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惠州去年维权案例818起 家电类投诉高居榜首

2016-03-15 10:59:57 · 3010次浏览

一年一度3·15又来了!今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新消费,我做主”,目的在于唤醒消费者的主导意识。从市消委会了解到,2015年我市消委会共接待来电来访咨询8992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818件,成功调解740件。

据惠州市消委会会长雷衍英介绍,2015年在市消委会受理的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商品投诉仍居榜首,主要集中在通信类商品、视听商品、厨房电器类商品和空调。2015我市各级消委会共受理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361件,占投诉总量的44.13%,与2014年同期相比,投诉量虽有下降,但占投诉总量的百分比却在上升。家电商品因受众面广,故投诉相对较多。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质量差、诱导消费者、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要深入了解品牌的信誉度、成交量,在消费前充分了解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勿轻易下定,下定时要特别留意是“定金”还是“订金”,定金易下难退,必须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同时货比三家,再觉得是否购买。此外,还要注意保管好商品发票、售后服务凭证等资料,一旦出现纠纷,要及时向当地消委会投诉。

■调查

仅三成网友遇麻烦会较真 耗不起时间精力是主要原因

日前,通过随机调查与问卷调查方式,以3·15消费者维权为主题发起相关调查,共有81名网友参与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网友表示曾遇到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其中,仅有31%的网友表示遇到消费麻烦会认真解决。

退货比较麻烦就忍了

就“您曾遇到过什么样的消费者侵权行为?”大约有60%的网友都表示经历过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

网友“青梅子”举例,曾在杂货店购买了某品牌味精,刚打开,一股刺鼻的尿素味扑面而来,根本不敢食用,直接扔垃圾桶里去了。

网友“叶子junjun”说,大概一个星期前,在网上花了比市场价略高的价格购买了几包有机红豆。买回家泡水后,水竟然都被染成了深红色,才发现所谓的“有机红豆”竟然是染色劣质品,根本不值30元/斤的价格。

此外,还有19%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产品遇到过短斤缺两,尤其是生鲜类产品。网友“meimei”称,在网上购买螃蟹,明明说好公蟹一只多重母蟹一只多重,结果收到货后,全部螃蟹都长得特别小,根本与当初说好的大小、重量不一致,但考虑到螃蟹退货比较麻烦就忍了。

另有少部分网友反映,家中老人购买保健产品时遇到虚假宣传,厂商夸大了保健品作用,误导老人购买。

耗不起时间精力是主因

网友“韩玛”认为,如果购买的产品因质量问题损害了身体健康,那是必然会追究到底;如果产品还过得去,只是没有宣传介绍中描绘得那么好,忍忍也就算了。有31%的网友表示会认真解决,大部分不愿意较真的网友认为,如果价格比较便宜的产品,不会太计较。

太麻烦、耗不起时间精力也是网友不愿意较真的主因。用网友“吖lian”的话说,想要找商家赔偿损失,商家需要你提供相关证明,这都是需要时间去处理的,而且协商的过程中情绪容易激动,还要走那么多繁琐的处理流程,所以宁可算了。

投诉无用,以及维权过程中需要花钱也是网友不愿意较真的原因。“如果打了官司未必赢呢?那我耗费在其中的时间、金钱就根本不值了。”网友“meimei”说。另有网友表示,有时候购买产品拨打行政执法部门的投诉热线,虽然有人接听,但迟迟不能反馈处理结果,就等同于没有投诉。

即便遇到难以解决的纠纷,仍有77%的网友不打算打官司解决;若是在网上遇到消费不满意,有56%的网友表示,若是涉及金额不大的,索性算了。有25%的网友持观望态度,表示要看商家态度。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在正规网店遇消费不满意,还是能得到合理解决。

