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外来家装企业入沪步履维艰 本土企业相继走出去

2010-08-31 09:42:48 · 971次浏览

近几年来,外来家装公司进入上海的市场的步伐越来越缓慢,可谓“步履维艰”。然而,上海本土的家装企业却对于上海周边城市的家装市场“野心勃勃”,企图“杀出去”。为何外来企业入沪如此困难?沪上家装公司纷纷外出,是否意味着上海家装市场已经饱和?

    上海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城市,这对于外来家装公司来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外来企业很容易能受到上海市场的认可。然而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外来家装公司进入上海的市场的步伐越来越缓慢,可谓“步履维艰”。然而,上海本土的家装企业却对于上海周边城市的家装市场“野心勃勃”,企图“杀出去”。为何外来企业入沪如此困难?沪上家装公司纷纷外出,是否意味着上海家装市场已经饱和?

    一、外来家装企业入沪步履维艰

    目前市场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省份或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全球化的平面竞争是当下市场竞争的一大特点。据了解,目前在上海的国外家装公司大多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法国圣戈班集团旗下的美颂巴黎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2005年正式营业。博洛尼于2001年成立,最初为厨卫家具公司,后将业务发展到整合家装等业务。百安居于1999年进入上海,在沪太路开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家店。由卖场业务逐步发展到涵盖家装等全方位家居解决方案业务。

    沪家装企业相继结伴外出 外来家装企业入沪步履维艰

    然而近年来却鲜有国外家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究其原因,任何一家国外的家装公司在进入中国后无一例外要面对“本土化”的问题。如何摸清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如何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另外,虽然很多时候“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但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在选择家装品牌时更倾向于性价比。而国外家装公司更多地是针对高端客户,定位比较高端,因此难以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因此,虽然上海家装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诸多限制因素却让国外家装企业“止步”。

    而在国内,北方家装公司进入上海家装公司也要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至今为止,仅有居泰隆等少数北方家装企业入驻上海。

    二、沪上家装企业纷纷“走出去”

    与外来家装公司入沪步履维艰相比,沪上的家装公司越来越的选择走出去,在周边城市开设营业网点。沪上家装龙头聚通装潢已经在周边的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等开设了8家分店。关振全装潢也在苏州开设了营业网点。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沪上很多家装公司已经将开设周边网点作为计划之一。统帅装饰目前已经将网点在上海郊区全面铺开,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往周边城市扩展。

    沪家装企业相继结伴外出 外来家装企业入沪步履维艰

    为何诸多上海家装企业选择“出走”?是否意味着上海的家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业内人士指出,只要人们对“家”的需求在增长,市场就永远不会饱和。尽管目前精装修商品房的推广对传统家装公司造成一定的冲击,但目前上海已经进入二次装修时代,在二手房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

    不过,某家装公司老总向记者透露,尽管上海的家装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市场秩序显得有些混乱,尤其是收费标准,各个企业明争暗斗非常厉害。因此,一些家装公司开始寻求另外的出路,就是扩大小工程装修的份额。不过也有人表示,每个地方的家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群体化特征。因此,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走出去”,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策略和现状而定。

    三、家装公司“走进来”“走出去”的冷思考

    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走进来,一个市场的饱和是相对的,当企业自身提升一个层次,会发现市场空间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大。精装修房时代,人们对“装饰”的要求比“装修”更高,而且专业化细分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走进来,都必须走特色道路。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中小建材企业有望税赋大减 上海完善上市扶持政策

下一篇:国内首个全装修工程家具设计和安装标准亮相全筑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