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成都将大力推进全装修 开展“菜单式”试点装修

2014-02-17 10:21:25 · 1636次浏览

近日,成都市政府印发《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据成都装修网了解到,《方案》提出,成都将研究制定发展绿色建筑在城市配套费减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在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用地比例。

年人均社会总能耗不超过4.41吨标准煤

划定能耗基线。通过基础能耗统计、分项计量和监测平台长期实时监测,建立能耗指标体系。绿色生态城区应按照年人均社会总能耗不超过4.41吨标准煤进行规划和建设。

试点住宅小区“菜单式”装修

成都装修网了解到,将大力推进全装修,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试点示范和住宅小区“菜单式”装修试点。到2015年,全市保障性公租房实施全装修,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比例,在绿色生态城区不低于50%,在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分别不低于30%、20%、15%。

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

建立绿色低碳规划指标体系

建立绿色低碳规划指标体系,制定成都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及技术标准规范。

北改片区、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确定为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确定城北改造片区、成都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为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寿安新城、安仁镇、新场镇确定为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重点小城镇

确定蒲江县寿安新城、大邑县安仁镇和新场镇为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重点小城镇。到2015年,在成都全市近郊区、远郊区创建4—5个市级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

新建居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1㎡

到2015年,成都全市实现年人均建筑能耗不超过1.2吨标准煤,年人均建筑水耗不超过50吨,年人均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3.2吨,新建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多、中高、高层分别不超过43、28、24、15平方米,新建居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安装率达80%以上;力争实现污水处理率95%以上。

保障房、医院、学校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成都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基础配套设施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自列入示范的第一、二、三年,新建项目中绿色建筑比例分别不低于30%、60%、100%,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分别不低于10%、20%、30%。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居住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不低于50%。

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实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大型交通建筑(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等)、学校、医院、宾馆、商场、体育场馆等为重点,推行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和用能管理,组织实施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示范,具备条件的应整体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实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城北片区改造、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立面综合整治和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等工作,同步实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对超限额用能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

建立能源审计报告制度,对商场、宾馆、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规定。

对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能耗进行定额研究和限额管理,重点排查年总能耗高于1000吨标准煤的建筑,对超限额用能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并强制要求进行节能改造。

300户及以上的集中居住点开展沼气和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

同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示范。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和绿色农房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广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节能照明、自然采光等农房节能技术。

推进沼气等生物质能利用,规模达到300户及以上的集中居住点开展沼气和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每年建设集中供气工程5处以上。

三片区2014年起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大力推广自然通风采光、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墙体自保温、雨(污)水收集利用、立体绿化等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应用能满足节能需要的新型墙体材料、节能标识门窗、防水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

自2014年起,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城北片区改造范围和成都高新区全面推行绿色施工,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分别选取8-10个项目进行绿色施工试点。自2015年起,在成都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公共建筑、保障房率先采用装配方式建造

按照激励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逐步建立完善建筑工业化政策和标准体系,规划建设1—2个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建筑工业化基地。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率先采用装配方式建造,引导开发企业建设装配式商品住宅。到201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工业化率达20%。

在中心城区外围设置停车换乘(P+R)停车场

成都装修网了解到,大力发展常规公交,结合道路新(改)建实施港湾式公交站台系统建设。加快区域公交系统和城市绿道建设,推行微循环公交。合理设置医院、学校、菜市场等,缩短交通距离,引导绿色出行。在中心城区外围设置停车换乘(P+R)停车场,构建高效的停车换乘系统。

构建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为导向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减少交通出行,建设由“人+绿道+自行车”构成的城镇慢行交通系统。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返乡置业催生成都楼市小阳春 多楼盘捷报连连

下一篇:四川新良大厦装饰装修改造工程招标比选公告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