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广州市民16类信息可共享 办证办事不用“跑断腿”

2016-06-15 09:33:14 · 7595次浏览

广州装修公司小编了解到7月1日起,市民不必再为办证、办事“跑断腿”。近日,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了包括户籍、婚姻、出生死亡、企业和个体户等16类基础信息将纳入政府信息共享范畴,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通过信息共享程序获得的信息,不得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重复提供。

到政府部门办事要重复提交相关材料,长期受到市民诟病。广州装修网小编了解到根据《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今后广州市将建立市、区两级政府信息共享平台,还将编制《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纳入目录范畴之内的信息将施行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细则》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通过信息共享程序获得的信息,不得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重复提供。

《细则》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规定了包括户籍、婚姻、出生死亡、企业和个体户等16类基础信息的责任提供部门,其他部门可不再重复采集这16类信息。

政府间信息共享后,会否导致人多嘴杂,公民信息外泄?《细则》对此也有针对性规定:政府信息共享的管理部门和各共享部门在采集、存储、传输、查询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加密、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保障政府信息共享活动安全进行。各行政机关应当分别与同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签订安全保密协议,确保不因信息共享而侵害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另外,广州装修公司小编看到根据《细则》,对申请新建的部门信息系统,未明确部门间信息共享需求的,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在建的部门信息系统,验收前应当通过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完成信息资源目录注册工作,否则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不受理验收申请;凡信息系统不能与其他部门互联共享信息的,不得通过验收。

哪16类信息可共享?

《细则》将16类基础信息列入共享信息,除此之外非基础信息需共享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具体通过《广州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的方式予以公布。

这16类基础信息包括两大类:自然人基础信息和法人及其他组织基础信息。

自然人基础信息包括:户籍登记信息(公安机关为采集、核准与提供责任部门)、居住证登记信息(来穗局和镇政府、街道办)、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信息(民政部门和镇政府)、出生和死亡登记信息(卫计部门、公安机关)、计划生育信息(卫计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社会保障信息和最低生活保障信息(人社部门、民政部门)、教育信息(教育部门、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残疾人登记信息(残疾人联合会)、住房公积金登记信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信息(有权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的行政机关和组织)。

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工商部门)、组织机构登记信息(质监部门)、企业地方税务登记信息(地税部门)、企业国家税务登记信息(国税部门)、非营利组织(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福利机构)登记信息(民政部门)、事业单位登记信息(机构编制管理部门)。

基础信息具体有哪些?

户籍登记信息: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民族、户籍地镇(街道)、户籍地派出所、相片和户籍信息状态(“正常”或者“注销”)、注销前行政区划、注销前派出所、注销日期、注销原因(“迁出”或者“死亡”)。

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信息:结婚登记日期、离婚登记日期、婚姻状况(适用于在民政部门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况)、收养证号、发证机关名称、发证机关行政区划。

出生和死亡登记信息:出生医学证号、新生儿姓名、性别、性别代码、健康状况、健康状况代码、母亲姓名、母亲公民身份号码、父亲姓名、父亲公民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证明发出时间、证明发出单位。

其他信息:行政区划代码,省、市、县名称,《死亡证》编号、死者姓名、性别、民族、国家或地区、年龄、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常住地址、户籍地址、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家属姓名、联系电话、家属住址或单位、医师签名、医疗卫生机构名称、民警签名、派出所名称。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广州装修网:公积金最新消息曝光 提取有了新指南

下一篇:楼下餐厅油烟扰了楼上邻居 厨房排烟管问题这样办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