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LED照明将要打响专利保卫战

2012-07-20 10:00:53 · 284次浏览

2012年4月16日,德国法兰克福建筑与照明展第二日,一群德国海关工作人员冲上了国内某企业的展台面前并收缴了其盗版、侵权的LED照明灯具。这一幕与四年前同样发生在法兰克福照明展会上的一幕几乎完全相似。

    2012年4月16日,德国法兰克福建筑与照明展第二日,一群德国海关工作人员冲上了国内某企业的展台面前并收缴了其盗版、侵权的LED照明灯具。这一幕与四年前同样发生在法兰克福照明展会上的一幕几乎完全相似。据了解,该企业的侵权专利均系深圳众明半导体照明公司的知识产权。基于对客户权益的保护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维护,众明也因此打响了专利保护的第一枪。联系前不久LED3·15业界发出的专利呼吁以及美国337调查盯上中国13家照明企业的事件,LED照明行业的专利之争浮出水面。国内某企业为何要以身犯险,而为何这侵权之举在国内展会上肆无忌惮却在国际展会上大栽跟头呢?众明之战意欲何为,专利保护究竟风险何在?

    山寨“被”成风 模仿“秀”市场

    如果亲自去LED照明卖场走一遭,你会发现为数不多的LED照明灯具外观都格外雷同,根本无法分辨同样一款产品究竟是谁家生产制造的,而其实际的品质呢,也只有使用了才发现大不相同,因此,山寨,模仿问题严重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LED照明相关企业数量多达数千家,这还不包括作坊式没有登记的小型企业,僧多粥少,与庞大竞争企业数量完全不对称的是尚未稳定的狭小市场份额。于是,想要趁机浑水摸鱼,大捞一笔的企业非常“无奈”的选择了“山寨之路”。企业定位不准确,动机不纯,无需高额的研发投入,无需精细的外观设计,也无需完善的经营管理,更无须严格的质量把控,如此企业令人防不胜防。这其中,缺乏行业准入门槛、市场不成熟、消费者意识薄弱等因素让诸多企业钻了投机空子。当然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国家缺乏有力的制约标准。标准缺失一直是制约LED照明产业发展的瓶颈,国内目前没有较全面的

    LED及其照明器具的国家和LED行业准入门槛以及生产标准。随着国家对LED照明产品标准制定的进程加快,没有生产管控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检验出来并最终淘汰下去。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深圳)LED展”同期举办的“半导体照明/LED标准宣贯会”对LED照明产品的相关标准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解释,这也是目前为止最新的LED部分正式标准。

    其次,市场不成熟,消费者分辨能力较薄弱。LED照明在中国的发展区区不过十余年,除了商业照明近几年发展的风生水起之外,备受人们瞩目的通用照明市场尚属于培育期,远远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从外观上看,雷同者多无数,而从内在的品质分析,也是参差不齐,这让普通消费者叫苦不迭。不可否认的是,当前,LED价格战一时成为企业肩头的重担,小部分企业拼劲力气低价抢占市场,迫使花费巨额资金生产研发的企业艰难行进。然而,市场毕竟会溯本清源的,消费者也是明智而理性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国LED照明产业的现状大有弊端。尤其是专利风险,国内市场上的山寨成风集中反映了我国LED照明企业的专利空缺及保护意识薄弱。归结起来是:行业远未成熟,有广阔的技术领域尚待开发,专利匮乏;部分基础专利未得到有效保护,企业缺乏侵权、盗版法律意识等。而这些弊端也导致了投机企业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辗转周旋。

    业界通常都把展会当成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进入行业者向外界宣称自己最佳的方式就是参加展会,一方面可以直接接触广大客户,另一方面也可以近距离观察同行。因而,国内LED展会无论大小统统满座。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国内展会如何如火如荼,参展产品千篇一律,均没有听闻被查盗版、侵权之事,而在国外展会上,国内企业屡次被纠察,“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例比比皆是。

    这种现象的发生由来已久。我们也发现许多奇妙的现象,诸如在国内LED照明展会上国际知名大企的最新研发产品鲜有发现,他们展出的产品似乎都是早在市场上风行的“老掉牙”产品。“说实话,很多新研发的产品我们都不敢在国内的LED展会上展出,因为国内某些企业的copy能力太强了,我们前脚刚刚申请专利,人家后脚就在市场上销售了,不得不令人‘佩服’,我们惹不起,只能躲得起。”某照明企业负责人颇为无奈的向记者倾诉。

    两相对比见,我们可以看出,国内LED市场上对于专利保护和维权的意识极其薄弱,企业的专利不注重保护,投机企业侵权后的侥幸心理使得这个行业在国内似乎形成了一种风尚。反观国际市场,不仅企业本身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已经成为共识,而且企业间达成了专利交换的协议。如果有“冒牌货”不小心被纠察出来,那势必要“天下大乱”了。

    总之,如果企业都会加大对自我专利的保护及重视程度,想要零付出获取产业份额的投机企业必定无缝可钻,无路可逃。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专利之争锋芒毕露,如若不加谨慎,警察冲上中国LED企业的展台查封产品的现象将再一次上演。

    生存保卫战,专利保护不能只“言”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对于LED照明来说,确实如此,这是企业苦心钻研、厚积薄发的时代,是企业崭露头角、叱咤风云的时代,同样也是企业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朝不保夕的时代。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兜售什么样的LED照明灯具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前进步伐。

    俗话说“一只老鼠祸害一锅粥。”扰乱市场的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投机取巧获得最大利益,导致次、劣产品当道,混淆视听,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秩序。因而,生存保卫战,LED照明企业的专利保护迫在眉睫。

    首先,企业重视研发。作为一种新的照明产品,LED照明产品质量决定着市场是否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消费者对LED产品的评价和印象,决定着终端市场是否能够真正打开。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研发又是企业从自主知识产品方面保证产品质量的根本之策。另外,面对市场上百扑不灭的同质化现象,企业只有悉心研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专利产权所有,也是最可靠的市场竞争资本。

    其次,专利合作,共享共赢。当前,LED企业之间进行专利授权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尤其是国际LED巨头们之间构建专利壁垒,并且严厉盯住中国企业,一旦中招,战争一触即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LED企业看到了专利保护的厉害关系,一方面与国际大企合作,另一方面积极申请自主专利,如众明半导体与欧司朗的专利合作协议。

    众明打响专利保卫战的第一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企业日益重视专利保护的意识,同时也给业界企业警醒:如果专利侵权行为再不加重视,这团无名之火将会快速蔓延,烧到国内国际市场上,最终会危及到企业自身利益。

    来宾装修第一网:http://lb.zhuangyi.com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阳台彩铝窗选购 安全应放第一位

下一篇:照明市场提前起飞几大晶粒厂积极增资扩产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