找权威媒体维权最有效

相比之下,如果车子、房子等大宗商品出现消费纠纷,84%的网友表示会死磕到底,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过,当被问及是否能熟记消协电话号码时,居然有近94%的网友表示不记得了,有些网友模糊记得号码有5位数,但是记错号码,还有网友认为是一个七位数号码,有网友怀疑号码是12345。仅有6%的网友表示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热线是12315。

在自媒体时代下,当消费遇到麻烦,受访的80、90后网友们都会选择写微信、微博曝光。"有一次买到不新鲜的便当,我跟商家说如果你们不处理,我就拍图发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生产不新鲜的产品,商家态度立马就软了。"网友"芯子"说。此外,有网友表示首选是直接找客服人员投诉反映,还有部分网友表示会向消协投诉,实在不行走法律程序。

“出现问题找媒体才有用。”许小姐曾因新买电视的质量问题找过商家索赔,也曾经打过电话向相关部门反映,“他们的态度是很好,但问题却很难解决”。许小姐只好求助于媒体,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师傅上门维修了。

许小姐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网友的认同,统计发现,有62%的网友均认为,维护权益有赖于权威媒体的有效曝光,受舆论影响,商家重视解决问题。

【维权案例】网购达人卢女士与客服死磕到底 网购裙子掉色 维权三月成功

在网上买到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怎么办?市民卢小姐的维权经历虽然曲折,但最终获得赔偿,她对自身权益的勇敢捍卫值得大家学习。

遭遇

网购连衣裙过水掉色

卢女士是网购达人,她习惯把买回来的新衣服过水后再穿。

“像许多热衷于网购的女士们一样,我也会收藏一些买过几次衣服、质量都不错的网店。”卢女士告诉,她收藏的店铺中有一家品牌店是她很喜欢的。一年前,她在该网店看中了一款黑白色拼接的连衣裙,到货签收后,卢女士按照往常一样上身试了一下,觉得大小合身,整体比较满意,于是就摘下吊牌,过水洗净。

“我把连衣裙泡在水里没过多久,结果就发现连衣裙黑色部分掉色,清水变成了暗红色染到了白色部分,整件裙子根本没法再穿。”卢女士很气愤,于是拍照上传并找客服理论。

“我记得当时客服给我的回复就是:衣服已经洗过,吊牌也摘了,公司只能退10元干洗费。”卢女士顿时更觉生气:“我买下这件连衣裙花了300多元,现在这种情况完全没法再穿,商家退10元给我太过分了!”卢女士认为,网店商家显然不够诚意。

周旋

客服只愿退还80元

“客服说造成连衣裙染色的原因是我洗涤方式不正确,应该拿去干洗店。”卢女士说,连衣裙不过是普通棉质的,且介绍里没有任何有关衣服洗涤的正确方式提醒。

“客服让我拿去干洗店再试试,于是我又将连衣裙拿到干洗店,谁知道人家根本不肯收。”卢女士与商家客服周旋了2次,客服回应说,因为卢女士是这家商铺的VIP客户,于是答应最多赔偿卢女士50元。

卢女士不服,继续与客服调解,想着能不能换一件,结果客服还是坚持说不是质量问题,答应最后退还卢女士80元。“我当时已经很生气了,商家明显就是托词。”卢女士要求商家必须退回,否则她将进行维权处理,但商家并没有妥协。

维权

3个月后获全额退款

卢女士拍下图片以及与客服的对话并提出维权申请。等了一个月,第三方“淘小二”回复称,卖家回应是买家洗涤方式不当,不是商品质量问题,维权无效。

“我当时就觉得维权部门作为超越买家和卖家的第三方,设置很不合理,无法打电话也无法留语音,而且每提出一次申请就要等待一个月。卢女士越挫越勇,再一次将连衣裙的情况说明附照片上传。过了几天,卢女士发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上多了一笔钱,原来是自己此次网购维权成功了。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惠州楼市“局部火爆”市场冷热不均情况依然存在

下一篇:30平米小户型装修要点 小空间方显大智慧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