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为外来务工者建“廉租房”
2013-12-10 11:07:33 · 1159次浏览
“离土农民离了土,还能找到活儿吗”、“从乡村走出来,还能像原来那样吃到新鲜菜吗”……记者日前从松江区获悉,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松江正全力应对“劳有所居,居有所安”的重大现实挑战,并率先尝试星级评定奖励、外来人口集中居住中心等新的管理模式。
“离土农民离了土,还能找到活儿吗”、“从乡村走出来,还能像原来那样吃到新鲜菜吗”……记者日前从松江区获悉,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松江正全力应对“劳有所居,居有所安”的重大现实挑战,并率先尝试星级评定奖励、外来人口集中居住中心等新的管理模式。
离土农民购动迁房很“划算”
去年12月16日,佘山镇辰山村周金泉和其他126户村民相继完成了动迁签约。一年后的今天,他拿到了佘山四期动迁安置房基地里新房的钥匙。在这个“过渡期”内,他每月能领取1600元的租房补贴。过去几年来,佘山镇通过动迁、宅基地置换、土地增减挂钩等多种方式,不仅为后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更重要的还让近8000户村民搬进了新房,变成正儿八经的“镇里人”。
当了30多年基层干部的辰山村党支部书记黄永奎说,2002年原先的三个行政村自合并后,全村2650人分散在21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条件较差,大多数房屋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们对改善住房的意愿强烈。如今在村里负责就业服务社工作的村民章德荣说,他最早和镇里完成动迁签约,一次性获得37万元的动迁补偿款。后来,他以每平方米1800元的价格在江秋新苑买了一套118平方米的房子,除去装修花掉的10万元,还有结余。
原来,离土农民购买动迁安置房很“划算”。据介绍,新近一批离土农民在镇内购买动迁安置房时,每平方米只需支付2400元,而据有关部门测算,这些动迁安置基地的房屋仅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就达到4000元。基地都选在集镇区或集镇周边。就拿和镇政府一路之隔的三期动迁安置基地来说,住在这一区域的居民,出门没几步就能看到佘山,有村民自豪地说自己住的是“山景房”。
农民自建小区创星级管理
“村民”变“居民”后,难题挑战接踵而至。例如上述离土农民住进镇里,亟需妥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目前,仅辰山村就业服务社就帮助1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不远处的辰山植物园找到了工作。但“种菜”这事麻烦不小。据介绍,松江不少自建小区的居民都是由农民动迁而来的,自然村落居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还未根本转变。他们对交纳物业管理费不能接受,对自家屋前宅后不能种植蔬菜更是不能理解。同时,小区普遍存有配套设施不齐全,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保洁、保绿、保安等“缺席”,致使小区的违章、违法建筑搭建时有发生。
为此,泗泾镇尝试建立星级评定奖励机制——凡经考核被评定为不同星级的自建小区,可在镇给予基础设施补贴等原有相应规定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创建星级小区项目奖励。记者注意到,这奖励适用美化社区的“大环境”,为小区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同时奖励拟以小区为单位,以户为基数,凡被评定为“三星”、“四星”、“五星”的居民家庭均可获得相应金额的资金奖励,每两年评定一次,以维持长效。
记者从泗泾镇了解到,泗泾镇共有12个农民自建小区、1623户居民。目前,横港小区已完成硬件部分改建,张施小区成为第二个试点小区,其余10个小区将于今年底至明年初陆续开始。根据创建活动的总体方案,硬件设施改造包括铺设黑色路面、补种绿化、梳理路灯及电线、环卫设施配置和门卫设置等。2014年将全面开展三星标准管理创建,2015年至2016年完成四至五星级。
村镇建外来务工者“廉租房”
这些年来,车墩镇变得越来越热闹。不仅因为它是“影视城”,还因为它的隔壁就是松江工业区和松江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吸引了10多万产业工人汇聚而来,41岁的韩月江是这“10万大军”中的普通一员。
韩月江来自浙江绍兴,在松江车墩镇打工已有10年,租房问题一直令他烦心。最初七八年,他和其他外来打工者一样,一直租住在车墩镇农民房子里。其中一位房东姓高,租客居然有18人之多。人多、房子小、设施简陋,韩月江并不十分介意。让他无法忍受的,是无法改善的卫生状况和种种安全隐患。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月江看到李高路上有公寓房出租。于是,他立刻赶过来看房,结果格外满意:不仅干净舒适,安全有保障,租金也低于市场价。去年5月,他正式搬进了这一公寓小区,随他一同前来居住的,还有妻子和5岁的儿子。他租住的房子在三楼,是个一室户的套房,大约30多平方米,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他说,如今,防盗门一关,真的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相比镇上一般公寓房1000多元的月租金,这里的月租金只有700元左右,甚至比一些农民出租屋还要便宜。
韩月江所在的外来人口居住中心,是由车墩镇统一规划、高桥村投资建设,镇上第一个“外来人口集中居住中心”。高桥村村支书介绍说,到目前为止,村里已分三期建成了3.8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可入住3500名租客。而高桥村地处镇区范围内,正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城中村里群租屡禁不止,如今规划建造“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村民得益多多:环境整洁了,管理规范了。在村里看来,这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建成的公租房出租率接近100%。虽然公租房的租金低于市场价,但它与村里标准厂房合在一起,每年也能为村集体带来6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由此,各村积极性高涨。
公租房年均新增64万平方米
作为最早尝试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统一运营、规范管理,松江区新桥镇已建成并交付使用四处“居住中心”,分别是新华公寓、春申公寓、杉华公寓及场东公寓。四处集中居住中心共占地面积221亩,建筑面积12.86万平方米,现共居住外来人员1.4万人,占外来人员的20%左右,150多家实体企业员工,占实体企业15%。“十二五”期间,新桥镇规划建造集中居住中心30万平方米,除企业为自己员工安排集体宿舍外,基本上解决新桥镇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集中居住中心的小区环境、房屋品质等同于商品房、中心底楼设置成门面房出租给便利店、洗衣房、生活日用品店、小吃店等,在这里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非常方便。记者从新桥镇了解到,不同于车墩镇,集中居住中心的出租原则上是由新桥资产经营公司与企业签署合同,不与个人发生租赁关系,备受企业青睐。在集中居住中心,外来务工人员每月仅需要大约600元就能租一个面积大约为40多平米的独立房间供6个人居住,按0.5元/天/平米(含物业服务费)租赁费用计算,居住员工的每月房租在106元以下。不仅有独立的卫生间、煤气灶,还有轮班工作的门卫及清洁工负责楼道卫生。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房租由企业按人承担30%—50%的费用,部分企业员工房租由企业全额承担,水电等相关生活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因此,员工实际居住费用可以说十分低廉。
记者从松江区获悉,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松江全区外来人员已突破100万人。从2007年起,松江区着手进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中心的布点规划。目前,像车墩镇高桥村外来人口居住中心、新桥镇新华公寓这样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公共租赁房项目,在松江区已建成78个,总建筑面积131多万平方米,让近6.4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劳有所居。“十二五”期间,松江区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参与,计划再建320万平方米公租房,年均新增64万平方米。
松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共租赁住房工作的强力推进,该区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在不久的将来,外来务工人员、引进人才和本地部分低保户、特困户等不同人群,都能在松江实现“劳有所居,居有所安”。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