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被时代”来临 细数家具行业的四大“被现象”

2010-04-15 11:23:47 · 856次浏览

家具行业也出现了一些“被现象”,有人惊呼家具行业即将走进“被时代”,这种说法荒诞但值得留意。很明显,“被字句”流行原因并不复杂,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具行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时间,家具经销商“被扩张”、家具环保化“被E0”、家具追求时尚“被洋气”、家具出口业“被复苏”成了家具业的四大“被现象”。

   “被”这个词突然火起来了,从“被就业”到“被增长”,再到“被全勤”,广大网友惊呼“被时代”来临了,就像是在喊“狼来了”。从现在这些红极一时的“被”词语来看,“被时代”来临确实不是啥好事。“被字句”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活学活用。和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同,这个“被”字没有丝毫戏谑,它从其他角度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

  家具行业也出现了一些“被现象”,有人惊呼家具行业即将走进“被时代”,这种说法荒诞但值得留意。很明显,“被字句”流行原因并不复杂,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具行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时间,家具经销商“被扩张”、家具环保化“被E0”、家具追求时尚“被洋气”、家具出口业“被复苏”成了家具业的四大“被现象”。

    家具经销商“被扩张 ”

    现象:“扩张”这个词在家居行业已经兴起了很久,有的企业初衷是抄底,有的企业则是跟风,而部分经销商在扩张的大军中却充当着“被扩张”的角色。面对市场中的各种竞争压力,卖场的收益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收益都被卖场昂贵的租金消化掉了,并且品牌形象店在卖场中的位置无法选择,经销商实在很委屈。时代发展至今,进驻卖场的优势和初衷已经完全变质,原本想借助卖场渠道促进销售,但是很多卖场过快的扩张速度和过强的密度又导致企业单位场地的销售额下降,要与竞争对手博弈,又只能随着卖场“被扩张”,由此又会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追踪:“被扩张”让家具商们出现了“保守派”和“自立派”。随着“被扩张”现象严重化,一些高端品牌摆脱了束缚,逐步开始自备嫁妆独立成家,为了体现出“高档次”,大品牌的家具商们开始走出卖场独自生存,走纯粹的高端路线,而一部分家具品牌还是比较谨慎。在他们看来,独立店这种经营模式所需的资金量、精力都很多,风险也更大。若经营不成功,等于是烧钱,即使在卖场夹缝中生存,也比另辟蹊径,脱离主流生存的方式稳妥。

    思索:尽管家具卖场促销很卖力也很频繁,但是消费者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怀疑其中是否优惠到实处,因此实际经营状况之差却是有目共睹,扩张后的卖场里面空闲专卖店也在不断增加。扩张如果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主动积极的将会有好的收益,如果是被动消极的则得不偿失。

    家具环保化“被E0”

    现象:外行人也许不懂什么叫“E0”,“E0”级、“E1”级、“E2”级是指甲醛释放限量等级的环保标准。在行内,“E0”级家具,号称其甲醛释放量几乎为零,就是家具环保性已经达到了最顶级的标准。随着广大消费者追求绿色环保家具,尤其是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指标之一,一些厂家、商家乘机开始炒作“E0”级家具。但据家具行业有关专家透露:目前中国尚无“E0”级的强制性标准,“E0”级家具还只是厂家、商家“忽悠”消费者的一个“传说”,所以市场上也基本没有“E0”级标准的家具。看来大部分“E0”级家具都是“被E0”了。

    追踪:板材家具都要使用胶,有胶就有甲醛,有甲醛就有污染,所以根本就不到“甲醛含量等于零”的标准,那么“E0”级家具也只能是一个概念了。其实强调家具要环保,就是在讲要把污染降到最低,如果拿这个来炒作的话,那将会使众多的“En”级家具冒充到“E0”级队伍中。

    思索:市场中“E0”级家具的宣传标语越来越多,质检问题曝光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很多大品牌大厂家,从中可以看到“E0”中藏着隐患。目前,我国强制性标准中规定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要达到“E1”级(可直接用于室内装修)和“E2”级(必须经饰面后使用),当然级别越高越好,安全性越高,但如果产品本身没有达到,何必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呢,久而久之,伤的将还是自己。商家,请不要用“零”这个敏感的数字迷惑消费者。

    家具追求时尚“被洋气”

    现象:在家具市场中随处可见披着“洋装”的国货产品,并打着各种“法国浪漫”、“美图田园”、“西班牙风情”等广告语引人误解,当然其中也有真正的“洋货”,但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在冒充外国货。其实有的厂家只是引进了专业家具生产设备,就要说自己的产品是外国制造的。当你走进家具卖场时,就会听到这样的推销语:我们的烤漆是德国进口的,密度板是德国意大利进口的,蜂窝板是荷兰进口的,样式是欧美的……几乎没有国内的,真假只有靠消费者慧眼识别了。

    追踪:不仅材料上要选用外国进口的,连名字也要起得有洋味,再加了推销员连环轰炸,不是外国货也被说得洋味十足了。很多消费者都对取了“洋名”的家具怀有好感,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那么商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心理,便开始“拿洋品牌说事”,巧妙轻松地将销量提上去。

    思索:洋家具的质量好,我们崇尚的同时是要去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标准,不是以国内的产品充当国外的产品来卖给国人,这是欺骗,这是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名字洋气不等于质量好,选购家具时要更加注重家具的性价比、售后服务等,不要盲目轻信“洋名”家具。

    家具出口业“被复苏”

    现象:金融危机已经不是2010年的主要话题了,“订单回升”、“出口复苏”等字眼开始充斥着家具行业,社会各界人士对“复苏”打上问号。素有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之称的东莞大岭山镇,是一片愁云惨淡,倒闭、破产之类的谈资,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从这里我们看不到一点复苏的影子。难道行业内宣称的复苏是一种“假象”?其实市场现况是这样的:处于高端的优势企业是本轮订单回升的主要对象,部分企业利润大多微薄,基本处于亏损边缘,占比超过8成的大部分企业,正是此前企业关停或倒闭的重灾区。就是说只有很小一部分的高端企业有了复苏的现象,其他大部分是“被复苏”了。

    追踪:出口量在增加,但是行业的利润却在大幅减少,并且还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行业利润已越来越低,未来的一段时间,行业将出现大洗牌,开始一轮优胜劣汰。好的企业将留下来,差的企业将从市场上消失。从宏观到微观的信息无一不在表明,眼下的订单增长不具备持续性。这可能是季节性的脆弱复苏,真正的复苏何时到来,还是一个疑问。

    思索:针对很多资金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准确市场信息,盲目进入家具流通市场的状况,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会长翟栋梁指出:“家具企业应借鉴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中国的经验,利用市场的手段进行重组,在资本与股份层面上合作。只有科学地整合各自优势和实力,才是未来家具等流通市场值得期待的出路。”同时,对于家具市场如何谋变,有业内人士指出,错位经营、准确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品牌化运作、开辟二级市场,这或许是今后商家谋求生存的良方。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居然之家“京粤家居节” 普惠风吹遍古城

下一篇:装修行业遭遇“用工荒” 致装修费上扬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