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电梯出故障怎么办?武汉特检所称电梯出故障≠不安全

2017-08-03 10:38:23 · 5448次浏览

随着高楼大厦的平地崛起,电梯走入市民生活。市民对于电梯关人困人、故障停梯等安全隐患或有亲历,或见过报道,电梯技术结构复杂、井道幽深、轿厢狭小、故障并不少见、事故时有发生……普通市民难免会产生对电梯安全的恐慌和质疑,电梯究竟安不安全呢?今天武汉装修网来给大家简单说说。

电梯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电梯事故频发,电梯安全成为居民高度关注的话题。

“市民有时候对电梯会有一些误解,认为电梯出故障就是电梯不安全,其实,电梯的故障是正常现象。电梯事故的发生多半还是人为因素。我们没有使用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了解它。”武汉市特检所技术部部长陈峥介绍。

电梯出故障图片

被困电梯踢门扒门 是非常危险的动作

踢门、扒门、撞门……这些危险行为,你乘坐电梯会做吗?据武汉装修网了解,参与调查的市民,就有16%的调查对象表示偶尔有过这些危险行为。甚至还有2.5%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乘坐电梯时经常会做这些行为。相比较下,抽烟、在电梯内蹦蹦跳跳的,这样的行为更为常见。四分之三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经常看到。

在生活中,许多人在使用电梯时常常违规操作:反复按开关门按钮、电梯超时开门等人、运送装修垃圾、扔杂物,或搬运家具、建材等重物时撞击到电梯、超载时强行挤入、按遍所有楼层按钮……其实这些都是危险的“闯红灯”行为。

市特检所技术人员提醒大家,扒门等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动作,会导致电梯骤停,发生故障,导致人身伤害,属于绝对不能做的行为。电梯轿厢内抽烟、蹦跳等行为,违反电梯安全规则的行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此外,还有电动车或自行车进入电梯轿厢或撞击电梯门,也有一定危害。

不能因为成本支出 而致电梯带病运行

“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电梯的安全保障80%要依靠平时的维护和保养。随着电梯数量和维保人员的快速增长,维保单位对电梯日常维保工作的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近日,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几家大型电梯维保单位纷纷表示:“主要是物业公司考虑成本支出,导致电梯带病运行。”

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秘书长徐李荣说,目前,电梯维保面临物业公司考虑成本支出,许多电梯零部件不能及时更换,导致电梯带病运行;许多物业公司未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用户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电梯的安全使用知识,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湖北芝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称,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人员流动性大、行业缺口大的问题,要求每天24小时待岗、无正常、固定作息时间;工作环境加上薪资报酬,无数从业者进入后选择改行,导致本行业人员流动性大,流失率高。二是大部分市民不了解电梯安全知识,甚至有故意损坏电梯的现象。

“物业公司疏忽管理,许多物业公司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未设立管理机构、且人员配备不足。物业公司考虑成本支出,许多电梯零部件不能及时更换,导致电梯带病运行。”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梯维保的困难还存在维保价格方面,“价格战”的恶性竞争,选择不规范的维保公司,导致电梯维保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为电梯使用埋下风险隐患。

电梯供电基本是单回路供电

“除特殊地方外,一般外在供电电网都是一路的,所以电梯供电基本上也是单回路供电。”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称,因此,电梯没有依靠电网供电的备用电源。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该负责人介绍,少数电梯安装有断电后应急平层装置,其功能是当因供电系统停电后,应急平层装置依靠其本身的蓄电池的电能给电梯供电,使电梯就近平层或到1楼平层,将门打开,乘客可及时撤离,避免被困轿厢。但此套装置需几千至上万,国家法规标准没有要求安装,故安装的不多。且有些已安装的,由于没有正常维护保养,许多已损坏。这个装置特别在电梯使用量大的小区或公共场所是有其需要的。

部分小区电梯内未装空调

“小区电梯轿厢内没有装空调,在又闷又热又狭小的轿厢内,像蒸桑拿。”近日,不少居民反映,武汉持续高温酷热难耐,电梯的轿厢内应安装空调,或者安装电风扇等通风设施。

调查发现,我市部分小区电梯的轿厢内没有安装空调,由于电梯轿厢空间狭小,再加上空气流通不如外界通畅,不少居民反映在电梯内就像蒸桑拿,“电梯开门后一股热浪随之袭来,虽然轿箱内温度比外面低,但在电梯内呆了一会儿,已是大汗淋漓”。居民呼吁,电梯轿厢内最好能安装空调。

电梯维保人员表示,电梯内安装空调技术上虽然成熟,但因运行成本较高,普通的住宅小区很少采用。

市特检所高级工程师陈铮介绍,轿厢内安装空调并没有特别规定,但是必须要安装风机等通风系统。不过,电梯国标《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电梯机房的温度有明确规定,要求机房温度必须在5至40摄氏度之间。

