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襄阳市民装修打造草根博物馆 房子拆迁安置成问题

2016-08-05 14:33:30 · 5168次浏览

最近,襄阳装修网了解到:襄阳一市民为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正发愁,为什么呢?因为自家房子正面临拆迁,而自己花费几年时间打造的露天草根博物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为什么叫草根博物馆,因为里面的器件都是这位市民自己从外面捡过来的,但是也都是一些很宝贵的东西,到底后续问题该怎么解决呢?看看襄阳装修网的调查情况吧!

“涉及五大名窑,2万多件瓷片,怎么处理?”市民陈含最近很烦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看襄阳装修网的调查情况你就会明白了。

襄阳装修市民私人博物馆装修效果图

昨日,襄阳装修网在樊城区红光路钢厂家属院看到,一处破旧的房屋门上写着:襄阳露天私人博物馆。“博物馆”主人陈含告诉襄阳装修网,我市旧城改造时他开始捡拾瓷片,三年间与好友壬徐州捡了20多麻袋的宝贝。今年初,两人利用家中的院子建起草根博物馆,没想到,房子面临拆迁。“私人博物馆”实际上是个70平方米的院子,院墙四周分别搭建着自制的三层木架。木架上陈列着各式陶片、瓷片,还有少量的完整器物。“这是汉代的陶片,这是元代的酒器,那是明代的瓷片,还有宋元的钧瓷……”说起展品,陈含如数家珍。“从小我就热爱传统文化,瓷器不仅造型美,上面的手绘图案也很迷人。当得知工地上有瓷片时,我想如果不捡起来,它们就会与建筑垃圾一起被处理了。”于是,各大工地和倒渣土的鱼梁洲成了陈含经常去的地方。由于害怕瓷片被掩埋,陈含经常穿梭在工程车之间。“每天晚上8点多骑车出门,深夜里一个人待在工地上,时常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一看到瓷片,什么恐惧都抛到脑后,不知不觉就捡到早上。”陈含说。

捡拾来的瓷片都是什么时期的?上面的花纹有什么寓意?与襄阳有联系吗?捡的东西多了,陈含开始研究。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边的友谊街、十字街出土的宋元瓷片较多,而东边迎旭门至基峨巷一带发现的明清瓷片居多。这恰好与老樊城是由西边往东发展的历史相吻合(宋代以后,由于战争、洪水的破坏和汉江河道的改变,樊城屡毁屡修,逐渐向东拓展,至明末清初樊城城墙格局基本定型)。

据襄阳装修网了解:这些瓷片都是历史文化的遗存,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襄阳文化,陈含与好友壬徐州在自家院中建起博物馆。“一开始只是圈里的好友过来看,经过他们的传播与推荐,现在每天都有市民过来参观。”陈含说。

现在,陈含的住所要在两月内搬迁,宝贝如何安家成了难题。“虽然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想要一次性收购,但我和壬徐州并不想卖掉。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安放,我们愿意无偿捐献。”陈含说。

昨日襄阳装修网咨询了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将对瓷片进行评估,然后与陈含协商捐赠事宜。

1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瓷砖空鼓怎么办?襄阳装修公司教你4个选购技巧

下一篇:KTV隔音效果这么好 襄阳装修公司隔音材料大揭秘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