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行业

装修行业淡季,服务可不能来“铁甲钢拳”

2011-11-17 11:44:00 · 1486次浏览

11月15日,一位装修消费者在微博上的投诉,引来被投诉企业老总的“破口大骂”,迅速遭到多位网友的围观和评论。在这个装修淡季,此事让大多数消费者感到了家居行业的“冷淡无情”。

    多位业内人士曾说过,家居行业门槛低,很容易进入,因此家居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素质的差别也导致了服务质量的差别。企业负责人愿意开微博亲自听取和回复消费者的意见,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进步。但不允许消费者提负面意见,这将是明显的倒退,也将成为企业微博营销的经典失败案例。

 

    在还没有对消费者的投诉认真核实的时候,就想当然地将负面声音看成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虽然要维护企业形象,但更重要的是要维护企业在消费者中的信任度。信任的建立需要很久,但信任的瓦解就在一瞬间。一个人的素质代表一个企业的素质,一句话即可体现得淋漓尽致。家居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洗礼,门槛还低成这样,怪不得消费者压根不同情企业,特别是自称“民族企业”的企业。

 

    既然是民族企业,就要有民族情结,对待自己的人还横成这样。等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时候,还不被世界人民笑话死?

 

    据调查显示,家居行业的服务质量的确让人寒心。每年都有不少投诉,一些让消费者无可奈何的事情总在发生。很多消费者装修或者购买家居产品时,都抱着“中奖”的心态。质量一般是正常的,只要别太差;万一质量好了,那就是中了大奖。家居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交钱是上帝,一交钱就成了孙子”。家居行业明明是服务行业,结果消费者最后反而成了服务员。

 

    事实证明,家居行业的服务距离成熟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对消费者的服务上,不应是企业口头上的事情,不管网上还是店里,不管是销售还是老总,都应毫无理由地对消费者保持足够尊重。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家装与家具建材企业 深度合作扔处磨合期

下一篇:软装市场需求加大 成家装公司“新卖点”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