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大品牌橱柜腹背受敌换代理商

2013-09-28 15:30:23 · 212次浏览

这些业内人士口中的退出者,均是国内知名橱柜品牌代理商,在本土也曾风光一时,为何如今却走到了如此被动的境地。虽说建材产品更换代理商实属常事,但大牌集中“易主”,近年来在本土橱柜界却并不多见,可谓给整个行业亮起了“警示灯”。

散伙了,已经被某地板老板接手。”

做不下去,转啦。”

“ 牌听说也打算转出去,正在找下家”。

这些业内人士口中的退出者,均是国内知名品牌代理商,在本土也曾风光一时,为何如今却走到了如此被动的境地。

虽说建材产品更换代理商实属常事,但大牌集中“易主”,近年来在本土界却并不多见,可谓给整个行业亮起了“警示灯”。

 

售后无门、订货周期长、质量参差不齐……长期以来业屡见不鲜的问题再次暴露出来。

能否解决?如何规避?是时候好好考虑一下了。

售后“重灾区”

台面开裂、印迹无法清除、门变形、铰链生锈……这是大多数家庭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碰到的问题。尽管在国内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依然是目前家居建材产品中售后问题最多的一个品类。

在家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烹饪过程中所有环节几乎都是在这里搞定,每天要开关门无数次,台面更是裸露在外面。加上与水、电、煤气联系密切,经常处于油烟、高温等环境中,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比其他产品更容易出问题。即使再优质的产品,长时间使用后,也难保不出小问题。”欧派张开一和博洛尼执行总经理颜子添都对此坦言。

而且,非标产品出问题的几率会比标准化产品高一些,售后频率和难度也相对更高,“图纸看错一点都可能出问题,非常考验团队的整体营运能力,”颜子添认为,很多做的人最后失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尽管如此,因为行业门槛低,仍然有很多人抱着赚快钱的心态企图尝试。这些杂牌产品和小作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消费者图省钱购买此类产品后,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商家无力承担、推卸责任;要么早已人去楼空,留下一批无人问津的“孤儿”。

此类问题的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令整个行业受到负面影响。

大品牌腹背受敌

这样的市场现状下,大品牌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

据张开一介绍,如今随着电商崛起,家电经销商的利润不断受到挤压,不少生产厨房电器的品牌玩起了跨界,如帅康、老板、方太等都开始涉足领域,“虽然从标准化到非标行业跨度很大,运作也截然不同,但凭借做电器积累的知名度,仍然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一方面是家电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很多本地小作坊生产的杂牌产品也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对此,颜子添深有感触,“投资20多万,有两三台能切割的机器、四五个工人就能生产。我们这种品牌怎么比,一台设备贵点的一两千万,最便宜的也要几十万,材料、配件就更不用说了。”这也就不难解释,大牌与杂牌之间的价格差距。

然而,品质虽无法复制,款式却可以抄袭。至少在外行的消费者看来,很多杂牌都做得像模像样,在没有实际使用之前,也难以判断其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优劣。面对低价诱惑,3000左右的自然不乏买单者。

工厂化整为零

弄清楚了竞争对手不是全国性的专业品牌,而是跨界经营的家电商和当地杂牌产品,那大牌未来出路何在?将如何做强做大?

对非标品牌而言,最不利于扩张的因素就是物流和生产周期。不仅到货要1个月左右,一旦出现问题,返回厂家处理又需要一个周期。而这恰恰是本地小厂或小作坊的优势。

所以,非标产品要想扩张,靠集中式经验很难做到。只有把工厂开到各个区域,解决了生产和物流问题才行。据张开一介绍,欧派自去年在天津成立了当地工厂后,今年整个北方区域的平均销售业绩提升了50%左右,很多当地品牌的份额都受到了挤压。

就如张开一的观点,或许当某个全国大牌到当地设厂后,行业就会出现一次大的洗牌,很多杂牌产品将无法存活。即使不会像如今的家电行业洗得这么干净彻底,但至少能令市场更加规范。

但摆在面前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实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尚是一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这仍不失为一个对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有益思考。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今年不少家居零售企业纷纷“触网”以此应对倒闭潮

下一篇:新版“假紫檀”模样更逼真 品种难界定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