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家居品牌勇列电商大战销售前茅,是喜是忧?

2012-11-14 09:46:40 · 266次浏览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电商促销大战中,全友、顾家、罗莱等家居类品牌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截至当日18时,单店销售支付宝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家居类占了4席,全友在活动尚未结束就发布消息称,成交额已经突破了亿元大关。当消费者不再淡定的时候,业界也在惊呼“狼来了”。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家具建材类销售是向电商转移,还是维护传统营销模式?消费者是唯“低价是从”,还是延续体验消费?

    【记者观察】家居类产品,折扣销量触目惊心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电商促销大战中,众多家居品牌参与其中,在天猫推出的家具建材分会场,记者看到不少家居大牌赫然在目:圣象、TATA、顾家、全友、喜临门等,全部打出了官方旗舰店、全场5折的概念,有些产品甚至标注低至3折。全友家具一款1+3+转角的沙发,售价不到3000元,卧室五件套售价2500元左右;圣象地板最低59元每平方米,数个花色的产品都在七八十元每平方米……这样的价格,在实体店,几乎很少看到。在尚未结束时记者即看到新浪微博有人发布的排名中,全友、罗莱、水星、富安娜等品牌销售排名都进入整体排名的前十之列,全友甚至号称突破亿元大关。

    活动结束后记者在网上看到,圣象59元每平方米的地板,最终售出6万多件,78元每平方米的产品,售出近4万件;全友家具的众多产品,都突破了3000多套。记者随机点开众多非知名品牌的页面,每款产品的销量则大多在数百件。而如此的销量,据业内人士说,对于大品牌,活动一天的销售额,基本相当于一个省级代理全年的销售。

    针对网上醒目的5折概念,记者看到,在活动商品详情页面,有专门针对“专柜价”的解释,指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商品原价;或物价局等国家法定机构核定的价格;无前述两种价格,仅有天猫线上销售且标注“价格”的商品,“专柜价”是指在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1月10日期间,该店铺在天猫商品详情页面标题下方展示的 “价格”(做过促销优惠的,以促销前的价格为准)的最低价。这样的解释,颇为耐人寻味。

    【业界解析】 除了价格,很多东西你看不到

    喜临门林根明告诉记者:参与本次活动,厂家更多是出于抢占市场份额的考虑,不得已而为之。网上销售的产品,基本是专供,和实体店不同。同时,为了保证价格的竞争力,厂家也要严格控制成本,因此,在产品的品质上,必然和实体店的产品有差别。

    电商对于实体店长远的影响,应该说还是不容小觑。我们一直在提倡健康睡眠,选择床垫是要讲求科学的,需要亲身体验,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网销更多是一种价格的比较,基本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健康科学,违背了品牌对于产品研发的初衷。同时,实体店被沦为价格比较的场所,影响了正常的销售。

    本次活动的节点,正处在年终冲量的时候,网上产品都打出了5折的概念,为了应对,实体店也推出了在原有7.5折基础上,额外再优惠20个点,如此大的优惠力度,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为年底完成任务打下了基础。

    大多数品牌企业的线下服务,都是厂家强加给各地经销商的,而各地经销商对于这样的服务,往往不太情愿,这也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

    据圣象地板时智慧介绍:作为大品牌,必须保证市场占有率。电商来临,企业必须做出应对,不然,市场将被其他品牌分割。但是,由于各大品牌前期都是走的经销商渠道,为了保证经销商的利益,线上的产品和线下是不同的,线上大部分是特定的低端产品,满足线上消费主流即大部分年轻一族的需求。

    到底网店对实体店有没有冲击,目前来看,影响还不大。郑州圣象在光棍节当天举办了“开仓放价”活动,最低价49元每平方米,到场消费者数千人,最终成单率达到了90%以上。

    摩恩卫浴李建峰则认为,追求低价直销的品牌企业的网店,对品牌的口碑有时候会造成伤害。比如卫浴产品,龙头、花洒等,在运输的过程,很容易造成损坏,同时,安装也需要专业性,网购产品在这些售后服务中,往往没有保障。这也造成了网上销量越大,投诉率也就越高,对品牌的美誉度有较大影响。

    【消费调查】 耐用消费品,消费者应谨慎网购

    针对本次电商双“十一”的活动,记者在大河居乐部群(群号:234951353)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发现,在数百人的群里,只有寥寥数人当日网购了家居类产品,选择的产品基本也都是小件或单件,和对服装、家电、小家居用品等产品火爆抢购的局面相反,对于家居类大件产品,很多人表现出奇地冷静,并没有被惊爆的价格所诱惑。很多群友表示,对于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大件家居产品,要保证日后长年使用,质量必须有保障。同时,相对于已经成熟的服装、书籍、家电等网销产品,家具建材等网上销售才起步不久,大部分人还没有网购经验,对于网上产品和品牌缺乏信任。

    当天在网上消费数千元的小吉告诉记者,投入主要集中在服装类产品,家具建材不在考虑之列。周围的朋友也基本如此。群友满秋表示,网购人群主要集中在80后和部分年龄稍大的女性,家具建材类产品,大多是男人考虑的范畴,所以自己不会买。

    某卖场商管部经理张文表示:对于网上骄人的成绩,某大品牌的分公司老总表示不愿置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线上线下还没有很好连通。从普通消费者角度考虑,买家没有卖家精,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都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遵循这样的道理,我们就能明白其中隐藏的一些规则。

    家居产品,特别是家具类产品,如果光凭图片和价格来判断质量和实用性,也有失偏颇。它们不像衣服和小件用品,单件售价低,货不对板或质量低劣,退货方便,甚至可以弃之不用。因此,家居类产品,还是尽量在实体店选购较好。

    家居业界微博点评:

   @家具人谢锐标:大家别光顾着欢呼,到店面去走走吧,接接地气,危机正在袭来。数据就算全是真实的,而多少家具经销商被拉来垫背呢?牺牲经销商的利润做促销,再利用经销渠道送货、售后,那高昂的租金谁出啊?

    @意利宝老姚:假如这个数字是真的,这就是家居业电商的未来。

    @云南李俊明:对于品牌在天猫开店,我感觉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把网购视为企业广告,赔本赚吆喝,亏损的部分算广告支出。第二种是真心向电商战略转移的未来方向。

    @钟海舟:且不说与经销商的分利模式和生产、库存模式的挑战,这一个亿能否真正落袋兑现,还要看企业胃口的消化能力,诸如客户模式、产品模式、市场模式和收入盈利模式是否真有系统性改变。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细节规划设计 让衣柜收纳造型更整齐!

下一篇:慕思携手冠军联盟推“超级团购中国行”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