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书屋装修成老重庆文化客厅 感受岁月的味道

2018-03-27 11:00:17 · 576次浏览

老重庆爱好者苟军,过去的30年间,跑遍四方收藏了5000余张地图和5000多册图书。他花两个月,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军哥书屋。在这里,你能读到各行各业的志书,还能在地图中欣赏不同时期的“老重庆”。3月25日,重庆装修网来到黄桷坪铁路四村三角道的军哥书屋,感受苟军和他的“老重庆”世界。

白天,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品茶、看书,聊聊重庆掌故;夜晚,小火车轰隆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静静感受时光的韵味。重庆装修网了解到。这是许多人梦想中的生活,但在九龙坡区黄桷坪三角道一处书屋,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书屋装修

抚摸这些老地图

你能感受到岁月的味道

说起和地图、志书的缘分,还要从苟军小时候痴迷于看《地理知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前身)开始。但他真正开始藏书,却是在21岁的一次旅途。

1988年,苟军就已经是一名“驴友”了。当时,他从重庆骑自行车到乐山,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美景让他流连忘返。

“我就想要做些什么留住这份记忆。”于是苟军购买了一份《乐山旅游交通图》,“不仅可以查到旅游信息,还可以留作纪念,兼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从那之后,苟军就一发不可收地爱上收藏地图。刚入门时他只是买些旅游图,后来逐渐买政区图。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区图也满足不了苟军的收藏爱好,他发现很多带有年代气息的老地图都是全手工、用毛笔绘制的,不仅艺术性强,而且更为精细,“抚摸着这些老地图,你能感受到岁月的味道。每一幅老地图就是一件艺术品。”

在书香之中睡觉

我一点都不觉得恼火

“这是《丰都县地图册》,这是江北人文故事寻踪书籍《北岸无眠》,这是《民族文化传承研究文集》……”在“军哥书屋”,苟军一本一本地展示他的藏书。

30年来,他收藏了5000多张地图和5000多本书,四壁、地板上、桌椅上都堆满了还是堆不下,他只有把床也腾出来堆放藏书,自己就在沙发上将就睡觉。“在这种书香之中睡觉,我一点都不觉得恼火,反而睡得更香。”

近五年,苟军每年买书的费用就近十万元,多的时候每个月都要花一万,少的时候也要“除脱”七千多收藏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地图。

这完全符合我心中

关于“老重庆”的记忆

因为收藏的书和地图越来越多,朋友来做客很不方便,苟军想找一个独立空间储藏自己的“宝贝”。

2017年底,一个朋友将黄桷坪铁路四村三角道的一处老平房转租给苟军。他一看到这栋位于铁路三岔口的青砖瓦房便爱上了——房子有一个很大的院坝,门前几米的地方就是三条铁路的交会处,因此得名“三角道”。每天晚上十点过,还会有小火车轰隆轰隆地从房前经过,极具韵味,但又不吵人。时常会有附近的居民提着刚买的菜经过,隔壁邻居炒腊肉的香味儿不时飘来。“这完全符合我心中关于‘老重庆’的记忆,我筹备很久的独立空间就是这里了。”

苟军找来一个搞美术的好友,开始了设计之路:好友负责搞设计,苟军则走街串巷,把没人要且不常见的老物件、老家具收集起来,装点书屋。

三月初,仅花了两个月时间,“军哥书屋”落成。招牌是苟军自己雕刻的,书架是自己设计的,每一处装饰也是凭爱好随意摆放的。他将家中的藏书和地图带了部分到书屋,爱好者来这里可以看书,遇到心仪的也可以购买。

苟军同时也是“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如果运气好的话来军哥书屋,你还能见到老重庆文化爱好者坐在书屋门口的院坝,每人抱着一只老茶杯谈天说地,话重庆掌故。

个人感觉

全国书友对重庆越来越关注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10年来,重庆的发展和变化很快。”近10年,苟军越来越把注意力放在家乡的志书和地图收集上,他要做重庆发展的见证者。

苟军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也有自己的店铺,售卖富余的旧书和老地图。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个人感觉,近几年全国书友对重庆有关的书籍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这从侧面反映出重庆的魅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关注重庆、了解重庆文化。”

今后,“军哥书屋”将正式向游客和老重庆爱好者开放,苟军想把书屋逐步打造成为老重庆文化客厅,让每一位热爱老重庆、喜欢看书的朋友来到这里,都可以有归属感,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和这座城市的联系。“我希望未来‘军哥书屋’更自由、更有活力。”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看重庆唐卡装修公司如何诠释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

下一篇:三室一厅装修7个卫生间 居民楼办家庭旅馆存隐患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