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11月楼市量消价稳 未来刚需或将释放

2011-12-12 10:34:46 · 270次浏览

变幻莫测的2011年房地产业,在一种复杂多样的视角和心态中,已慢慢地逼近岁末年终。作为关键性的、有所期望的第四季度,其第二个月份即11月,也已经成为过去时。绵阳楼市的走向究竟呈现了怎样的势头?各界的评价和认识如何?这些可能都是业内人士和购房者期待了解的。

    通过备案数据分析和对专业机构、开发商的采访,小编发现11月楼市在延续前三个月的销量下滑的态势上,仍然保持了成交均价的总体平稳。也就是说,尽管购房者依然在观望或者说投资型置业比例大幅减少,但绵阳的房价总体仍然是稳起的,并未像国内一二线城市那样出现明显的松动。这种现实状况,可谓令我们对未来绵阳楼市的走向,疑惑与期望并存。

    备案数据——量跌价微涨 大势平稳

    据绵阳房地产市场信息网,11月份商品房交易数据统计为:交易量1294套,交易面积120775.24m2,交易金额61771.64万元,成交均价5114.59元/m2。而10月份的数据显示为:交易量1931套,交易面积174599.38m2,交易金额88852.71万元,成交均价5088.95元/m2。从数据比较可以看出,11月份交易量环比继续下降,下降幅度约为49%,成交均价环比却略有上涨,上涨约0.5%,基本可以理解为是价格平稳。

    尽管网上显示的是一个阶段内商品房销售备案的情况,但作为一种官方的数据参考,相信仍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量消价稳”仍然是绵阳楼市11月份的一个总体态势,而这也是自今年7月份之后的一个基本走势:销量明显下滑,而价格基本稳起。绵阳作为我国房地产的三线城市,其房价在经历近年如此大的政策调控而不见松动,这是否应验了一些媒体所说:面对楼市“史上最严厉”的第三轮调控,三线城市已成功上位“主战场”?

    专业机构——小户型成支柱 刚需是救市主力

    对于11月绵阳楼市的实际情况与价格走势,专业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机构又是如何分析与评价的呢?小编专访了目前绵阳最为专业的地产顾问机构之一——四川盛地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绵阳机构。该机构的市场研究总监陈雄顺先生认为:就刚刚过去的11月份绵阳楼市来看,总体上可以用“量价背离”来概括,而之所以在销量连续四个月下滑的情况下成交均价还能够总体稳定,未实质性下跌,小户型即刚需的支撑是关键。

    据盛地地产陈总分析,11月份绵阳商品房总成交约9.8万方,即约1000套,交易量同比下降约64%,环比约下降40%,是自今年7月份之后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但之所以成交均价并未松动,是因为目前的销量主要是由小户型支撑,而小户型的放量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一些楼盘,如长虹·国际城、富临·大都会、瑞阳首座、长兴·江岸经典、海赋外滩等,其单价是高于全市总均价的。

    对于未来楼市的走向,陈总也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预测,他认为未来6个月可能不会有大的改观。但如果金融政策等有所松动,也不是没有可能。同时他也谈到,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未来3个月(也就是春节前后)到半年,随着婚房、改善和搬迁等刚需的释放,小户型更将成为救市的主力。

    开发商——总体健康有序 不会出现跳水

    在调控依旧、信贷收紧、成交量跌幅加剧、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的大背景下,绵阳楼市尽管销售量也产生了明显的下滑,但是为什么价格却没有出现想象中的“跳水”现象呢?小编在对房地产业内人士采访中了解到,在市场观望情绪笼罩下,尽管他们普遍预测绵阳商品房销量短期内难以改观,但价格趋于平稳却是大势。因为绵阳房地产相对于很多一二线的大城市甚至同级别的三线城市来说,总体是健康有序的,不会出现“跳水”的局面。

    比如文泉地产常务副总蒋立建先生就谈到,绵阳楼市目前之所以能够大势平稳,一者是因为一直以来绵阳楼市的泡沫就非常少,投资和投机的比例很小;二者是在近年的调控及限贷政策下,泡沫就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以自住为主的刚需;三者是目前的开发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工程成本和人工费等都较高,仅仅是人工费一项自地震后就一直居高不下,总之开发成本的偏高最终也造成了绵阳房价在总体上形成一种“跌无可跌”的尴尬局面。在成本利润比的现实制约下,开发商不可能亏本甩卖。即使个别楼盘(企业)因为现金流成问题,也只能是短期内通过加大优惠促销来走量。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佳艺美庭家居馆 汇聚国内外一线品牌

下一篇:2011年度绵阳装饰建材总评榜启幕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