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贵港侬队,你住啯小区要“大门常开嘹”,你愿唔愿意?

2016-02-24 11:53:55 · 187次浏览

近日,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有一条引发了极大的热议,称:“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近日,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有一条引发了极大的热议,称:“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条规定与每个住在城市里的人都息息相关,也因此引发了极大的关(tu)注(cao)——

网友几乎是一面倒地反对:

网友热议

冻酱_心塞塞:安全呢?那我图个绿化好环境棒,物业安全到位多花一千多一平买的房子就成小区全城共享了?车位到处可以瞎停了?

郑Phoenix: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花那么多的钱买了房是为了什么?为了和别人资源共享?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呢?

Swim_wan:你们赶走土地上的人民,把土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高价卖给人民,现在你们又从人民手里把他们的变成公家的了!

科研路人甲:全国的小偷和骗子激动得泪流满面。

一休和尚hf:我觉得没有必要,业主们买房前已经缴纳了各种费用,没有相对安全的保护,没有相对封闭的空间,这可不行。强烈反对这个愚蠢的政策!

瞌睡小姐s:人口素质、法律、执法都跟上了吗?什么都想一步到位跟发达国家学,理想不错可符合国情吗?到时漂亮的设施好的小区谁都可以去逗留,安全、噪音、垃圾、设施损坏等等有人管吗?

文彬君_:之后遍地的商业街 遍地的学区房 房价涨涨涨 我们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起[微笑]

全都正常点儿:地皮可以分小块卖了,分块卖比整体卖更赚钱了,资金弱的小开发商春天来了,市政建设又可以大张旗鼓了,现有的封闭小区房价回暖了,小区内停车位被“统一管理了”,城管叔叔更“深入民间”了。这决定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虽然你花了钱,办了证,但东西还是我的,我的,我的!!”

“考据派”纷纷出动,用各种法律政策来阐释这一规定的不合理不合法:

网友热议

曲阜县令:先转一个法律人士意见:“《物权法》第73条清清楚楚,除城镇公共道路、公共或明示属个人的绿地外,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属业主共有。发个文儿《物权法》就不算了?那已经收的土地出让金退么?”——我还想问,小区公摊面积算建筑面积的,变成市政了有补贴退钱吗……好几万一平米呢。

我叫哆啦A梦蓝胖子:物权法规定,小区内的绿地、道路归全体业主所有,这说公用就公用了,道路损坏了,是全体业主的物业费买单啊,还是政府买单?我花钱买的公摊,说公用就公用啦?


月球上行走的树袋熊:首先,小区业主都是交了公摊费的,如果要逐步开放小区,国家是否考虑退还这部分费用?其次,若要实行该政策是否有相应的管理机制?现如今有人将公共道路占为私用,最简单的如一些私家车占用公共道路停车,而这种状况持续了很久都没有解决,如果实行街区化是否能够解决?安全舒适度有保证吗?


钟大喵:《物权法》第七十三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你们是不是又不想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就这么忘了?

品茗说理:《物权法》和《不动产登记说明》已经明确小区公共场地包括地下车位的土地和建安成本已被计入房价,属全体购房人共有。

也有极少数说了几句公道话的,结果被虐的惨不忍睹:

网友热议

安安爱物理:开放道路不是说开放小区,有些小区占地面积很大,周围的人都要绕道走不也麻烦吗?开放小区的主干道,旁边再加设围栏照样能够保证小区安全。我就是不喜欢有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骂,整天上网就是来泄愤的吗?

NSNS2009:这样做就对了,国外的住宅没有封闭式的,节约了很多空间,中国的土地更精贵,不应该划地为牢。

更有人推己及人,认为政策要落地,先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始:

网友热议

阿飞jessen:先把公共单位的停车场放开(周末),资源合理利用,不要让特权在周末继续特殊。

月生胜胜:政府机关的大院先公共化啊!

唯愿岁月静好520:太好了,坐等各种军区大院,政府大院打开大门的那一刻[good]

上海财大教授陈杰:这是一个大动作,对城市空间结构会有很大影响,但感觉不容易实现,尤其推动已建成封闭式小区对外开放,有侵犯业主物业权嫌疑。中国封闭小区自有封闭小区的理由,这方面有很多经典研究。虽然开放小区有一定好处,但在政府不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包括安全感的条件下硬性开放,相当于硬性均贫富,社会矛盾更大,可能性很小。如果封闭空间对外开放、交通毛细血管化有道理有紧迫性,政府大院、大学和很多大型单位应该首先拆掉围墙、对外开放,造成交通瓶颈最多的就是这些单位。

在知乎上也曾经进行过一个讨论:为什么中国内地小区多为封闭式、大院式社区,西方国家及台湾、日本民房多数直接临街,社区多为开放式?