电梯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且首要的是保证安全,因此设计了很多安全保护装置。当电梯控制系统或安全保护装置感应到可能发生危险时,这些安全保护装置会立即行动,使电梯立刻停止运行,把人安全的保护在轿厢里面。

被困轿厢会缺氧?实为心理暗示

在电梯困人事件中,不少被救出来的乘客均表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有传言说,这是由于被困时间长了,电梯里含氧量下降导致的。

“每台电梯出厂前都设有通风孔,即使通风机不工作,轿厢和外部的空气也是连通的,氧气量肯定够,不会出现缺氧情况。”武汉市特检所检验三部副部长、工程师肖磊介绍,被困人员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现象,是由恐惧、高度紧张等因素引发的。

即使在极端条件下,电梯里的氧气浓度一般都会维持在20%以上,和正常室外空气含氧量相当。

电梯失控下行 实为复位

很多人担心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机”、失控下坠、突然下坠,但事实上,虽然“电梯下坠”是经常遇到的一种故障,但电梯并不是真的下坠了。

“这种情况的专业术语叫‘滑梯’,当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某个系统出现故障时,它会以检修速度(国家规定不超过0.63米/秒)到基站位置复位,其实和电脑重启的原理一样。”武汉市特检所高级工程师李平介绍,平层感应器有误、电压不稳、门锁突然断开又立即闭合(如乘客剧烈跳动)等情况均会造成“滑梯”。不同价位、不同性能电梯的基站位置也会有一些不同,大部分电梯的基站位置在底层,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电梯可能会就近“刹车”。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电梯下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电梯运行过程中急停,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因为运行过程中安全回路或者门锁回路断开,造成电梯停止。二是,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并自动回到基站复位,被大部分人误解的“电梯掉下来”。

遇到“滑梯”怎么办呢?待电梯停稳后按开门按钮即可。

钢索全断极速坠落 有4道“护身符”

“从电梯诞生至今,全球无一例因电梯钢丝绳断裂而引发相关事故。”武汉市特检所技术部部长陈峥介绍,电梯曳引系统由多根钢索组成,一根钢索由多股组成,一股由多丝组成,安全系数以所有钢索的总破断负荷计算。每台电梯具备多条钢丝绳,相互之间为独立悬挂。

即使所有钢丝绳断裂,电梯还有独立的超速保护装置——限速器。

当电梯轿厢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时,限速器就会启动,限制电梯下行。

如果限速器也坏了,速度没有得到控制,电梯还会触发第三套保护装置——安全钳,以机械形式强制将轿厢制停在导轨上。

万一上述3种保护措施都失效,还有最后一道“护身符”——位于电梯底坑的缓冲器,它会将惯性力、冲击力进行“卸载”。

去年,市特检所联合我市多家部门在全国率先推行规范,针对不同住宅建筑的适用对象,将电梯运行级别由高到低分为舒适、普通和经济三级。

电梯运行由高到低分为三级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去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住宅电梯配置与选型通用要求》地方规范,本规范针对不同住宅建筑的适用对象,将电梯运行级别由高到低分为舒适、普通和经济三级。

长期以来,我国对住宅电梯配置没有具体的规定,业主人数与电梯数量、参数没有进行规范。住宅开发企业电梯的选择性太大,没有考虑电梯运输能力和业主人数不断增长的矛盾。

“该规范针对不同住宅建筑的适用对象,将电梯运行级别由高到低分为舒适、普通和经济三级,不仅设置了配置‘门槛’,合理地对电梯服务品质进行了划分,还形成了基于运行品质级别的电梯配置方法。”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可以规范房产开发企业有针对性地配置电梯数量和参数,另一方面可以让现有建筑找到提升电梯运输能力的方法。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我市在全国首次发布电梯配置选型地方技术规范,具有许多创新性和前瞻性内容,致力于建立电梯安全的长效机制,从法规、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对电梯生产、配置、使用、维保各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两项标准促进电梯管理水平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今年初,由市特检所负责起草,分别由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芝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及武汉金数字图像信号设备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的《在用曳引驱动电梯运行状态技术评价规则》、《电梯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平台技术规范》2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

《在用曳引驱动电梯运行状态技术评价规则》的正式公布,很好地保证我省在用曳引驱动电梯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推进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一方面消除电梯潜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倒逼管理水平提高的方式促进电梯运行安全水平的提升。

《电梯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平台技术规范》的正式公布,对促进我省电梯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制造、使用、维护以及检验的规范性、标准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促进平台的推广应用,加强平台间信息交互共享,实现电梯互联,提高电梯运行安全保障水平及故障救援效率。

