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七中内涵发展探索与实践
安庆七中始终坚持“创新教育、深化内涵、提升质量、辛福师生”办学理念,主动调整姿态迎接新一轮高考改革,在行进和探索中品味教育的真谛。
如果从传统的教育眼光来看,六月份应该是高考、中考复习最紧张的时间,安庆七中却大张旗鼓地组织全校青年教师开展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等优质课比赛,连高三毕业班老师也不列外地要求参加;别人编印的校本教材多数选自学科真题、模拟题,七中却花费大量精力组织教师编印安庆地方文化教材,甚至让黄梅戏走进课堂;尤其是在各校紧紧围绕优质生源、招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七中却连续三年实行高中自主招生。
近几年来,安庆七中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向社会证明了自身的内涵发展取得的成效。2016年高考,安庆七中不仅实现了“面”的突破,应届生353人报考,一本达线70人,本科达线259人,本科达线率73.37%;更有“点”的惊喜:江子杨、吴彦仪、吴洁等三位同学分别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员)、美国爱荷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提前录取,李佳、王宏宇双双被国内艺术类顶尖高校——中国美术学院录取······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安庆七中始终坚持“创新教育、深化内涵、提升质量、辛福师生”办学理念,主动调整姿态迎接新一轮高考改革,在行进和探索中品味教育的真谛。在七中人看来,高考的丰收只不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副产品”。
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杨林
十年艰辛磨一剑 七中杏坛花争艳
七中的班主任都很年轻,这是人们对七中教师的第一印象。说他们年轻,不仅是指年龄上的,更是心态上的。
2016年高考,七中两个重点班表现突出:理科班48人报考,本科达线47人,一本24人;文科班50人报考,本科达线49人,一本17人。班主任吴玉兵、叶祖铭老师在介绍管理经验时,各自亮点纷呈。
理科班主任吴玉兵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他工作的严谨认真、细致勤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他所带的高三(4)班三年来的所有班刊,在这厚厚的班刊中,既可以看到授课教师循循善诱的经验介绍,也可看见每位同学高中三年的成长足音,还有班级的量化评比等日常管理。班刊印刷纸张虽然算不上精美,但她无疑是学生高中生涯最好的见证,而这又需要班主任投入多少精力和心血。
文科班主任叶祖铭老师则充分体现了他文科历史教师的浪漫。他用一面学生自己设计的班旗和一首诗来阐述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四十九度齐向上,第一象限正能量”。三年来,他带领学生赴特殊学校送温暖、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祭奠遇难者,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责任和情怀。2015年,他所撰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优秀案例;2016年4月,他还荣获省“江淮好班主任提名奖”。他善于以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为载体化教于“形”,以班级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化教于“行”。而这又需要班主任付出多少思考和睿智。
“七中的教师队伍培养,堪称十年磨一剑。”教研室江中主任介绍,早在十年前安庆七中申办“省示范”的时候,就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七中特色的“校内提升、省内交流、省外培训”的教师培养模式。十年来,这一模式已开花结果,初见成效。2016年,檀宜平老师被评为安徽省第十一届特级教师,结束了安庆七中近十年无本校培养的特级教师的历史。现在的七中,既有檀宜平、方银霞、叶祖铭等经验丰富的名师引领,也有方玲、张炼等年富力强的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为中流砥柱,更有以“青年教师沙龙”为基础而茁壮成长的一批青年才俊。
5月20日,以“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安庆七中青年教师主题班会大赛在科教楼如期举行。本次大赛是七中上学期主题班会说课大赛的延续和拓展,共有四位老师参与最后角逐。青年教师杨林在决赛中选择的课题是《诚信——诱惑中的坚守》。尽管不是班主任,但杨林老师上这样的课程已是驾轻就熟。这得益于安庆七中青年教师沙龙这一组织,得益于该组织申请的教体局内涵项目《青年教师沙龙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研究》。作为沙龙的一名成员,她“以课会友”,在今年5月份芜湖举行的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她作为决赛中最年轻的参赛选手,斩获省一等奖。
6月17日,安庆七中2016年青年教师高效课堂大赛在考试月中见缝插针的举行,参赛选手中赫然出现了杨旭东老师的身影。作为一名70后,他可以说是不再“年轻”,又是高三年级的老班主任,完全可以不必参加这样的赛事。然而,就在他刚刚送走这届学生,还没有顾上休息,他又投入了“校内提升”的活动中来。“老师多上上课总不是坏事。”几天后高考放榜,杨老师的文科班考取了9个一本,放了个大大的“卫星”。
“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投入持续的激情;教育一门艺术,细火慢炖方能有滋有味。”主管教学的谢庆副校长如是说。通过十几年来的艰辛努力,安庆七中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梯度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内涵发展和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传统文化教育之走进徽州
立足皖江培沃土 黄梅老调绽新枝
2015年7月23日,在市教体局举行的“第二批教育内涵实施项目”评审答辩会上,当该校项目负责人将《基于皖江文化背景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内容陈述完毕后,评审专家不禁连连颔首,同时也提出了疑问:
“安庆市有历史底蕴的中学很多,安庆七中皖江文化的背景并不明显,怎么会想到将地方文化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
项目组负责人之一、皖江文化研究会理事、七中校友江军先生当时在答辩席上就坐,他当即回答:“七中虽没有研究皖江文化的底蕴和基础,但与他校专注校史整理不同,安庆七中是第一个将皖江文化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中学。”
