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兰州城关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

2018-07-15 08:48:31 · 650次浏览

城关区政企合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 打造多功能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

花卉观赏区

花卉观赏区

农业科普园

农业科普园

乡村记忆馆乡村记忆馆

乡村记忆馆乡村记忆馆

    雨后的兰州,天湛蓝湛蓝的,犹如刚刚擦过的蓝玻璃。两山翠绿掩映,尽情地吐纳着清新空气。

    该项目是城关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16年在第二十二届兰洽会上签约,2017年经区发改局批复立项后,2018年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由金阳光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实施。据该项目负责人张财国介绍,金阳光现代生态农业园东、西、北三面与碧桂园三期相邻,南邻碧桂园二期约克部,总占地700亩,投资2.64亿元。

    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一园两中心九区,即现代生态农业园,游客服务和农副产品展示两个中心,以及果蔬种植、花卉观赏、多功能智能温室、日光温室观光采摘、农业农村生活体验、生态养老养生体验、亲子娱乐和垂钓等九个区,配建停1000辆车的停车场,将园区农业作物美、生态和谐美、住宿旅游美、养生养老美体现出来。

    今年启动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14亿元,修建连栋智能温室2000平方米、生态养老养生移动休闲木屋40幢、农家生活体验用房和农耕文化博物馆各1座、日光温室采摘大棚20座、拱形采摘大棚16座,修建3A级公厕2座,配套完善相关功能。同时将栽植绿化苗木,种植特色花卉和特色农作物,完善展示区功能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

    打造青少年农业科普基地

    与此同时,项目还借助“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率先在全市打造首家针对青少年的农业科普基地。城关区科技局副局长陈钰伟介绍说,根据农业科普园区体验内容的不同,将科普基地规划为“1+2+3”模式,即建设“互联网+设施农业”、两个园区和三个展示馆,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集体验、学习农业科普知识的平台。

    这个模式听起来不错,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啥?比如说互联网+设施农业建设,利用“互联网+设施农业”模式,将新的媒体形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普,打造“智慧农业”。科普园除了全面覆盖WIFI(无线宽带),还将引进VR(虚拟现实)全景视频技术、二维码、智能语音导览系统、温湿度智能化监控系统、智慧手机APP手机客户端远程控制系统等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事体验。

    建设农耕体验园,即在果蔬采摘区,种植果树品种35个、蔬菜品种5类120个,满足游客“亲近自然,乐享农耕”的农耕生活新体验。特别是在占地667平方米的开心农场,按平方米分为20个地块,打造特色鲜明的蔬菜乐园,让孩子们体验整地、播种、出苗、施肥、浇水到植物开花、成熟、采摘的农作物生长全过程。还可体验植物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等新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的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绿色有机食品。

    在建设体验园的基础上,还规划了一个动植物园,即通过建设热带植物区、热带水果区、农作物区以及动物园区,青少年只要进入这个园区,即可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认识和了解各种动植物,以拓展视野和丰富知识。

    规划的三个展示馆,包括建设生物标本认知馆,通过引进珍贵的蝴蝶标本,以VR眼睛展示昆虫的生命过程,给青少年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馆,通过配备安检设备以及专人授课,让青少年采集园区果蔬现场检测,进而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建设农耕博物馆,陈列包括犁和楼、锄、靶、石磨、碾子、自动点播机等古现代农机具,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农耕发展史,体验农具的使用和农产品的加工。

    农业科普园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科普参观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参观者约1.5万人次。

    据悉,将金阳光现代农业生态园打造成独具特色、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不仅可引领兰州乃至全省田园综合体发展,而且可辐射和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简约风格 设计师推荐的装修方案,果然美

下一篇:落地窗装修搭配技巧 落地窗如何装修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