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陷阱还是馅饼?盘点泰州家装团购的伤痛

2011-05-03 09:16:48 · 848次浏览

“团结就是力量”,自2009年泰州首次举办团购会之后,团购俨然成了消费者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与家居商家博弈获得优惠价格的一种省钱新途径,甚至出现了“非团购、不装修”的局面。随着各色“团购网”、“团购会”、“砍价团”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活动频繁,消费者现“活动疲劳症”、组织混乱、第三方监管无力、团购质量参差不齐……成为泰州家装团购的伤痛!

   “团结就是力量”,自2009年泰州首次举办团购会之后,团购俨然成了消费者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与家居商家博弈获得优惠价格的一种省钱新途径,甚至出现了“非团购、不装修”的局面。随着各色“团购网”、“团购会”、“砍价团”蜂拥而来,团购,到底是“团体受惠”还是“团体挨宰”?在心里不禁打了一个问号。

   “团购不是新鲜方式,却越来越让人望而却步。”一位网友的评论留言,代表了很多业主的困惑,日趋“紧俏”的大小团购活动,是否真正能够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双赢?

    团购现场上演“无间道”

    王先生在网上报名参加了一次团购,面对热闹的会场,兴奋之余却有了疑惑:如此多商家各说各的好,到底选哪个才最好呢?忽然身旁的两个“消费者”说了一句话,“这个品牌从来没有过这么低的折扣,今天不买后悔死!”两个人还当场签订合同,支付定金。见此情景,王先生“恍然大悟”,当场签订合同。可是没过几天,他却在另一场团购会发现了那两名“消费者”对旁边的人说同样的一句话,之后他在一个建材市场发现同类瓷砖的市场价比自己购买的团购价还要低。这时候王先生真正恍然大悟,自己栽在了团购商家“托儿”的嘴下。

    这是个典型的例子。有些主办方为了给现场造势,专门找人在团购会现场,以团购参与者的身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传说中的“托儿”,他们巧妙地利用消费者的“跟风”心理和现场的特定气氛,推荐商品,从而达到目销售产品、获取利润的目的。同时也给参展商造成现场气氛热烈,主办方组织能力强的假象,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消费者参加。

   “虽然看起来人比较多,但这些托儿都不是有效客户,实际下单量很小。有些消费者知道团购现场有托儿,还以为是我们商家找的,就会对商家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商家的品牌形象。”美尔凯特吊顶的林经理向记者诉苦。

    团购品牌杂牌当主角,品牌当陪衬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参加团购的建材几乎没有一线品牌。“我看上的品牌都没有参加,来参加的品牌都没什么知名度,我不敢轻易下单,到现场转了一圈就走了。”准备在团购会上购买建材的林先生扫兴而归。

   “现在的团购,尤其是网络团购,往往是杂牌当主角,品牌当陪衬。”在采访中,世友地板泰州总经理谈发明说了自己的担忧。由于一些卫浴、橱柜、瓷砖等大品牌建材商严控价格体系,有自己健全的营销渠道,并不是第三方团购组织者的主要客户群。团购的火爆,反而为一批小品牌,甚至假冒伪劣品牌打通了畅销的“市场脉络”。据了解,由于中小建材品牌的代理商的定价都比较灵活,利润空间也大,可以根据团购活动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价格,容易制造低价效果,成为了不少团购网站常年合作的“座上宾”。

    品牌档次不高,自然也无法吸引高端消费者来团购现场采购。“来的人都是冲着一两款特价产品,对其他产品不关心;还有一些人并不是想要购买产品而只是想要活动赠品,所以一场活动下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利润可言。”朗能灯饰的陆建秋经理也向记者诉苦。

    退单率高 商家毁约消费者与商家情商大PK

    为了让消费者无后顾之忧,几乎所有的团购主办方都向消费者保证:“可以无条件退单。”

    于是,在团购现场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砍价师和商家的吆喝下,就有消费者不管是不是自己原计划要购买的产品,先交100元定金疯狂下单,一场活动就能购买30多单。

    在活动结束后,冷静下来的消费者就拿着主办方承诺的“无条件退单”的信条找到商家退单,让商家苦不堪言。“一场活动下来,有时候退单率能达到20%-30%,不给退回影响商家的声誉,答应给退吧,那一场活动就白做了,我们还要贴上参展费、布展费等费用,算是得不偿失。”一位经常参加团购活动的建材商家说到。

    与此相反的是团购商家毁约让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李女士和朋友在团购会上看到一款灯具,经过砍价师砍价后,价格比市场价低三成,李女士和朋友赶紧下单订购。过了两日,当李女士准备提货时被告知这款灯太紧俏,已经“没货”了,让李女士郁闷不已,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团购,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在团购现场人声鼎沸之时,我们或许更应该学着理性地擦亮眼睛。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记住这些提醒 家庭装修避免“被偷工减料”

下一篇:泰州家装行业“团购”给力 隐忧不可忽视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