实际上,安庆七中与地方文化的渊源不止如此。早在2007年,民盟安庆市委与安庆市教育局达成共识,本着“振兴黄梅戏,从娃娃抓起”的科学认识,自2007年暑期在安庆七中试点开展了“黄梅戏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黄梅戏学校的老师来校表演指导、举办专题讲座,还组建成立了安庆七中黄梅戏剧社。该剧社作为安庆七中最早的学生社团,曾荣获“安庆市中学生优秀社团”称号。
没有底蕴,就积淀底蕴;缺乏氛围,就营造氛围。有了这份情怀和远见,七中人“请进来”,邀请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的专家莅临学校,开展诸如《皖省第一名胜之区“大观亭”》的专题讲座;“走出去”,组织教师赴宿松听取著名学者吴忌先生《皖江文化的指向与焦虑》学术报告,组织学生参加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组织的“聚焦锡麟街百花亭历史文化街区寻拍摄影活动”。安庆七中组织师生赴石莲洞、小孤山、孔雀东南飞园、五千年文博园、浮山等地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海子诗歌、郁达夫文章甚至安庆话都进入了七中语文课堂。
立足皖江大地这片沃土,在积极响应黄梅戏进课程的号召中,悦耳动听的黄梅调再次飘香在书香四溢的校园内。安庆七中副校长谢庆说,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挖掘和利用皖江地区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层次、有序列地开展乡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强化学生的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家乡、关心家乡、回报家乡、服务家乡。
校男、女排球队获省十三运金牌
排球基地创佳绩 体教结合谱新篇
近几年,七中体育特色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体教结合”工作开始绽放绚烂之花。学校连续获得省九、十、十一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省十二届运动会优秀输送奖,省体教结合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排球运动的异军突起,安庆七中已走出安庆,享誉省内外。
追溯七中排球队的历史,可以从七中优秀的体育学科团队说起。目前,七中的体育教师队伍中,有两名是省教坛新星,可谓力量雄厚。如何让这支优秀的体育学科团队充分发挥作用?如何让体育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运动起来并且取得一定的运动效果?2008年,学校开始组建男、女排球队,把排球作为“校球”重点培养发展。排球队成立之初,没有室内训练场地,教练员和队员就在室外简陋的场地中夏斗酷暑、冬战严寒,刻苦训练、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仅仅过了两年,七中女子排球队代表安庆市参加省十二运会就为我市夺得了首枚金牌。同年,学校第二届男、女排球队代表安庆市参加2012年省排球锦标赛,在组队不到一年、队员年龄偏小的不利情况下,依然成绩不菲,男排第四,女排第五。2013年学校争取到资金建成了安庆市唯一的排球室内训练场馆,其他基础训练设施齐全。在2014年省十三运会上,七中排球队为安庆市赢得了三枚金牌。
正是由于七中体育教育的突出表现,市教育体育局把市女子、男子排球队放在安庆七中,并在七中建立市排球项目集训基地,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由七中组织训练。作为我市体教结合的重点学校,七中在2015年成功将排球申报为市直教育系统第二批教育内涵项目。
队员的进步离不开教练的培养。学校体育教师、女排教练员朱胜利在训练场上是一位严厉的教练,场下却是一位慈爱的母亲,队员们都叫她“朱妈妈”,她把自己全部的热情都献给了学校的排球事业和这些热爱排球的孩子。看到队员因训练而受伤,朱教练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训练中队员们的手打得都裂了口子,她们就用胶带包起来,胳膊上全是红色的印记,但这些坚强的女排姑娘从不喊一声疼。在学校女子排球队中,最小的队员只有15岁,可是在训练场上却不输给那些比她大的队员,她一样和她们一起发球、传球、接球。女排每天至少训练4个小时,从不占用上课和自习时间,假期每天都训练,她们从来没有时间逛街,很少买衣服,也没有机会出去游玩。
在大力发展体育、排球特色的同时,对这些艺体类特长生,学校也做到了三个关注:一是关注他们思想道德的成长,二是关注他们平时训练成绩的提高,三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进步。每年高三下学期,艺体类学生通过专业考试后,对学习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由于这些学生分散在高三的各个班级,很难跟上学习进度,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这些孩子的学业,甚至可能对其他的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决定把分散的艺体类学生集中起来,成立高三艺体班,专门抽调有经验的教师,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集中管理,分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为艺体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适合的平台。
近几年高考,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的姚远同学即便是文化课成绩也能达本科线。杨升、黄剑春等同学刚到这个班的时候,150分的数学考试只能取得60多分,经过半个学期学习之后,当年高考数学成绩都超过过了100分,最终圆了大学梦。学校第二届排球运动员也分别被安师大、吉林体院、南华大学、衡阳师大等高校录取。
在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中,杨娟同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早在她八年级的时候,学校就发现她的运动天赋,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发展方案。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她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14年省十三运会,她荣获3枚金牌、1枚银牌,成为本届运动会获得奖牌最多的选手;2015年省传校运动会,她又获得400米栏和400米两个单项全省第一;2016年高考,她被北京体育大学提前录取。
自主招生班赴武汉大学研学
自主招生辟蹊径 多元发展促成才
回顾两年来自主招学生的培养实践历程,陈党生校长说:“我们所经历的,是探索,是革新,是创造;我们所听见的,是欣赏,是质疑,是观望;我们所感受的,是困惑,是欣慰,是决然。已有的两届自主招生班,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我们收获着惊奇与欣喜的同时,我们的信念将更坚定,我们的步履将更稳健,我们的前行也必将更为宏远和卓越!”
