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郑州装修选谁家?选哪种模式? 业内人士感言是人力活

2015-03-25 11:00:46 · 371次浏览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郑州地区家装的好时节。每个周末游走在家装市场的装房者,面对各种整装、套餐概念难以抉择,选谁家?选哪种模式?有郑州装修公司业内人士感言,家装,其实就是一个人力活,不管选什么,都是在选人。

工人拖拖拉拉,设计师还离职了

读者韩女士向记者倾诉,儿子的婚房去年7月就开始动工,选择了一家还算知名的家装公司,且还通过熟人联系上了公司老总,当一切都准备妥帖,工人也开始进场施工。接下来的进展出乎韩女士的意料。开始的几天,工人每天还按照施工进度推进,一切似乎按部就班。但半个月后,工地就开始经常出现仅剩一人施工甚至断工的情况,任凭你怎么催促,工长总是有理由推诿拖延。

按照合同约定,设计师在施工期间应最少巡视工地3次,并应帮助业主解决出现的问题,韩女士多次联系设计师,终于有一天,设计师告诉她,自己已经离职,请联系公司安排其他设计师跟进。万般无奈,韩女士只得请求公司老总出面协调,但经过多次协调,有时会安排几个工人赶赶进度,有时根本没有员工回应。就这样拖拖拉拉,直到今年年初,工程才基本完工。

郑州装修网解析:针对韩女士的情况,记者采访业内人士发现,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个工队往往同时服务多个装饰公司,在装修的淡季,工地少,人员充沛,工期能够保证;但如果是旺季,工长为了揽活,就多个工地同时开工,工人自然调配不开,拖延工期是很正常的事。

同时,设计师也是一个流动性相对较大的行业,哪家公司待遇好就去哪家,跳槽离职成了家常便饭,坊间甚至出现过一个店面集体跳槽的情况。

店面看着不小,不到两年消失了

读者杜先生的遭遇也并非偶然。2013年,伴随着某知名装饰公司大型旗舰店的开业,杜先生就把家装的事赶快定了。杜先生表示,看着这家公司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加上网上搜索也是全国知名的大公司,现场参观,旗舰店不仅位置好,面积大,合作的材料品牌也都是一些知名品牌,感觉这下靠谱。

整个的装修过程还算令人满意,但装修好不到一年,墙面却出现了细小的裂纹,想着请装饰公司帮忙解决下问题,打公司老总电话已经不通,到旗舰店地址一看,公司已经改头换面了。杜先生就是不明白,挺大一公司,挺大一店面,咋说没就没了呢?

郑州装修网解析:对于一些外来的家装公司,通常都是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据业内人士透露,职业经理人的任职“寿命”可长可短,曾经有装饰公司一年换了6任总经理。走马灯似的换人,很难保证公司政策的延续。对于一些外强中干或者盲目扩张的企业,消费者尤须谨慎。

中原市场上出现过不少由于换帅不利,公司一蹶不振甚至最终倒闭的案例。碰到这种情况,消费者的后续服务也很难保障。

说好的没增项,结算时乱扯皮

有网友发帖报料,由于前期做了不少功课,特别对于装饰公司的增项格外小心,因此,当初与设计师谈好的方案包括合同款等,都明确没有任何增加的项目。当然,水电改造是预收,后期再按照实际工程量结算。

整个装修过程拖拖拉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期延长到4个月,工程质量也是各种瑕疵,这都不说,最终结算时,工长非多收万把块钱,并明确表示,如果不加钱,就不能完工。该网友表示,这些增加的费用,都是当初明确说了不收费的,而且都是以前设计的,没有任何地方是后来要求加的。虽然与设计师和公司经过了多次协商,但结果依然是要把增加的费用交上。难道没有增项就那么难吗?

郑州装修网解析:有业内人士爆料,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很多公司前期报价不能太高,但装饰公司给工队结算时,一般都会扣35%左右,因此工队只能在材料上挤压。为了压缩成本,一些材料以次充好也不可避免。工队要想多赚点,要么私下增项,要么公开增项,大部分工队会和客户达成一致,私下增项。如果碰到设计师和工队串通,骗公司宰客户也时有发生。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追求个性化设计!郑州办公室装修设计师们这样做

下一篇:“互联网+”战略落地河南 微信城市服务版图再度扩张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