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五河打响秸秆禁烧攻坚战 属地管理源头控制

2017-06-02 09:43:52 · 354次浏览

当前,秸秆禁烧已进入关键时期,为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五河县认真部署,严控与疏堵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加大巡查力度,严肃问责机制,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将秸秆综合利用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当前,秸秆禁烧已进入关键时期,为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五河县认真部署,严控与疏堵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加大巡查力度,严肃问责机制,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将秸秆综合利用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以秸秆粉碎还田和打捆离田两种模式为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实行秸秆综合开发与利用,实现秸秆利用的良性循环,今年计划完成秸秆还田92万亩,建设2处还田示范点,建设商品化饲料化示范点1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5个,生物质户用气化炉500台,新增秸秆发电规模3万千瓦,每百万亩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数低于0个,实现全县全年全域“零火点”目标。

 为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该县召开秸秆禁烧专题会,为县、乡、村干部专题解读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并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要求各级禁烧人员强化禁烧责任感,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在各个自然村、村民组的主要路口、公路沿线张贴《秸秆禁烧通告》;在主要路段悬挂禁烧横幅;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将秸秆综合利用知识、焚烧秸秆处罚等内容通过移动宣传车和各村广播进行宣传;全面做好秸秆及垃圾、杂草、树叶等禁烧宣传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秸秆禁烧的自觉性,实现不敢烧向不愿烧的转变。

 严格执行逐级分片包干,继续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行县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包村、乡镇干部包片包村、村组负责人包地块的秸秆禁烧无缝隙监管。禁烧关键时段,包保人员实行24小时驻守、巡查和值班制度,严防死守;平常时段由乡镇和村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等可燃物引发火点现象。

 县秸秆禁烧工作督查组在禁烧关键时段要深入责任乡镇、村进行督查,发现秸秆焚烧现象,对所在乡镇做到快曝光、快处理、快通报。

 严格落实责任。乡镇政府对辖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负总责,落实“县领导联系乡镇全面督查、县直单位包保到村、乡镇具体负责、村具体落实”的禁烧工作机制,实行乡镇干部包片包村、村组负责人包地块的包保责任制,完善县领导、包保单位、乡镇、村、组、户“六位一体”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常态化。乡镇政府要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村级具体措施要落实到田块。要落实农机包保责任制,安排乡镇包村干部或村组干部看管农机手作业,做到一机一人,确保粉碎、限茬规定落实。对于秸秆离田的地块收割留茬高度严格控制在10厘米以下;对于秸秆粉碎还田的地块,可适当高茬收割,以加快抢收进度。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公职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及村内党员要带头学习宣传秸秆禁烧有关政策,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带头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措施,将秸秆粉碎还田或离田,为群众树立榜样。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鼓励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秸秆经纪人建立和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支持他们根据不同种植习惯,因地制宜购置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打捆离田机械,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服务。加强巡查监管。禁烧关键时段,县、乡镇、村三级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通过组建应急小分队、设立监控点、组织流动哨,包保到户、到地块等方式,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行为;平常时段,由乡镇、村全天候监管,确保“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县农委、县农机局负责对乡镇农技、农机技术人员以及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乡镇负责辖区内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村级要通过现场会的方式培训到户。要把控茬、机收、机耕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及秸秆打捆机操作技术等的结合应用作为培训重点,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和农户应用能力。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蚌埠6月装修吉日 挑个好日子赶紧装修吧

下一篇:蚌埠市建筑装饰协会第四团队慰问李楼乡黄坝小学留守儿童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