一名叫“建筑师王秩”的知乎网友留言称:

首先,我不认为封闭式小区和民族性、计划经济大院有太密切的关系,而认为它是土地制度、规划法规、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结果。中国的现代封闭式社区,历史也不比商品房的历史更久。

1、在历史上和世界各地,开放式和封闭式的住宅组织模式是共存、交织的。

中国古代的城池,可以算作大型的封闭式小区,唐代的里坊,算是小型的封闭式小区。近代的街巷式城市空间,基本是开放式的,但是很多城市都有“里门”,把一组街巷住宅控制成一个封闭式小区。

即使开放式组织为主的美国、非洲,也有少部分带围墙和保安的封闭式小区。

2、封闭式小区的好处

首先是治安,封闭式小区只有少量开口与城市相连,能减少盗窃犯、流浪汉等对内部住宅的危害。而开放式小区,就少了一层防卫。

其次是交通安全,封闭式小区没有过境交通,内部车辆较少,实现了人车分流的小区,内部几乎没有汽车。老人、孩子在小区内部嬉戏玩耍的时候,就能少面对一些危险。

再次是封闭式小区的内部景观、园林,基本只为小区居民服务,同样成本下能维持更好的品质。

3、封闭式小区的缺点

通常认为封闭式小区是反城市的,造成街道空间冷漠,城市交通不畅。

4、为什么中国大陆封闭式小区较多,而其他地方较少

我觉得首要原因是土地所有制、行政效率,中国大陆现在的住宅开发可以获得较大的地块,有条件构建一个拥有优美环境的社区。而台湾、日本则缺少这个条件,但台湾的高档社区也会用很好的安保系统封闭起来。

大陆早期的住宅小区比如90年代以前的,以开放式为主,大多难以保障环境质量,封闭式小区推出后受到了消费者认可,尽管被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所诟病,仍然成了商品住宅的主流。只有政府主导的保障房会考虑采用开放式。

PS:各个封闭式小区把城市空间变成了排斥人的交通沟,失去了街巷的宜人尺度,不适宜步行。不过我觉得改善这些弊端的方式应该是一种全新的住宅形式的出现,而不是退回到过去,更不是台湾那种,那种的居住质量不高,难以被市场接受。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业内人士是怎么看待这一政策的:

业内人士

刘远举:不管如何,一个影响如此大的政策,从实证到规范,就是一个利益与成本选择的问题。但无声无息,出台得如此突然。

王宁:开放已建封闭小区,明显违反契约论理、产权约定、有损物业价值,再说各小区物管费也不同,如何用差别化公共服务取代?除非全体业主统一,或者强制征用(为公共道路)。

地产圈网友:住建部人也不参与这样的决策?有谁不知道小区路况就走进去车开进去?小区建设时为了美化,当初追求曲径通幽小路,路的标准也是非机动车道,真打开,以后谁来改造?遇到绿化直接铲除?小区业主愿意让楼下成公共通道?这简直就是闹剧。当年土地卖了,现在再拿回做城市公共道路,真以为是共产主义呀。

清华规划网友:以后地理围栏估计要火起来,没有实体围墙,但是自动检测非业主地理足迹进入。街道改造肯定要大量进行,深圳已经很流行了,成都市长也呼吁小街区好几年。

地理所杨振山:到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一会儿跟风美国,一会儿欧洲,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特点。街道小商贩本来是亚洲城市中最具特色的东西之一,如果真没了,毁了。现在上层是看到了社会割裂的风险,如果真的出现真的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不过不能一刀切。我们大多数城市交通的微循环是好于大循环的,所以街区对交通的影响可能没那么大。哪天院墙没了,卖防盗窗的要笑了。

交通规划杨涛:实践的难度其实挺大的。1、各位住在封闭小区中的普通人愿意开放吗?民意如何?2、加大道路密度网,如果单向车道没有组织好,难道不更堵吗?3、各个权力部门大院怎么想?生活方式决定了决策模式,毕竟现管重要。每种城市格局对应于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转方式。国人为什么热衷家装,而绝大部分不热衷窗户、户外、公共空间的整理?那么,街坊模式就是毁在这种生活文化下打问号。当然,强力推动,也没有做不到的。不破不立。

最后的最后补充一段微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 的话:

原先的小区并无围墙,即使是行列式,建筑布置有些用裙房围合隔断。后治安问题多,公安要求所有楼盘验收必须有围墙,否则不办入户,从此成惯例并强化。规划、建筑设计图原均无围墙,后围墙成通例布局方式只得改变。

来源|凤凰城市综合整理微博、知乎、城市战争等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营销界,最能赚钱的10个广告词!你用了几个?

下一篇:2016年,我们扬帆起航,共创佳绩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