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水龙头铅超标有哪些危害?水龙头正确清洁技巧!

2014-09-09 16:30:35 · 2176次浏览

随着人们对家装细节的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择一款合适的水龙头怎么能不引起重视,尤其是新国标实施在即,水龙头还频频陷入“质量门”这怎能不引起广大要装修业主的关注,下面青岛装修网就关于水龙头的选购、保养、安装等方面知识给大家来一个全面细致的讲解吧!

part1.去除安全隐患 水龙头铅超标的危害

日前,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水龙头产品被检测出含铅量超标。如果人长期饮用被含铅量超标的水龙头二次污染的自来水,不知不觉体内吸收过量的铅,会导致重金属中毒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一、水龙头内为何会有铅析出?

水龙头铅超标

水龙头主要使用铜合金制造,为了节约成本与提高生产效率,一些企业在生产加工铜合金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铅,铅元素与空气接触能形成保护膜,在长期的冲刷下保护膜中的铅分子可能析出。

同时,由于自来水使用氯作为消毒剂,水中的余氯会加速了龙头老化和铅析出。一般使用5年以上的铜龙头及水管,铅的释放量会大量增加。

二、惕防铅中毒 健康危害极大

水龙头铅超标

铅是一种危害人体神经、血液、骨骼、消化、生殖等系统的重金属元素,被国际癌症组织划定为致癌物之一。铅中毒危害以神经系统受损最严重,可导致人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铅尤其对儿童危害巨大,儿童对铅的吸收率是的8倍,铅毒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及体格发育。


Part2:健康最重要 看优质水龙头选购技巧

我们每天都要用水,水的健康影响着家人的健康,而水龙头与水又有着密切联的联系。为了安全与健康,在家庭装修的时候,青岛装修网建议我们更应选购一款质量可靠,又节水耐用的水龙头。

一、认准品牌有保障

水龙头选购

消费者在购买水龙头时候应该到正规的市场,选购知名的品牌,这样才可以挑选到放心产品。使用水龙头关乎家人健康,千万不能贪小便宜。正规水龙头包装箱内应该有品牌标识,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说明。提醒大家购买是一定要谨慎,为了保障铅含量不超标,尽量选择不锈钢制水龙头。

二、观察表面镀层

水龙头选购

为了防止水龙头被氧化,龙头抛光成型后将会在其表面镀一层镍或铬,镍或铬具有抗中性盐酸的功能,在长时间内保护水龙头不受腐蚀。选购时,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察看,水龙头表面没有氧化斑点、没有气孔、没有漏镀和泡以及烧焦痕迹,色泽均匀没有毛刺和砂粒的才是好产品。

三、注意内部结构与材质

水龙头选购

购买时应索阅说明书,了解水龙头的内部结构。推荐陶瓷芯阀的水龙头,这种芯阀使用高耐用的陶瓷制造,即使是60磅水压,也开关自如,不会出现渗漏。垫圈方面,推荐选用的矽垫圈,可承受冷热水压而不渗漏。

四、检验龙头开关结构

水龙头选购

最后,检查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先要搬动几下开关,查看各部件是否配合牢固、紧密。扭动开关时,手感轻柔的为好。如果手感费力发涩或轻飘,说明其装配结构不合理,这样的龙头在使用时可能出现出水不足,或是水压加大时出现漏水的现象。


Part3:健康贴士 日常养护妙招减少铅超标危害

由于市场混乱,消费者很难选到不含铅的水龙头产品。对此,青岛装修网建议大家可以在日常使用中,采取一些清洁养护妙招来减少铅超标的危害。

一、接水有学问 保证健康饮水

水龙头清洁

青岛装修建议,每天早上打开水龙头时,可先空放一会儿,将这些水盛装好,用来冲洗卫生间、拖地等。因为刚打开水龙头时的水往往带有更多的有害物质,如析出更多的铅。同理,很久没打开的水龙头,不能马上接水作饮用。

二、时间越长铅析出越多 定期更换

水龙头清洁

定期更换水龙头。现在自来水多用氯作为消毒剂,水中残余的氯化合物会加剧水龙头中铅元素的析出。一般而言,铜合金水龙头使用时间超过5年,铅的析出量便会大大增加。因此,建议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使用时间不宜太长。

三、勤于清理 清除筛网杂质

水龙头清洁

如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出水量减小,甚至出现热水器熄火的现象,可能是筛网有水沙堵塞。此时在水龙头的出水口处轻轻拧下筛网罩,清除杂质即可。一般来讲,定期清洗筛网的杂质,最长三个月一次,对水质对家人的健康更好。

四、清洁水龙头 保护外镀层

水龙头清洁

为保护水龙头镀层,清洁时应使用拧干的柔软的棉布擦拭,不要用湿毛巾直接擦拭以免留下水垢,更不要带毛刺的物品擦拭破坏镀层。避免不要让龙头碰到酸碱液体,可以拿中性的清洁剂喷在软绵布上然后轻轻擦拭水龙头。

五、防止镀层老化 使用蛋白保险

水龙头清洁

镀金产品镀金的部分极容易脱落及失去光泽,可用蛋白保持镀层光泽。将蛋白用打蛋器打至微微起泡状态, 然后用温水把水龙头清洗干净,并且抹干,再蘸上少许蛋白,轻轻在镀金部分拭擦,即可保护镀层光泽。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果断收藏家具保养知识 十招让家具永葆青春

下一篇:青岛装修支招:实木家具和仿实木家具辨别技巧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