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南京装修界的转型路 唯有革命才是生存之道

2014-06-06 15:18:38 · 198次浏览

转型,一直是家装领域绕不开的关键词。对装修的万千业主来说,装修从最初的“四白落地”,到后来的万千风格,到现在的追求个性定制、环保健康,历经重重变化。对家装行业来说,从最初的游击队到后来的南京装修公司再到高端设计工作室,也历经“脱胎换骨”之路。

模式之变

开启家装电商时代

被称为电商“最后一片蓝海”的家居行业,因为涉及大型家居建材的送货、安装等服务,所以电商的发展一直滞后。然而,去年年底一号家居网的上线,却如平地一声雷,震惊了整个家居行业,更被视为家居行业触网电商的标志。从决定做一号家居,到大馆选址、装修完工、开业,被问起为何决定做O2O模式的电商时,一号家居创始人张小辉说:“最初策划由面对面升级为一号家居时,不光外界人,连公司内部也质疑,其实这是一个长痛和短痛的选择。我们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未来,这种线上线下的家装模式更能迎合消费趋势。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把线上的生意搬到线下,或者是把线下商品拉到线上来,我们更想打造的是一种平台,一种面向消费者、设计师、家具商、建材商等一切装修服务提供者的平台。”如今,一号家居已经形成了线上有网、线下有店的布局,而这种模式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显而易见。

家装行业的高暴利时代已经结束,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加透明、标准化的家装。

思路之变

新媒体时代的营销

眼下,随着电商、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手段的盛行,家居行业也刮起了一阵新媒体营销旋风。去年年底,红星美凯龙的爱家日就结合主题推出了微电影《“狠”爱你》,大打亲情牌和文化牌;锦华装饰则打造属于自己的官方微信,实现了信息推送、业主互动等多种功能。2014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有的甚至开始尝试进驻微商城,开启微支付。锦华装饰的企划总监告诉记者:“我们在试水各种新的营销方式,向价值营销和服务营销转变,缓和消费者和家装公司的对立关系,希望让业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关注。”

实际上,自媒体中的粉丝有很多是“僵尸粉”,而一些通过物质奖励聚拢起来的粉丝也可能会流失。另外,在信息发布的内容和形式上,企业也没有摆脱“我说你看”的传统广告路数。不少家居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虽然拥有近百万粉丝,但原创文字很少,整个页面其实就是一个关于产品、广告和打折促销的广告集。因此,家居企业的营销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服务之变

全产业链的大整合

在不少人看来,装修是一锤子买卖,大部分业主在装修结束之后,就和家装公司、建材品牌“老死不相往来”。可随着钟凯丽装饰河西店的开业,这种情况可能改变,因为与之同时开业的还有一家“恒鼎房地产”,它隶属于钟凯丽集团,主要从事二手房买卖、房屋租赁、新楼盘销售代理、房产理财投资等业务,钟凯丽装饰旨在打造买房、装修一条龙服务。钟凯丽装饰江宁店负责人李总说,家装公司的顾客回头率低是个大难题,一直以来他们都在探索,如何在装修后维系与业主的关系。从去年起,钟凯丽开始打造“云商”概念,旨在整合居家行业的众多资源,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已经涵盖装饰、建材、家具、房产、旅游、珠宝等各大品类。

也许在同行看来,钟凯丽的转型之路已经脱离了家居这个行业,但是钟凯丽人有着自己的理解。“也许一个人一辈子只会装修一次,但是他肯定还会有别的需求,我们希望为所有在钟凯丽消费过的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将这种关系维系下去。”李总说。

格局之变

产销分离欲抢占先机

近年来,中国橱柜行业发展迅速但也经历着重大变革:小区体验店开始在全国开花,大企业的独立店日渐成熟,定制橱柜风靡全国等,各种新模式正不断涌现。同时,橱柜行业同质化日趋严重,因此,转型对于橱柜行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值得关注的是,我乐厨柜近一年来开始大规模尝试生产加工与销售研发相互分离的经营模式。据我乐厨柜南京公司企划负责人介绍,生产与销售分离的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流行模式,但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转型可以充分利用分工的优势各司其职,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核心能力。她指出,国内部分地板品牌就是借助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打造棉花糖系装修色彩 夏季家居装饰必备单品

下一篇:简约装修高品质生活 67平小户型设计师最爱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