2016年是安庆七中进行高中自主招生的第三年。今年七中面向市区提前自主招收40名高一新生,吸引来自市区各个学校723名学生报名,录取比率达18:1。这40名新生通过自荐书报名、综合能力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等环节最终脱颖而出,成为2016年自主招生班的一员。
自主招生,试行多元化学生评价,不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成长生活中最留念、最有意义的经历,理想的高中和高中的理想”、“能实证自己个人才能、特长的材料,包括初中阶段各级各类获奖材料”……这是2016年安庆七中高中自主招生自荐书需要学生提供的材料,打破了机械的“唯分数论”。自主招生最大的突破就是引进面试,将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中考成绩只作为参考。对考生的要求则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优秀,特长明显,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四轮驱动、双翼齐飞”是七中对自主招生学生培养的总体思路。“四轮驱动”指的是“班级引领、学科拓展、生涯规划、研学实践”四块教育阵地,就像四只轮子一样,强劲地推动自主招学生成长前进;这四只轮子涉及课内课外,课内的阵地兼有课外的活动,课外的活动渗透课内的知识,内外交错共融,成为助推自主招学生成长的双翼。
班级引领,激发学生成长愿望。自主招生学生单独编班,给每一位自主招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里装的是他们在高中阶段完整的学习痕迹、特长发展痕迹、活动参与痕迹、课外实践拓展痕迹。通过这些的设立和积累,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自主成长愿望和激情,让他们领会和认识成长是有方向的,要进行不断积累。
学科拓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别。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团队,各学科教师通过研究,根据学生自身的志趣特点,进行分散的学科拓展、兴趣开发、视野提升等。学校通过学科拓展,“选课走班”,尊重学生的差别,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发展。
生涯规划,谋求学生多元发展。在自主招生班,每个学生都选定一位教师作为自己三年的导师。导师负责关注学生三年的生活与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潜力、人生理想等情况,帮助其制定高中学习生涯规划。
研学实践,丰富学生成长经历。举办社团文化艺术节,参加“万人毅行”活动,建立校园“模拟法庭”,考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学校的研学实践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丰富了自主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助推了自主招学生多样化成长和成才。
近年来,学校还组织自主招学生走进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高校,寻求省内外知名高校的智力支持,积极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互动交流,拓宽师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名校风采,激发成功欲望,增强奋进动力。
“在七中的校园里,好像没有别的学校里那样紧张、压抑的气氛,参天的樟树,满园的花果,总能给人一些亲切的感觉。甚至连七中的老师,大多也没那样的老气、深沉,取而代之的是年轻、活力;即便是老教师,也懂得在讲题讲到让同学们有些乏味时,用一个简短而风趣的语言陡增一下课堂的乐趣。”2014级自主招生班的虞崑是这所学校的“名人”,在谈到自己在七中的学习体会时,他如是说道。在这里,依托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他根据自身的志趣方向和个性特征,积极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本人的生涯发展规划。两年时间过去了,2014、2015级自主招生其他49名同学和虞崑同学一样,追梦路上,他们显得更加成熟自信。
已有的实践证明,安庆七中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仅在我市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头脑风暴,其招生评价模式与教学改革机制的有益探索,也更加符合新时期学生个性多元发展的社会规律,为我市高中办学多元化、特色化以及学生自主性成长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文 邓沈生 王志强)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装一网公众号
装一网家居号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
一进门就是餐厅和客厅装修效果图
517㎡大平层装修设计案例
新中式风格装修效果图大全
艺术漆背景墙效果图大全
玄关柜隔断鞋柜屏风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效果图
奶茶店装修风格奶茶店装修设计效果图大全
鹿港小镇80平两居室简约风格效果图
苏州圣都装饰|121㎡现代风格装修效果图
【山水人家装饰】中建锦绣楚城142平现代风
苏州鲸匠装饰|95㎡现代简约风装修效果图
免费设计
在线报价
智选公司
全屋定制
整体软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