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有房住—住好房!青城人的搬家记!看住宅建筑装修前后变化!

2018-11-15 17:10:36 · 387次浏览

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一家人的搬迁经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40年来青城市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见证了改革开放给青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天呼和浩特装修网小编分享一篇关于,青城故事,青城人的搬家记录的故事。

有房住—住好房!青城人的搬家记!看住宅建筑装修前后变化!我从小到大,搬过三次家。

第一次搬家是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一家人从旧城大东街的老宅子搬到了新城的楼房里。当时我的父亲在水利水电系统工作,是一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我的父亲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分配了一套小三室的楼房,60多平米。于是我们一家人搬到了新城。新楼房一共两栋,每栋楼高三层,五个单元,一梯两户,青砖外墙,水泥罩面。家里面水泥地,有公家统一配置的蓝色钢管单人床、双人床。卫生间有白瓷洗漱盆,厨房有水泥洗菜池,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基本上算是拎包入住。

当年的新城一带,还比较偏僻,远没有如今的灯火辉煌。那时我还在小学四年级读书,母亲的工作单位也在旧城北门。起初每逢下课,母亲会推着自行车等候在校门口,载着我回家。那时候,感觉从旧城到新城,路是那么远,有时候放学晚了,天色已晚,特别是冬季,寒风凛冽,路灯昏暗,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更是艰难。越往新城走,行人越少,一路上为了“壮胆”,嘴里面总是念叨着“快到家了,快到家了”。后来渐渐习惯了,放学了就自己回家。

当时,市区平房居多,楼房很少,住楼房还是一件新鲜事,同学、邻居、朋友来来往往,都来看新鲜。因为空间比较大,每年我都邀请同学们到家做客,热闹一番。如今想起来,小三室的楼房,面积也不大,三个小卧室,一厨一卫,没有客厅,进门就是窄窄的过道,格局也不尽合理。但在当年,无论是盖楼房,或者是分到一套楼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周围渐渐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矮矮的三层楼反倒显得有些陈旧。

第二次搬家是2003年,当时我已经结婚成家。一纸“拆迁改造”的通告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这一片要拆迁改造了。拆迁改造有两种补偿方式,一种是货币补偿,开发商提供十几万元拆迁费,搬迁户异地购置住房,俗称“拿钱走人”。一种是旧房作价,另外再补交十几万住房款,两年后原址回迁安置。沟通、协调、动员等等,自不必说,倒也顺利,全楼人按期搬离。大部分住户选择了“拿钱走人”,少部分住户选择回迁安置。我家选择了原址回迁安置。

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需要解决两年的周转房临时居住。原本我家有一套媳妇单位在钢铁路分配的楼房,可是小孩当时在锡小上学,搬到钢铁路居住,学习工作生活有诸多不便。好在一个朋友,刚刚购买了新房,其旧房正好闲置,两室一厅,离我即将拆迁的房子也不远,暂且连租带借,安顿了下来。算作第二次搬家。

由于租借的房子离施工工地不远,步行不过五分钟的路程。每天吃过晚饭,就散步到施工工地附近,看盖楼成了每天的习惯。有时候,甚至恨不得进入工地帮着盖楼。一天天,楼房越盖越高,封顶,内外装修,高层电梯房在期盼中一天天盖起来了。

2006年五月份,距离合同规定交房日期的前一天,开发商打来电话通知交房,听到这消息一家人兴高采烈起来!第二天一大早,乐颠颠的赶到售楼部,办理交房手续。拿到新房钥匙,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新房是高层电梯房,依旧是五个单元,一梯两户,住房三室一厅,120多平米,毛坯地面,宽敞明亮,南北通透,看着别提有多高兴啦!接下来,就是联系装修公司设计、装修、通风、晾晒自不必说。

2006年底,第三次搬家,一家人又搬回了新盖起的楼房,家具电器基本上更换了一遍。小区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健身锻炼、休闲纳凉各有去处。如今,已经在新房住了十年有余。在物业的打理和业主的呵护下,居民们在清洁、美观的小区里惬意的生活。

俗话说,“人越勤越富,家越搬越穷”,可是在我看来,三次搬家,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强!从狭小拥挤到宽敞明亮,从几代同室到各居其屋,从有房住到住好房——一家人的搬迁经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40年来青城市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见证了改革开放给青城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官方微信

1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呼和浩特装修网分享:2019新中式风格装修图片大全

下一篇:装修知识那么多!完美讲解细节实现高逼格!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