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设计师:宠坏的孩子?地位步步“沦陷”

2011-08-24 09:25:30 · 293次浏览

被重重光环笼罩着的设计师,仍旧在家居业的神坛上熠熠生辉。特别是装修旺季到来,“设计师”话题再次被热议。长期以来,家居业消费一贯的特点是:产品与施工需要设计师来协调,装饰公司巴结着他;风格需要设计师全面把握,主材、壁纸、沙发等软装饰材料装饰需要他;家居实用空间也得设计师出面来具体掌控,业主看着他的脸色。

    整个家居市场,无疑将“设计师”推至风口浪尖;而由于行业信息的不对等,设计师也自然成为联系装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命脉”。在装饰公司、材料供应商、业主特别是高端业主中间,都极为“得宠”。

    室内设计师,地位步步“沦陷”

    业主带着一片需求、用崇拜眼光去期待的设计师们,地位在步步“沦陷”。“他们就是让绘图员来量量房,那些效果图我们自己在网上也可以找到,还有更好的呢。后期的服务根本跟不上,材料、设计、施工衔接不上。”业主赵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位家装从业16年的业内人士总结说,确实,目前真正的室内设计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由于不少设计师追求签单利益,无心精攻设计而造成设计水平下降,由此造成业主不甚满意。

    在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北环附近置业的一位女士透露,她装修第一套房子的时候,找了一家装饰公司做设计,买材料、家具搭配等,这次完成之后效果还算满意。她决定:“下次装修绝对不找设计师了,我自己买材料更划算,而且那种设计图,我自己完全可以搞定。设计师俨然就是‘卖材料’的。”目前,她正开始第二套房子的装修。在郑州市多家家居卖场,记者跟随她一起采购材料发现,以某装饰公司设计师自居的她,已经学会熟练和建材商谈折扣或返点了。她表示,“这比找熟人、找许多老总都管用呢。”而郑州市西区的某家庭装修,则更为“夸张”。业主夫妇俩,一位以业主自居,一位以设计师自居,你这边交钱,那位后面拿“返点”。连作为消费者的自己,都已经被这种圈内规则同化了,这是设计界的悲哀。“客户喜欢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一位业内人士如是概括部分设计师的生存现状,如此怎能做出真正的设计精品?

    中原室内设计师地位堪忧

    设计师,一个曾经多么让人艳羡的职业,如今在某些业主眼中,竟成了业务员、推销员、绘图员的代名词。是圈内人和业主们“宠坏”了他?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比较严峻的问题是,许多设计师把职业当成“青春饭”,为设计而设计,把精力放在推销主材上,捞得一桶金后,便跳槽或自立门户,开设“三无”证件的独立工作室或者代理个建材品牌。据了解,利用其上下产业链的位置,这无疑成为当前许多“急功近利”设计者的常见职业“发展脉络”。

    对于建材产品而言,但凡高端的产品推广或者新品牌迅速打开市场,常常都需要通过业内人员,即家装设计师的销售推广。而尤其对于高端产品来说,与其低价让利给消费者而有损产品高端定位,不如将此部分利润转换给设计师,在保证高价定位的同时又可提升销售总量。缺乏品牌支撑的新产品,最容易产生回扣现象。 在采访中,不少业主表示,其实说白了,设计师“回扣”那点事基本都知道了,如果是合理的部分、付出了劳动,也是同意收取的,毕竟业主在专业方向上一无所知,设计师有所付出,是适当的佣金。但必须要在一个合适的度,设计师也必须尽到义务。这就对装饰公司提出要求,对于设计师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掌控要严格。

    业主燕子表示,“掏了钱,但没有享受到该有的服务。”燕子说,自己也很喜欢家居设计,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实际的沟通和交流过程发现,设计师的许多方案很让人失望,有些设计师不是为了追求高规格的东西,而是在堆砌材料,更不会为了业主个人的艺术和审美来考虑。设计师拿“返点”的现象,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也许以为大家都在称赞、簇拥着他,实则这是一场做秀的闹剧,不少旁观人皆已看透本质。建材商更是对设计师吃回扣怨声载道,认为吃返点太多,但只是敢怒不敢言,“痛并无奈着”。

    倒苦水:做设计,还是卖材料?

