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新房未拿到钥匙就遭装修建材商“轰炸” 他们怎么得知信息?

2016-06-03 14:58:56 · 1749次浏览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很多商家都会联手“共享”客户的信息,通过倒卖个人信息从中牟利。。沈阳市民姜女士房子9月份才交房,从4月中下旬开始,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两三家装修公司的电话,让其非常郁闷,尤其是快到周末时,电话更多,而且每天都会收到不同手机号发来的装修公司短信。

新房未拿到钥匙就遭装修建材商“轰炸” 他们怎么得知信息?

新买的房子还没拿到钥匙,却每天被装修建材商的推销电话、短信轮番“轰炸”,商家是怎么知道隐私信息的呢?调查发现,在许多行业中,消费者隐私信息被行业链条中的各路商家“共享”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许多从业者通过倒卖个人信息从中牟利。

房子原计划9月份才交房,可市民姜女士从4月中下旬开始,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两三家装修公司的电话,让其非常郁闷,尤其是快到周末时,电话更多,而且每天都会收到不同手机号发来的装修公司短信。在她印象里,除了买房子时在开发商处登记过自己的手机号码外,其他地方即使登记电话,也从未透露过自己曾经买过房子的信息。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有很多装修建材和家具、家电商家的客户资源都是“共享”的。一到装修旺季,很多商家都会雇用业务员到各小区发传单,拉拢潜在客户,这些业务员大多是受多个商家雇用,专职发传单、收集客户资料,一旦有业主登记信息,便会把信息转卖给有需要的商家。有的商家还会将自己的客户信息“打包”卖给其他商家,商家和商家之间“共享”客户信息,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有的商家门路广,还能在楼盘开发商和房屋中介那里拿到业主信息,这些信息除了他们自己用,还会转手卖给别的商家赚钱。像姜女士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开发商将信息卖给了下游商家。

据了解,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业主的隐私权。本月起,《辽宁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实施,并明确规定如有商家将消费者信息用于非法用途泄漏或出售,将被罚3万元。但是由于上述情况取证存在很大困难,业主维权几乎只能纸上谈兵。因此,要想避免骚扰,提高自我信息保护意识最为关键。业主面对上门推销的业务员,或者去商家选购建材时,尽量不要泄露个人电话和新房信息,在购买建筑材料时,可以和商家针对个人信息的保密性作特别约定,防止不良商家泄露个人信息。

本文转自千山晚报,并非沈阳装修网观点。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想要美式暖白室内空间 沈阳装饰公司设计师为你打造

下一篇:沈阳居民购自住型公寓享受落户政策 同住亲属可迁入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