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街区重新装修打造飞虎队博物馆 预计2019年打造完成

2017-12-22 11:09:40 · 1644次浏览

昨日,重庆装修网了解到,从渝中区获悉,位于李子坝正街的李子坝传统风貌区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将对大公报旧址、飞虎队别墅等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对依山而建的老旧民居区进行整治,串联李子坝公园至嘉陵新路沿线的文化资源,建成抗战历史文化展示区。

重庆装修网了解到,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计划投资2.4亿元。其中,项目将打造飞虎队博物馆和客栈,游客听完故事还可以在这里住。整个风貌区预计2019年打造完成。

飞虎队博物馆

将打造飞虎队博物馆

此次启动的李子坝传统风貌区背靠鹅岭公园,紧邻轻轨佛图关站附近,北邻李子坝正街,与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相距几百米。风貌区内两个最知名的历史遗迹就是美军飞虎队办公楼旧址和大公报重庆报社旧址。包括大公报报社3号楼、美军飞虎队办公楼旧址等文物建筑5栋、风貌及优秀建筑1栋,都将保护修缮。

美国飞虎队员威廉·迪柏曾经坐在白市驿机场的石碾子上,拍下一张帅气的照片。据施工现场项目总监左焜介绍,未来将会把这张照片进行实体还原,置于飞虎队博物馆门口。

目前,飞虎队办公楼旧址部分受损。左焜介绍,在修复方面,将会用木结构“补充”楼体,隔上玻璃,让游客能看到旧址的原貌。

展出飞虎队物件,室外可互动

1941年7月,美军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率领美国志愿队(飞虎队)首批队员2000余人从美国启程,经澳大利亚、新加坡抵达缅甸,援华抗日。当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正式成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志愿队正式编入美国空军。1944年5月,陈纳德到新津机场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利用川西各基地空袭日军在东北、华北、华东、台湾及日本本土的军事设施计划。为抗击日军,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美军飞虎队在中国西南山区开辟空中通道,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围困。

“当时飞虎队住在这里,飞机停在白市驿机场。”左焜介绍,目前正在和美国飞虎队有关机构联系,将为飞虎队博物馆提供室内展陈物件,室外方面进行文化互动。

此处离史迪威将军博物馆比较近,以后可以形成互动,让游客一条线参观。

打造“飞虎驿站”

未来,市民除了可以来感受飞虎队文化外,还可以住在这里。

左焜介绍,在飞虎队博物馆后方,准备打造“飞虎驿站”,也就是飞虎队主题客栈,他们要尽力还原飞虎队的住宿环境、室内陈设,比如盖的毯子等。

在业态方面,将争取一些李子坝的餐饮老店、老字号回归,最终形成商业、客栈、办公、博物馆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风貌区。

在风貌区西边,有一处残破的“石头房子”,这里也将保留修复。左焜介绍,据初步考证,这栋石头房子是国民政府国际问题研究所印刷厂办公楼。他说,“这栋建筑由石头堆砌而成,始建年代不详,据周边老人口述信息推断,这栋建筑在抗战以前就存在。”

左焜表示,除了对区域内的文物建筑与风貌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以外,还要整体保护18条传统街巷的空间结构,对现有的古树原则上也要进行原址保护。

将建抗战历史文化展示区

《大公报》作为重庆抗战时期重要的媒体机构,是重庆八年抗战辉煌历史的重要载体,位于风貌区内的旧址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焜介绍,该旧址和李子坝正街街边的大公报报社生产洞旧址也要保留修复。目前,已修复完成的《大公报》重庆旧址主体建筑呈小青瓦屋面,青砖外墙,条石基础,为两栋中西结合砖木结构建筑。其中一栋为一楼一底,另外一栋为两楼一底,两楼之间由外廊连接。

1938年8月,《大公报》报社辗转来到重庆,王芸生任重庆版总编辑,当年12月1日发行渝版。1939年5月5日起,《大公报》休刊101天,8月13日,在李子坝建设新村新址复刊。

重庆装修网了解到,左焜表示,《大公报》旧址前的断壁残垣也是当时大公报社的附属建筑,将予以保留,将利用余下的墙基和旧砖打造成开放的《大公报》历史文化展陈区,展出一些当年的老报纸。未来,整个风貌区的建筑风格将延续抗战陪都风貌特征,串联李子坝公园至嘉陵新路沿线的文化资源,建成抗战历史文化展示区。

摘自:大渝网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重庆佳天下装修公司工地实拍 盘龙一号泥工阶段

下一篇:重庆装修师傅上门安装铝合金门窗 谁料背后有猫腻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