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安庆这五年: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安庆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2016-09-15 18:28:09 · 1397次浏览

自安庆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城建投资约989亿元,同比增长132%。骨干道路拉开城市框架,34条新建道路织密城市交通网;雨污管道造出良心工程,550公里地下管网让城市告别“看海”;出棚进楼实现千万家庭安居梦,8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过半;老旧小区陆续穿上“新衣”,城区加紧实施老旧小区的整治任务……

安庆城市鸟瞰图

安庆城市鸟瞰图 王政 摄

城市建设质量并重 城市品位与日俱增

——全市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自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城建投资约989亿元,同比增长132%。骨干道路拉开城市框架,34条新建道路织密城市交通网;雨污管道造出良心工程,550公里地下管网让城市告别“看海”;出棚进楼实现千万家庭安居梦,8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过半;老旧小区陆续穿上“新衣”,城区加紧实施老旧小区的整治任务……

五年间,这座城市面貌都彰显了惊人的“宜城速度”,传递着民生至上的温度,体现着品质优先的态度。

安庆2010-2015年城市建设发展

城市建设“加速度”

改扩建中山大道等16条骨干道路,人民路步行街建成开放,改造背街后巷160条;

城区整治积水点52处,治理顺安河、康熙河等水系。新建雨水管网335公里、污水管网220公里;

建成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

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16.51公里、天燃气管网330公里。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以五年为限,对比宜城今昔图,会让人产生时空错觉。 2016年9月6日,湖心中路正式通车。今年3月1日,该条道路开工改造,4车道改为6车道,路面由混凝土改为沥青。半年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提前通车。“太美了,太美了!”走在新修的道路上,市民程森感叹不已。

其实,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安庆并不少见。

“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全市上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2015年6月6日动工的外环北路,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立交桥主体桥面架构,用一年多的时间基本完工,目前通车在即。

去年12月份,棚户区改造启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10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跑”出了安庆“加速度”。8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面积,如今已经完成一半。

康熙河(新河)环境整治景观工程于去年5月开工,全长约6公里,总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规划配套建筑1.1万平方米和人行景观桥梁,目前完成总工程量90%左右。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新建机场大道、潜江路、振风大道二期、独秀大道二期、华中东路三期等34条骨干道路,改扩建中山大道、天柱山东路、迎宾东路、黄土坑东路、菱湖北路等16条骨干道路,人民路步行街建成开放,改造背街后巷160条,市区道路总长度达640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170.4公里。城区整治积水点52处,治理顺安河、康熙河等水系,新增泵站排水能力31.8立方米/秒,污水处理能力14.5万吨/天,新建雨水管网335公里、污水管网220公里。建成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比“十一五”末增加5.02个百分点,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16.51公里、天燃气管网330公里。

民生大爱显温度

今年,我市遭遇了全区域性洪涝灾害,雨情、水情超过1998、1999年,损失程度却低于1998、1999年;

背街小巷升级改造,投资4000多万元共改造58条街巷,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方便市民出行;

东西南北21个地块全部纳入升级改造,千万户家庭搬棚进楼。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建设一个有温度城市,可以推动城市更加和谐有序发展,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

走在宜城的大街小巷,人们惊喜地发现,小街小巷换了新装,公园绿化层次愈加分明,河水跑的愈欢了……过去五年,我市城建以“和谐宜居”为目标,以服务民生为主线,让宜城更宜居。

一大批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务类工程掀起民生建设的高潮,老百姓不同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给市民带来了舒适和便利,一道道便民、惠民、利民的“风景”正在不断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背街小巷升级改造,投资4000多万元共改造58条街巷,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方便市民出行。“以前这里破破烂烂,现在这里平整整洁。”迎江区锡麟街宝善庵街2栋居民徐芳华喜滋滋地说。

大观区马家岭街,仅4米宽的小巷内,一台挖土机在紧张施工,挖土机操作员小心翼翼;污水检测井边,三个施工人员在抓紧砌墙;一旁的工程质检人员不时对施工人员提出建议。

“这是利民工程,好!好!好!”家住马家岭街边上的70岁居民张荃一连用了三个“好”来表达内心的兴奋。马家岭街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排水不畅是该路的基本状况,经过背街小巷整治,老大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用脚丈量民情,用情温暖民心。在城市建设的理念上,民生永远是第一视角。

近两年,改善居住环境是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棚户区改造就是一次生动的表现。

东西南北21个地块全部纳入升级改造,千万户家庭搬棚进楼。

“没想到这么快就住进新楼,圆了我一辈子的心愿。”70多岁的胡天顺原先住在60年代建设的平房里,通过棚户区改造,目前在北部新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年底,白兆根老俩口郑重地在拆迁协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不到一个月,老俩口就坐在崭新的三居室里,欣喜地表达他们的喜悦——用房票买现房,省时省力,各方面都好了。经历同样巨变的,还有4000余户,20多万居民。

2016年7月份,我市突降暴雨,但城区不见积水,没有给市民通行造成不便。

以前,我市老城区有6条道路遭遇大雨则出现积水状况,新城区有8条道路遭遇大雨则出现积水状况。随着市政设施投入的加大,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今年,我市遭遇了全区域性洪涝灾害,雨情、水情超过1998、1999年,损失程度却低于1998、1999年。

城市中遭遇大雨就“看海”的现象,在我市已经彻底消失。

城市品质新高度

我市先后荣获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总投资57亿元的康熙河(新河)水系整治工程目前已接近尾声,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安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了城市品位。

“生态、宜居”是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

城区在扩大,品质在提升,美丽大宜城呈现出大气质。

在城市硬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城市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我市大街小巷处处变得更加文明,遵守交通规

则、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

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之际,文明脚步加快前进,道德讲堂遍地开花座。这五年,我市先后荣获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安庆好人馆”开放后,市民争先恐后地去参观。好人的故事感染着前去参观的每一个人。

“从此休闲健身又多了一个好去处。”9月9日,市民嵇华站在康熙河景观带旁说。总投资57亿元的康熙河(新河)水系整治工程目前已接近尾声。这个项目东起秦潭湖,西到龙眠山路,南临江堤,景观带内打造了亲水平台、生态公园等景点,可供市民休憩和游玩,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安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旅游效益于一体,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形象。

2014年10月,省十三届运动会在安庆成功举办,30个大项、738个小项的比赛,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累计达13600人,是省历届运动会项目设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赛期跨度最长以及赛区分布最广的一次体育盛会,这得益于先进、庞大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截至目前,我市有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并且采用先进工艺和环保设备,能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和承办大型赛事的需要,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市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它并不局限于硬件设施的打造,而是更加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当市民共有的态度和价值观汇聚在一起时,便凝聚成一座城市的共同品质和精神力量。(安庆日报 陈娟娟)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20把经典椅子和它背后的故事,肯定有你喜欢的一款?

下一篇:安庆这五年: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安庆民生事业发展综述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