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石家庄土地市场:楼市冷暖“地”先知

2011-11-17 17:15:11 · 733次浏览

作为房地产开发的载体,一旦楼市出现风吹草动,必然会波及土地市场。10月份国内9个城市均无住宅地块成交,11月份虽有成交,但土地出让金却同比大幅下降40.81%。11月11日,石家庄7宗土地三块地以底价成交,四块地流拍。业内人士称,伴随着低迷的楼市,“地王“频现的时代已经过去,土地市场寒冬已至。

    现象:土地拍卖频频遇冷低迷收场 成交量少价低

 

    立冬当天,石家庄第十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活动举行,出让的7宗地块全部为住宅和商服用地,且几乎全部位于二环以内的主城区,地理位置较好,但如此优质的土地,拍卖现场却格外冷清。十几分钟内,三块地底价成交,四块地流拍,其中一块已经遭遇过一次流拍的【2011】042号地块再次流拍。对于石家庄土地市场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流拍现象还是首次出现,石市土地市场应时入冬。

 

    年终将至,全国土地市场流拍成风。第四季度本应是抄底土地市场的传统旺季,然而供需两旺的市场状态今年不复存在。数据显示,10月份深圳、广州、武汉、成都、厦门、福州、吉林、洛阳、西安9个城市均无住宅地块成交。全国133个城市土地成交1365宗,成交面积55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0%,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面积200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7%,同比减少45%。多个城市出现地块无人问津的情况。地产专家认为,连续的楼市调控已经使得全国土地市场明显降温。

 

    土地市场无人问津也影响到土地的成交价格,全国住宅类用地溢价率更是降至年内最低水平。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地价同比、环比增幅全面回落。在溢价率方面,全国133个城市也持续走低,且均低于去年同期,并已降至今年最低水平。

 

    原因:开发商求生拿地谨慎 土地市场观望气氛浓

 

    土地市场遭遇寒流,专家表示,时至年底,开发商开始着眼回笼资金,结算贷款及各种开发成本,还款压力使其对于土地市场热情大大减退。房企目前考虑的是生存问题,下半年大部分公司受限购限价的影响,资金回笼不畅,相比扩张拿地,采取保守策略、持币观望是更为明智的选择。楼市调控不见放松,缓解资金链压力、消化库存是当务之急。没有开发商的参与,土地价格无法获得市场估值,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将地块取消挂牌或延迟出让,致使成交量大幅下滑。

 

    未来调控政策与房价走势仍不明朗,开发商更愿意选择观望。业内人士预测,卖地遇冷主要是时机的问题,现在地产商对于经济和地产走势都很迷茫,资金较为充裕的开发商也在观望,或许到明年一二季度才会有较显著的拿地意愿。

 

    此外,有专家称,保障房配建成本也是流拍原因之一。据悉,石市今年共有6块地曾遭遇流拍,它们均被要求配建不小于总面积5%的保障房屋。自今年3月份开始,河北省国土厅要求所有用于商品住宅建设的土地必须配建不少于土地总面积5%的保障性住房。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开始实施的强制配建保障房新政,使得开发商在成本与利润之间须慎重斟酌,较高的拿地代价和保障房配建成本,这应该是造成流拍土地无人问津的重要原因。

 

    影响:市场冰冻或将引房价下跌 土地财政在减少

 

    “随着土地流拍情况的日渐增多,对于房价假摔这样的质疑之声也在逐渐消散,房地产市场已经显露出了真降的迹象。”业内人士认为。

 

    土地与楼市的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在楼市的降价预期下,土地市场的冷清也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房价下降的客观因素。土地市场的冷清反衬出楼市的不景气,同时,这种低迷的市场氛围又将加速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有利于加速房价“拐点”的出现。土地价格是构成房价非常重要的要素,占到20%到40%,如果土地市场成交低迷,土地价格下跌,将对房价形成一个有力的向下牵引作用。

 

    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生态链,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转向引发土地市场的低迷,而土地市场的低迷又将反作用于新房市场。地方政府如果通过对土地市场的改革,改变单一的土地财政和土地出让模式,或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有利于房价回归理性。

 

    随着土地市场低迷,可以预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缩水,频繁的土地流拍将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压力。专家表示,在楼市调控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要转变依赖“土地财政”的思路,拓宽财政来源,复苏地方实体经济。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建材家居市场惨淡下 卫浴家具如何应对

下一篇:温馨卧室:粉色王国的公主非你莫属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