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2014年中国房地产趋于‘稳着陆’市场已现低迷

2014-01-18 14:10:27 · 488次浏览

2014年新年伊始,国内楼市却没有迎合新年新气象,反而渐行渐冷,市场成交量已现低迷。尤其是进入2014年后,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市场出现空白,市场已连续多天再无新项目入市,为连续4年来同期最低供应水平。

   2014年新年伊始,国内楼市却没有迎合新年新气象,反而渐行渐冷,市场成交量已现低迷。尤其是进入2014年后,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市场出现空白,市场已连续多天再无新项目入市,为连续4年来同期最低供应水平。

    对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似乎早有预料,“今后,房地产增速很难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将会逐年下降。”

    尽管元旦春节期间是楼市的传统“淡季”,但今年的“淡季”似乎尤为凄凉。

    其实从2013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市场一直都处于低迷状态,这种低迷状态预计到2月中旬才会慢慢复苏。”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市场行情一部分原因是市场供应短缺引起的。”

    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14日,北京新建住宅和二手房住宅成交均处于低位,二手房成交3751套,环比下降16.2%,同比下滑49.2%;新建住宅成交3481套,环比下降40.9%,同比下降40.2%。

同时,二手房成交量萎缩比较明显,价格上涨乏力。

    “与2013年春节之际相比,今年明显不同,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王栋向本报记者透露,尤其在价格上,二手房售价在连涨一年之后,从2013年11月下旬开始,业主报价开始松动,下调空间甚至高达5万-15万元。

    张旭表示,从近一个月北京二手房市场整体走势看,虽然去年12月房价略有松动,但尚未继续大幅下滑。此外,从新增房源挂牌均价走势看,议价空间环比基本持平。目前来看,短期的市场回落还不足以带动房价明显下降,并且目前成交水平的降幅也有限。

    不仅如此,随着自住型商品房用地供应不断增加,自住房也逐渐开始入市,更多购房者选择了观望和等待。

    不仅是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进入新年之后,楼市成交均表现低迷。相关数据统计,1月第二周,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仅为19.81万平方米,较前一周下跌10.86%,成交均价为24488元/平方米,较前一周下跌2.96%。

     不过,成交量的萎缩似乎仅仅只是个开始。房地产行业高增长的日子已经渐渐过去。

    “调控进行到现在的程度,房价已经开始进入下行空间。同时,在限购政策下,市场剩余的需求大部分为刚性需求,这部分购房者更容易观望,对房价下探的空间期待更多。”北京中原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

     “过去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趋势性的机会,房地产销售连年增长。但今后房地产增速很难再保持两位数以上,并将逐年下降。”1月11日,秦虹在第四届金融创新峰会上表示。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以建筑面积计算,2013年前11个月全国新屋销售同比激增20.5%,是2009年以来最快的增速。至2013年11月份,全国新屋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9.3%,同期搜房的100个城市平均房屋价格增长11.0%。

    不过,与前几年不同,2013年全国各地房屋价格增长速度差距明显,北京、上海等一级城市同比飙升23%,而较低级别的城市如温州等房价甚至下降。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带给房价上涨的动力是最大的。”秦虹如是说。

     事实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决策层对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预期从原来的两位数的增长恢复到个位数,2014年的经济增幅预计将在8%左右。

     “决定经济增长趋势就是决定房地产增长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未来经济发展增幅在个位数时,房地产行业的增幅也必须得控制在统一杠杆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31304.5亿元,同比增长50%,地王地块就已经达到20个,创历史新高。这是继2009年后房地产行业又集中爆发增长的一年。

    对于此现象,聂梅生对记者表示:“2013年房地产态势各种指标都处在高位,2014年中国房地产的趋势趋向于‘稳着陆’,未来涨幅的下行态势已经形成并将持续。”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绍兴“百草园”旁老宅的春天:华裔夫妇花56万美元装修翻新

下一篇:春节前实木地板将迎来一轮价格上涨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