市特检所介绍,2项标准正式公布,对提升我省电梯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民生和安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市质监局积极配合质量强市工作,继续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电梯安全整治,对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强力排查整治电梯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质监部门深入推进超期未检及检验不合格电梯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向社会公布首批94台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电梯名单。”昨日,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面开展隐患排查、集中开展打非治违等工作,大力推进智慧电梯项目建设、电梯维护保养质量提升行动,确保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今年上半年,市质监局坚持“深入排查、严格治理”,集中开展超期未检及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整治。组织开展暗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对违规行为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武汉市特种设备安全明察暗访工作细则(试行)》,明察暗访工作制度初步建立。组织到电梯维保企业开展一对一培训,有110家电梯维保单位在智慧电梯系统注册完成了数据初始化工作,有1家单位15名维保人员应用系统移动终端开展200多部电梯的维保工作。对系统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

据武汉装修网了解,质监系统今年上半年共出动监察人员2987人次,检查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454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8起,责令6家企业停止使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

6-7月份,市特检所5个检验部出动70余名检验员,战高温斗酷暑,共检验电梯16258部,涉及重点工程地铁1号线、4号线、6号线,汉口火车站、阳逻港等;涉及湖北华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心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城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星海原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大型物业小区。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曝光一批维保质量较差、安全隐患未有效整治的电梯名单。继续开展智慧电梯系统培训和应用推广工作,全面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智慧电梯项目建设。

各区多措并举加强电梯安全监管

为切实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各区多措并举,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取得新成效。去年,各区开展电梯维保市场秩序整治,市区联动开展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监督检查304家,下达监察指令书100份,发现并整改隐患109个,组织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1000台(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由财政买单,对80多台群众投诉较多电梯进行了安全评估,帮助物业公司查找电梯安全隐患。江岸区推进“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为辖区4600台住宅电梯购买意外伤害责任保险。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区、东西湖区、江夏区等对辖区电梯维护保养质量开展的监督抽查,对抽查中存在问题的电梯维保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进行了约谈和立案查处。新洲区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维保单位定期回访,直到隐患整改完毕为止。

全力打造电梯安全完整数据链

今年,市质监局打破定势思维,全力打造电梯安全完整数据链,提升电梯维护保养质量。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与电梯安全相关数据,如基础数据、检验、监察、维保、巡查、地理、故障、困人救援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电梯健康档案,为每个区域电梯、每个品牌电梯、甚至每部电梯画像,找到薄弱环节加强监管。

建立落实使用管理单位主体责任为主的隐患治理体系,将检验、监察、维保、应急救援发现的隐患实时记录,及时推送到使用管理单位,智能监控隐患整治整改情况,推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达到社会共识。

引入移动互联网,分别设计了现场监察、检验、维保及使用管理单位巡查移动终端APP,有效解决电梯安全相关数据的收集采集难题,并将所有工作痕迹,如维保人员到没到维保现场、去了多少时间、是否按部就班操作,均一一记录在案。强化痕迹管理和工作考核,实现了电梯安全数据链完整记录。

体现量化考核理念。保持信息对称和痕迹管理,电梯安全各方责任就非常清楚。监察部门、检验机构的职责工作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也将实现全过程、可量化、实时化、科学化。对维保单位的考核评价,也将实现电梯检验合格率、维保率、隐患报告率、困人率、救援效率等多维度的客观量化考核评价。

武汉装修网提醒:夏季高温期间 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管理

夏季正是电梯因高温气候而引发电梯 “关人”故障现象的高发期,其原因多为机房温度过高,导致电梯控制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所致。武汉装修网温馨提醒广大电梯用户注意:

一、电梯使用管理者要落实职责,保证电梯机房温度满足设备正常使用要求,否则应在电梯机房安装必要的通风降温设施,如空调或排风机等;保证电梯轿厢与值班室通讯的畅通;加强日常巡查和值班工作;落实制定夏季高温期间电梯运行安全措施及故障排除应急预案。

二、电梯使用管理者要督促维修保养单位针对武汉夏季高温、潮湿的特点,落实电梯的维保工作,一旦发生故障,做到及时施救和排除。

三、市民在夏季高温期间乘坐电梯时,如遇到电梯“关人”故障,要保持冷静,及时通过轿厢对讲、警铃、拨打“电梯使用标志”上的维修联系电话或者“110”救援电话等,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后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援,切莫采取自行扒门或爬出电梯轿厢等不安全的行为,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来源:楚天都市网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武汉8月楼盘最新消息:预计61个楼盘入市 部分带装修

下一篇:2017武汉尚层装饰公司VR别墅设计展盛大来袭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