走出去谈何容易?要走出去极其艰难。现在按照大数据、云计算的要求来说,我们在自动化的层面里面,很多标准化和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里面,都还没有成熟。现在开始智能化。实际上中国制造的家居业在发展当中,我们感觉传统产业面临着第二次淘汰的风险。

痛点9: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力度不够

制造业的问题,表面上是看制造业的问题。工业时代结束以后,在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它的制造全价值链的考虑。是包含着研发创意一直到最后生命周期,不是指中间一个环节。不能说没有加工点的一个制造企业就不是制造企业。在这个里边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现在生产性服务业里面有很多空白点,有些行业我们甚至都没有。有很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创新动力不足,市场不开放。

2017年,中国家居产业洗牌仍将继续,在这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潮流中,“阵痛”是必经阶段,庆幸的是,家居人总在锲而不舍地挖掘着行业与企业的痛点,不断地优化改革,着力完善“中国制造”。相信洗牌后的市场的竞争效率会更高,行业发展也会更加健康。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你家棕床垫也不一定安全 这些床垫抽检甲醛超7倍以上

下一篇: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实施 高端化成衣柜行业发展趋势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