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坐落在大山里的“小溪家”民宿,让吴彦祖感动落泪!

2017-12-13 13:32:32 · 2576次浏览

一个建筑最完美的大概就是与大自然的万物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呈现生机勃勃的状态。一个在大山村落里,改造后的“小溪家”是一个有生命的房子,以和谐地融合在这个已有的环境里,并能呼应自然和人的亲密关系。

项目背景

小溪村的祖辈可能是因为当年躲避战乱或迫害来到这个山谷里,寻求自然的庇护,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和自然和谐共生。

然而,同样因为交通不便,环境又限制了这里的发展,造成了现在大多数房屋被废弃。小溪村是赤溪村的一个自然村。

▼项目的前身是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和旁边的羊圈


项目概况

村里小溪崖边一栋被遗弃的老房子和它旁边的两个羊圈,将它们改造为一个两层的主房和一层的客舍,

两栋建筑之间是连廊和园林,建筑面积共计275平方米。

此名宿命名为“小溪家”,寓意着它能一直给人“家”的温情。

房屋结构利用回收的老木料和部分新材料,由当地的师傅和村民,结合当地的建造方式建造。

室内布局尊重当地以炉灶视为核心的传统,保留很多当地做法的同时结合智能家居设备。

景与观,是我们房子所处的周边环境的综合情况,以及环境和我们未来使用者之间通过房子可能产生的各种关系。

景观先行,就是在设计需要从对周边的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开始,沿承了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传统思想。

在设计中我们将空间设计转化为对人的经历的设计。

人的动线、视线和远山、近景、老房子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空间场景设计的线索。


房子一层面向小溪方向的窗子都采用了“会呼吸的窗”。即在用于采光和观景用的通透的玻璃窗下面,做了一条通风窗带。

用于通风的窗设置了纱窗和木隔栅。夏季溪边吹来的凉爽的风从这里进来,然后热空气从二层屋面的自动天窗及分布的几个排风扇排出。从而达到降温及祛除潮湿的作用。

通往二层的楼梯沿袭了当地传统大厝的楼梯传统形式,并通过变换,将做法延续到二楼平台和客房挑出来的小阳台上。


天窗设计,也是个贴心亮点。

主卧里的书房,阳台处可以眺望崖下川流不息的小溪。

主卧室

次卧室

卧室窗景

户外夜景



2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如何快速又有效的进行家居收纳

下一篇:榻榻米书房设计,来一波设计图,你的书房想设计成什么样~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