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行业

家装不为人知东西太多 互联网家装难实现标准化

2017-09-01 11:27:56 · 6089次浏览

互联网家装是随着O2O的概念被热炒起来的,并很快获得了资本的看好,在2015年发展最快的时候,家装平台甚至多达200多家。但是好景不长,业内也仅仅剩下几个融到巨额资金的寡头玩家,在挣扎,在拼命。

从去年至今也接触过不少互联网家装品牌,但实在是由于家装行业的水比较深,产业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此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互联网家装高品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国内,精装修的房产占比很小,大多数用户都是自行选择装修。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装修上的消费额度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装修的业主来说,核心的诉求无非就两种。

要么在提供同等水平服务的情况下,能获得价格优势,支出更少的消费,直接节约资金成本。

要么在价格相近,甚至略高的情况下,能获得更好的体验,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

然而对于家装行业来说,麻烦和水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家装是个浑身是痛点的行业,互联网并非一剂万能药,颠覆行业也绝非一朝一夕,所以只能耐下性子继续把“硬骨头啃下去”。

“装修是一个行业离散度高、线下交付难、交付周期长的产品,交付依赖于人、依赖于本地化。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装修行业一直到近两年才迎来互联网的风口,而且尽管风来了,互联网对行业的改造也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来看,互联网家装行业的发展对传统家装行业有一定的促进和改善作用,互联网家装公司也在尝试着去推动一些能真正节约客户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举措。但是这个行业的现状就决定了这个过程要相对的艰难的缓慢。

互联网家装行业对传统家装行业的改善,或者其提供的服务质量,于传统的家装模式之间的差异,远没有互联网约车行业来得那么快和那么明显。要体验到出租车和滴滴专车之间那么大的服务态度和效果差异,目前还不现实。

对于互联网家装行业来说,如果只是通过流量入口,撮合更多的用户和外包的家装公司签约,而且其它环节还是老样子的话,这肯定不是用户期待的互联网家装。如果只是通过微信增加点粉丝,增加关注度或者施工现场实时直播,也只是噱头而已。

真正能让一家公司称得上是互联网家装公司的一些关键点,或者说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家装公司时应该关注的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互联网家装平台是否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案例、用户反馈这种口碑系统。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肯定是钱花的值不值,这个值不值得标准只能由掏钱买单的人说了算。

一个人不可能跑遍所有的家装公司来进行对比和筛选,而且按照传统方式去对比,很难得到本质上的一些区别。

商家总是在美化自己,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其它用户得到的产品或者服务,以及反馈,这才更有真实的参考价值。

因此被使用频率越高,口碑系统越完善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在今后的竞争中越有优势,对消费者也越有吸引力。

互联网家装平台对设计和施工方的掌控力

如果平台对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掌控力有问题的话,就会出现不但问题没解决,却适得其反的尴尬情况。比如说出现问题之后,责任不明确的情况下平台和施工方互相推诿,导致消费者从原来的要和施工方“对撕”,变成消费者,平台和施工方三家“互撕”。

同时平台能提供的团队质量,决定了最终装修效果的质量。

互联网家装平台对传统装修的收益模式改造

传统装修行业,很大一部分弊端原因在环节利润分配不均。所以哪怕只是搬到互联网上,在原本撮合流水模式下,用户的痛点仍未被很好的解决。

消费者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一是设计做得很粗糙;二是施工队长根本不按设计师的图纸来施工。很多地方都会偷工减料,因为完全按图纸这笔生意很难有利润,大部分利润已经被装修公司拿走,施工队的利润只能靠偷工减料赚出来。

能否重新分配家装行业中的各方利益,也是互联网家装平台是否有潜力的重要因素。

以流量入口来撮合流水的话,平台对施工方和设计方的掌握力是有瓶颈的,而且这个瓶颈会出现的很快,且难以跨越。若是由平台自己来组建施工和设计团队的话,那么就又会重回重资产的老路,而且由于城市之间在家装方面的人才储备不平均,会造成对很多城市渗透不足,自建团队流于形式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重新解构和分配利润链条。

未来装修行业话语权的变迁,将从过去的渠道过渡到现在的品牌,并且进一步过渡到优质装修公司,互联网将使得这个行业的角色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全屋整装市场需求高 口碑为消费者考察首选因素

下一篇:家居家装行业网购消费报告出炉 华东地区不差钱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