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朋友圈”各种刷屏的背后都暗藏利益链

2016-05-17 15:53:13 · 1047次浏览

网络谣言以及“鸡汤文”、“标题党”、微商广告和微信拉票等乱象“占领”朋友圈,让很多网友直呼“不能忍”,甚至有人调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税”。网民们不禁一次次追问,乱象丛生的朋友圈,真的那么难治理吗?

原标题:“朋友圈” 乱象何时了

近段时间,一则“5月15日至25日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因为有飞机洒药治白蛾”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引发网友强烈关注。后经相关部门介绍,我省阜阳、亳州、淮北、宿州等地确有飞机喷洒农药防治害虫一事,但是飞机喷洒的是生物制剂,为无公害药剂,不污染环境,也无需特殊防护。人心惶惶,实无必要。

如今,像这样的网络谣言以及“鸡汤文”、“标题党”、微商广告和微信拉票等乱象“占领”朋友圈,让很多网友直呼“不能忍”,甚至有人调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税”。网民们不禁一次次追问,乱象丛生的朋友圈,真的那么难治理吗?

无效信息惹人烦

—— 朋友圈很多文章看上去很激动人心,观点很“犀利”,煞有介事,但经不起推敲

“自从学会上网以后,妈妈今天告诉我不能吃鸡蛋,明天告诉我不能吃鱼,最后家里啥都不敢吃。她怎么就那么爱信那些胡扯呢? ”这是网友“破破的桥”在《退朋友圈保智商》一文中的一段话,他在文章中称,生活谣言、伪科学、心灵鸡汤等无效信息充斥网络。这一情况,在朋友圈尤为泛滥。 “最易迷失的是老一辈,他们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经历过长期的信息匮乏。由于信息饥渴,他们对各类能消磨时间的故事津津有味,并不介意是否编造。对无效信息有着更大的容忍程度,他们会这样想:‘万一是真的呢,转一转又不害人。 ’”

“破破的桥”对朋友圈无效信息乱象的批判,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网友“6个贝”说:“微信朋友圈无非几种:炫富,晒美,炫旅游;微店,鸡汤,求投票。 ”有网友说,对“全世界震惊了”“是中国人就转”“马云哲学语录”“不要再吃这些了”已经无力吐槽。网友“al-va0611”直言,自己被朋友圈里的无效信息“虐得很惨”,大量的信息垃圾耗费了时间和流量,如今他已“退圈”。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曾总结过朋友圈无效信息的共同特点:看上去很激动人心、具有煽动性,观点看上去很“犀利”,而且基本都围绕着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些信息看起来煞有介事,但往往经不起推敲。

比如,近日漫天作雪飞的杨絮无疑是刷爆合肥市民朋友圈的热门话题,网上开始热传“呼吁全面铲除毛白杨”“飘絮让人不能呼吸了”“让人不敢出门了”等言论,加上合肥城区当前的确面临杨絮飞舞高峰期,引起合肥市民担心,甚至有网友呼吁“合肥迁出城区杨树”。

对此,合肥市林业园林局回应称,“杨树之争”不是坏事,市民的需求和声音必须重视,但任何植物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树木开花、结果、掉毛、生虫等都是植物生长繁衍不可缺少的过程,对法梧、杨柳飘絮的危害无限夸大,跟风炒作、人云亦云、杯弓蛇影、人人自危,实不可取。杨树具有生长快、轮伐期短、适应性强、易繁殖、用途广、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从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出发,保持树种适当比例更加科学合理。

背后暗藏利益链

—— 一篇转发10万次以上的文章,内容分发平台约可获得3万元的“灰色收入”

为什么明明是无效信息,却可以在朋友圈刷屏,而且屡禁不止呢?除了部分用户的盲目追随以外,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可能是主要原因。

以广为流传的“鸡汤文”为例,有调查显示,朋友圈很多“鸡汤文”都内置有营销广告,有些甚至暗藏骗局,比如市面上一款几十元的产品,在同品牌、同规格的情况下,朋友圈内可以卖到上千元,价格相差在10倍以上。

专家分析说,相对于报刊、电视及网站,以自媒体为主的社交网络渠道,缺乏专业广告审核机制,因此也就成为许多违规广告的“必争之地”。这些广告大多数集中在美容、减肥、保健等领域,内容鱼龙混杂,同时又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鸡汤文”的传播链背后就包含着一种基于以“众包分发”为特点的“病毒式”传播的利益链条。

“转发分享文章就能赚钱,1分钟赚1元,躺着月入万元。 ”这样的广告语在网友的微信群、QQ群以及朋友圈里屡见不鲜。据媒体调查发现,这些广告多由“鸡汤文”第三方平台所发,为了诱导用户转发文章,他们开出转一次1~6分钱的“价码”。用户还可以招收下线,从而分享下线转发文章所得收益,构成了一种类似于传销的网络。而在这个过程中,一篇转发10万次以上的文章,内容分发平台约可获得3万元的“灰色收入”。

广受诟病的朋友圈“拉票”,更是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一些职业的投票团队正方兴未艾。记者在淘宝网搜索“评选”关键词,出现上百家从事微信刷票业务的网店,“一元五个群”“我们为您轻松拿第一”等标语满屏皆是,店家会根据不同的微信投票类型酌情定价,视刷票难度,每一票价格从1角至5角不等,甚至不少店家还言之凿凿:“纯手工投票,安全无风险。 ”

“90%以上的微信投票都可以用软件刷票的,但是软件刷票批量生产,容易被看出来。我们团队有200多人,你要2000票,20分钟帮你搞定,跟你在朋友圈招呼朋友投票的效果一样。 ”一位店家说。

据了解,一些职业投票团队的负责人跟客人谈好价钱后,会把拉票的任务分给雇来的“水军”,“水军”按照投票数领取报酬。在一些生意好的团队,一名“水军”工作两个小时,可以拿到150元左右的报酬。

网友盼望强力监管

—— 建立技术监管体系和备案登记制度,加大对朋友圈乱象的整治力度,营造清朗的网络社交空间

其实,对于朋友圈乱象的监管并非真空。早在去年3月,微信平台就曾出手整治“鸡汤文”乱象,对于朋友圈里诱导分享的行为进行处罚,处罚手段包括删文、限制账号功能或封禁账号等。然而,整顿措施虽然起到一定作用,但并未摧毁“鸡汤文”背后的利益链条。究其原因,主要是网络平台对“鸡汤文”的整顿以接受举报和提示风险为主,监管往往滞后且无力。

而针对各种朋友圈广告的管理也有法可依,去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广告法》正式实施。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张国华明确指出,在微信上以盈利为目的违法广告发布者,将根据新《广告法》查处。但是,目前对于朋友圈和个人公众号上发布的广告,工商部门还无法通过工商系统抓取等功能进行主动监管,只能根据举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

去年8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也增加了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过,有专家分析说,这项法律的实施同样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

对此,舆论不断呼吁网络管理、工商管理、公安部门等承担起监管责任,建立技术监管体系和备案登记制度,加大整治朋友圈乱象整治力度,还网友一个干净整洁的网络空间。

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红认为,技术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绑架”公众生活的负面效应。过多的关注朋友圈信息难免浪费时间,但如果不去关注又担心自己会错失消息。公众需要时间去认识信息绑架行为,最终达成类似“行人过马路需要等红绿灯”这样的自律和自我管理的共识,逐步建立朋友圈自治和共治的规则,主动避免被各种无效信息刷屏。(陈树琛)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14层高楼惊现白蚁侵害 专业人士:保持纱窗关闭

下一篇:合肥已停用“糖丸”疫苗 本月中下旬可打新疫苗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