    家装十年,成就了一批出色的大师级设计师,可更多的设计师还在为生计疲于奔命。业内业外的怨声载道,设计师其实也有苦水要倒。不少“商业型”的设计师也有苦要吐:被公司当做挣钱工具,原本无所崇尚跟喜爱的职业追求,被完成业务量跟任务额来衡量你的能力高下。方案能力倒在其次,卖产品倒成了真的。

    “行业扭曲人啊。”“为什么我们要承担那么多的销售任务?”除此之外,在许多装饰公司,还要面临着签单工程,基材、主材将需要一定配比的考核,达不到同样是完成不了任务。每个月都是如此。刚辞职不久的一位圈内人透露,对于一些新进来的设计师,条件甚至更为苛刻。“说是熟悉流程,锻炼沟通技巧能力,月工资六百、八百,许多还是从市场基层人员干起,比如市场推销、小区业务员,如果拉不到一定任务量,连基本工资也是水中月。考核、再加上如此低工资,基本生活保障尚难满足,又何谈创新、为设计而设计呢。”

    真正醉心设计,怎能从纷繁的业务中解脱?这是“有志”者的疑问。圈内优异设计师和老总的真切经历也许能够给以启示。资深从业人孔令伟总结,大环境还无法让大部分设计师仅仅通过设计环节做到自食其力;除了客观的大环境,也不排除部分设计师的人品问题,片面地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学习和提高。

    调查中,对专业热衷的、有“坚持”的设计分子,他们让行业看到希望。高端设计师徐俊杰对设计专业有偏执的爱好,曾游历东南亚、日本和台湾、香港多地,从郑州公司调离上海公司后,小徐的实力再次得到有力展示。“应该是先亮明自己的设计观点给客户,不是客户喜欢中式,你就提供中式给他。设计师应该考虑的是,他是否适合这种风格呢?”通过沟通、说服力,让客户认可方案并接受。河南大地装饰董事长张帆说,这才是真正合格、高素质设计师的做法,这样坚持,是会成为“大师”的。

    设计师职业成长情势紧张

    几位圈内装饰“老大”总结说,在公司业绩排名上看,这三种比较典型:专业能力强的,有自己固定的回头客,这种人活得还可以;专业知识一般,营销能力强的,也可以;专业功底、服务和营销意识不行的,最后淘汰掉。家装设计师俨然有道分水岭:技术型的和商人型的。业内人士总结,真正称得上设计师的,目前业内是凤毛麟角。

    随着行业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不论是一直宠爱他的行业方,还是设计师自身,为了不失宠,必须甩掉一些阻碍产业健康成长的“绊脚石”。设计师自身出于职业成长的考虑,情势更为严峻。如果持续以短期利益为目标,那么行业就非常危险了。聆海集团河南区域总经理邹剑峰非常担心地称,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当前的不少设计师不想付出就想得到,也或许能得到很大的回报,受到许多人追捧。“这非常容易毁掉一批这方面的人才。”邹总表示,应该及时寻找途径来拯救一部分设计师,否则这个行业,就慢慢废掉了。张帆总结说,设计师应以对多门类知识融会贯通的高造诣要求自己;其次是专业技能要高,具有原创设计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长为大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画上一笔。

    可行之道的借鉴

    究竟如何在当前挽救被宠坏的设计师们,业内不同人士发表看法。河南省装饰装修管理办公室科长孙东明说,从制度上完善和约束设计师管理。一是通过装饰品牌龙头企业提高设计师薪资待遇,完善福利保障,引导其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挥。二是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设计师职称评定的诉求。三是把设计师的职业标准制度化,对设计师进行系统培训,从制度上进行有效管理与约束。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已经出台了参考性较强的家装设计师从业资格标准和相关评审管理办法。聆海集团河南区域总经理邹剑峰表示,症结在于转变传统家装公司的盈利模式,杜绝“回扣”现象的产生。河南大地装饰董事长张帆说,设计师及早摆正“职业身份”,尽早完成角色的转换,同时在对待客户上,不是当上帝,而是当学生。“也可以说,在设计上,设计师是业主的老师;在生活细节上,业主是首要的、是老师。”北京龙发装饰郑州总经理张四海认为,必须行业协会、家装公司、材料商、设计师多方联合,成立一个诚信联盟。通过抱团以及相互监督,增加企业、产品、设计师的诚信度与市场竞争力。如果,能够真正回绝欲“拿回扣”者,行业将更能让利于消费者,实现各方共赢。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郑州市家居建材装饰业 一周行业快递

下一篇:2011橱柜流行新品 时尚“柜”族奏是拉风!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