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国五条”实行将至

2013-03-02 13:17:32 · 587次浏览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发布了五项有关房地产调控的具体措施,外界称之为新“国五条”。与2011年的“国八条”相比,新“国五条”重在强调中央政策的延续性和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在具体政策上并无太多新政。  新“国五条”要求,2013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  业内人士表示,新“国五条”的出台,说明中央强调执行力,国土部在房地产供地问题上,也将更加强调地方的执行力。

  调控收紧

  “新国五条”是十八大后首个系统性楼市调控政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是细则密集出台期,各部委还将陆续就“国五条”进行研讨。国土部率先响应称,2013年各省国土资源部将增强调控针对性、突出差异性。业内人士认为,“国五条”后续影响和力度或超过市场想象。

  从内容上看,“新国五条”有三大特点:一是再次重申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要求地方政府对限购区域、限购住房类型、购房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统一要求完善限购措施。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政府应要求其及时采取限购等措施。二是提出了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却进一步明确了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同时预示着开征时间越来越近。三是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同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

  国土部副部长胡存智在“全国房地产用地管理和调控工作汇报会”上称,2013年,各省份国土资源部门除了要保持土地供应总量基本稳定外,还要继续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突出差异性。“新国五条”的出台,意味着国家的楼市调控政策不仅丝毫没有放松,而且还有不断加码之势。特别是房产税试点范围的扩大,更表明以限购和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将是楼市发展的“主旋律”。

  地方响应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广州将及时制定并公布2013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加快出台落实“国五条”的贯彻意见,切实稳定房价。这是首个明确表示将出台地方细则的一线城市。

  深圳市规土委相关负责人日前称,深圳市将按照“国五条”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深圳市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综合采取财税、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联动措施,确保房地产宏观调控各项目标的实现。

  北京相关配套文件早已成文,只等待合适时机下发。知情人士称,北京、广州等地方细则将在国家级细则出台后公布,保证调控口径的一致性。

  目前,上海并未有关于调控细则的消息传出。业界人士解读称,上海楼市从房价、地价和成交量来看,可以称为回暖,但谈不上火爆。而市场的正常回暖,或许是调控决策者尚可接受的市场局面。

  据了解,国土部已在去年11月份开始制订“市场异动城市”的应对方案,所谓“异动”主要是指: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房价指数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凡属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交易价格指数同比上涨或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的城市,住宅或商服用地供应量偏离过去5年平均值、地价同比或环比上涨的城市,以及近3个月以来出现住宅或商服用地较高异常地价的城市。异动城市的土地市场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会要求它们加快供地,调整供地的方式和节奏,保持住宅用地供应和地价信号平稳,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

  



看法不一

  在“国五条”出台之后第二天,沪深股市立马有了强烈反应,大盘深幅调整,与房地产业相关的股票大幅下行,新“国五条”的影响正在发酵。业内人士认为,新“国五条”的核心在于控制房价非理性上涨,后期配套政策和细化措施或将陆续出台,房价走势增添变数,对房价后市持谨慎观点者增多,看空后续楼市者增多。但也有业内人士信心不足认为,“国五条”基本上是早几年提出的老调,政策上并没有多少新内容,更没有具体新政策的规定,因此,对当前的高房价根本上恐怕没有多少“杀伤力”。

  深圳中原地产副总经理贺晓丽上周表示,之前预测深圳今年房价小幅上涨一成左右的观点并没有因此改变,新“国五条”对近期日渐趋热的楼市适时起到警示和稳定预期的效果,而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深圳楼市将随时面临限购限价升级、差别化信贷和征收房产税等“组合拳”的出台,对于后市持谨慎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不妨将“国五条”视作给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一个原则性框架,至于这个框架中会放入什么内容,还要看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如何,房地产市场回归民生原点已是必然,这应该毫无疑义。在当前出台“国五条”的意义,正在于稳定住房市场预期,尽力遏制住全国大中住房市场的价格升势。而在“国五条”的框架下,相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会有不少新内容,所以,市场切不可用老思路来看新政策。

  “出台的‘新国五条’是楼市走稳的信号,中央再次提出要求地方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提升了地方政府对于稳定房价的责任制实施力度。”南开大学房地产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徐保满认为,未来出台的政策将倾向于:第一,地方政府在加快推进闲置用地清理和处置力度方面可能得到进一步放权,对闲置用地的处罚、限期开发、收回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土地发挥最大效益。第二,政策的制定放权给地方。地方政府将有权在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实行差别化金融、税收政策,抑制楼市投机行为。第三,信贷政策的调整将继续。为遏制投机投资需求,购买第三套房商业贷款停贷政策仍有继续执行态势。第四,税收政策的完善。今年是本市保障房集中放量的一年,将有利于缓解楼市的供求关系。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二手房过户爆棚 家装业趁热打铁

下一篇:家居创意DIY:极具幻想的贝壳装饰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