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个人信息买卖案集中审查 涉事人员:行业潜规则
经常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他们在电话中不仅能准确称呼业主姓名,对房产情况也了如指掌。据苏州装修网小编了解,去年10月份以来,吴江94个小区的6万余条业主信息资料遭泄露。这些业主信息不仅数量多,内容也很全,包括了楼盘号、购房者姓名、联系电话、房产面积和门牌号。而且,这些信息随后又在吴江多个房产中介机构和装修公司之间被多次流转交易。目前涉案人员正在被集中审查起诉。
苏州装修网小编获悉,前段时间,很多苏州吴江的民接到了不少房产中介和装修公司的电话,询问是否卖房租房或装修。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们在电话中不仅能准确称呼业主姓名,对房产情况也了如指掌。这一切的背后,都源于相关业主信息被不法分子泄露和买卖。当前,苏州吴江检察院正集中对19名涉案房产中介从业人员和装修公司工作人员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审查起诉。
据悉,去年10月份以来,吴江94个小区的6万余条业主信息资料遭泄露。这些业主信息不仅数量多,内容也很全,包括了楼盘号、购房者姓名、联系电话、房产面积和门牌号。而且,这些信息随后又在吴江多个房产中介机构和装修公司之间被多次流转交易。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由于竞争激烈,为了提升业绩,在房产租售等领域买卖个人信息已是行业“潜规则”。
“很多从业人员法律意识相当淡漠,不少人觉得自己买这些信息是正常的经营活动,又不是为了干诈骗之类的事,不认为是犯罪。”该院公诉科科长戴飞说。
该院在办案中发现,要在相关领域有效杜绝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不能仅依赖司法打击和个人维权,而必须堵住信息泄露的源头。为此,该院已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督促房产企业在销售时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妥善管控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保管和使用。
“我们认为,企业对合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必须要有严格的内部监管措施,如果因为管理不善导致泄露的,应该启动追责机制。”戴飞说。
检察官提醒: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任何个人及单位,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向他人提供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均将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文章摘自法制网)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装一网公众号
装一网家居号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山水人家装饰】中海万松九里270平港式轻奢
华侨城红坊
中建光谷之星
【桂林星艺装饰】汇景东城170㎡ 意式轻奢风格完工实景案例
10平米私人办公室装修设计
世园林曦225㎡现代简约风,诠释生活的温度
【墨辰装饰】180㎡缤纷四季 现代简约温馨住房
15万装修130平现代风格装修效果图
南昌保利东湾300平米联排别墅现代风格案例图
馄饨店商铺店面装修实例
免费设计
在线报价
智选公司
全屋定制
整体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