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地产能给国人增信心吗?
2011-02-18 16:54:02 · 270次浏览
无论是住房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2010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后还是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其增幅比2009年有所下降。若按常例来分析,这真是不可思议。大家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房地产市场难以调整?巨大的房地产泡沫继续在吹大?这到底是政府政策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面对雾里看花的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究竟该怎么估计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呢?
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同样面临巨大的不确定。首先,政策的不确定仍然是2011年住房市场的基本特征,这种不确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尽管政府能使用的政策工具不少,但会采取哪些政策工具相当不确定,而不同的政策工具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住房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如果出台的政策能击中市场投机炒作的要害,但没有得到认真落实与执行,那再好的政策作用也将十分有限。
其次,差别化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会如何执行。2010年国十条出台之后,政府希望用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来遏制住房的投机炒作。因此,不仅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有重大调整,而且通过加息来让货币政策转向。十分奇怪的是,2009年初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调时,投机者及借款人人人欢喜,商业银行为了扩张其信贷规模也同样顺水推舟;但当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上调时,国内商业银行却没有动力上调存量住房的利率。
第三,双轨制能否化解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同样是不确定的。2011年政府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也就是说,2011年政府希望通过住房“保障轨”及住房“市场轨”双轨制来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与矛盾。这种从我国香港特区及新加坡那里学习来的思路,在实践中可能面对更多问题。香港特区及新加坡不仅地方小、人口少,而且政府财力强。即便如此,这两个地区的保障住房体系也花了60乃至70年,才达到今年这种非理想的程度。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内地来说,要达到香港特区以及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水平,至少也得200年。
中国内地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广大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的差别极大,不少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更何况,保障性住房体系并不只是保障城市弱势居民的居住权,而且是保障全体国人居住权的问题。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政府加大狭义上的保障性住房投入天经地义,同时也只是对以前保障性住房投入太少的补课。但是希望通过这种狭义的保障性住房来解决全民的住房问题,难度当然更大。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到底如何,将面临许多不确定。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