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涌动“创新潮” 勇立潮头击楫中流
2016-09-21 09:13:15 · 908次浏览
创新已是蚌埠最靓丽的品牌——成功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刷新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世界纪录……这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创新故事”。今天的蚌埠,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从容的心态,迎向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勇立潮头、击楫中流……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犹如千年激荡的淮水,铿锵而行,澎湃向前。
百余年来,大河奔涌的气势,静水深流的气度,涵养了这座城市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气质和品质。
创新,折射出这种气质,印证着这种品质。
回首过往,创新曾是蚌埠最鲜明的标签——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冰箱……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安徽第一”。
时至今日,创新已是蚌埠最靓丽的品牌——成功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刷新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世界纪录……这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创新故事”。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秉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同频共振,巨笔擘画,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巨制。
今天的蚌埠,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从容的心态,迎向创新发展的时代大潮,勇立潮头、击楫中流……
全面抓创新,优先抓转化,重点抓产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结合,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
创新,是动力,是活力。
看似普通的玻璃,通电之后却能显示出影像来。原来,奥秘在玻璃间夹了一层薄薄的柔性镀膜。“镀膜中的液晶可以在电压的作用下改变排列顺序,就能显示影像了。”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公司总经理助理任丹介绍说,今年5月,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容式触摸屏柔性薄膜项目正式投产。经过几个月的运行,生产线已经达到设定的良率和产能。
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导航等电子设备触摸屏的重要组件,过去我国的薄膜式触摸关键器件基本依赖进口。而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公司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也再一次抢占了新型显示行业制高点。
创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增长之锁。
“柔性薄膜两期全部建成后,可以达到年产980万平方米电容式触摸屏柔性薄膜的生产规模。”任丹自豪地告诉记者,仅此一项,即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38亿元,税收过亿。
科技,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主线,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力,取得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作为我市的首位产业,硅基新材料产业去年进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行业巨轮驶入发展的蓝海。今年前七个月,我市省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在方兴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下,实现产值227亿元——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引领我市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加速提升的重要引擎。
以此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五年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来自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4.8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81.1%,年均增长16.0%,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83.5%,年均增长16.4%,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1%,居全省第四,在省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居第一位。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我市以自主创新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轻工食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到收获季节,数以万吨的农作物秸秆,曾经是最令人头疼的“负担”。
正是这种“负担”,触动了莱姆佳的创新神经。
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物腐熟技术,将秸秆制成高端有机肥,这种肥料不仅比传统化肥用量少,而且产出的蔬果品质更好;二次腐熟发酵后,就成了种植蘑菇的基料。即便是收完蘑菇的菇渣,通过生物技术又可以成为生产育苗基质、土壤修复剂等产品的原料——从土里来的秸秆最终又回到了土里,循环的旅程却创造出不菲的价值:以土壤修复剂为例,市场售价每吨超过3000元。
“今年我们签了3万吨秸秆的收购合同,粗略计算可以创造2千万元的销售收入。”采访中,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从军笑着说,是科技把秸秆变成了“金条条”。
从乡镇的传统肥料生产小厂,成长为国内有机肥业的知名企业,莱姆佳的发展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如今,企业取得了49项国家专利,有4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之梦不仅仅属于莱姆佳一家。
如今,一批像莱姆佳一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成为创新舞台上的主角。
2008年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宣告“合芜蚌”正式启动。新平台的建设,激发创新因子的活力加速释放。
“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创新以及市场创新五位一体,来推动我市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市发改委主任吴永彬看来,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要从根本上改变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增长,必须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短板。
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最为敏感,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纵观蚌埠的科技创新之路,一直坚持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唱主角、挑大梁、当龙头。
“2015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3436.89万元,占当年销售收入的5.88%;2014年这个数字是2565.89万元,占比4.5%。从今年的发展势头来看,投入还要再增加,比例还要再提高。”采访中,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荣胜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报表。
作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一,昊方在创新上的投入也是蚌埠众多企业的缩影。
越来越多的龙头型、引领型、创新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角,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正是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蚌埠日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机制。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高新企业20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3%,成为不折不扣的创新先锋。“20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50家是这四年来新认定的。”市科技局高新科负责人认为,企业走自主研发之路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政策引导的直接体现。采访中记者获悉,去年我市投入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和高新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资金近3亿元,撬动企业科技研发投入17.2亿元,较前一年增长19.6%。经国家统计局最终审核,去年我市企业研发人员7556人/年,较前一年增长2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7.2亿元,约占全市GDP比重2.2%,是历史最高水平。
“蚌埠发展的每一次跨越,都是创新引领的结果,都是科技创新催生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不久前,在全市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周春雨指出,创新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塑造城市文化的核心要素。“蚌埠,已经形成了人人思创新、岗位求创新、工作评创新、考核看创新的浓厚氛围。”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体制创新为突破,蚌埠走出全面创新的特色发展之路。创新,成为蚌埠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传统发展是做“加法”,创新发展是做“乘法”。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动力问题。
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体系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是蚌埠的核心优势。如何将优势发挥出最大效应?蚌埠的回答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用政策的杠杆撬动创新的加速度。
不久前,市科技局出台了《蚌埠市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凡是企业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鉴定或省直有关部门的项目验收,直接备案为高新技术产品,享受高新技术产品同等待遇。
“过去高新技术产品评定是一年一次,错过一次就要等一年。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说,可能就会失去机遇落了下风。”新政策出台后,位于淮上区的安徽克菱保健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咨询,为局部假牙清洁片和义齿护理盒两项新产品申报了高品备案。该企业研发专员董丽巍告诉记者,高新技术产品是营销中的重要砝码。得益于政府简化程序,科技转化的速度大为加快,为企业以创新赢得市场节约了时间成本。
“利于企业发展的,就是制定政策的方向和准则。”在市创新办负责人赵华友看来,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创新的强大引擎。体制机制的改革,能在更大程度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
有“合芜蚌”的大平台,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我市从制度入手,体现出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鲜明导向。几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蚌埠市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蚌埠市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措施,构筑起支撑发展的立体政策体系。
有政策支撑,还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我市利用安徽省出台“1+6+2”扶持政策,仅去年就帮助企业争取和兑现创新资金6578.93万元,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围绕硅基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梳理出一批阻碍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依托龙头骨干企业组织攻关。去年和今年分别安排资金1470万元和1500万元,支持超薄压控式触摸屏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0.15mm极薄浮法电子玻璃工艺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20个项目建设,扫清产业链上的技术“拦路虎”。
新常态催生新思维,新要求展现新作为。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干预,把创新主导权交给市场,蚌埠在探索的过程中构建起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
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创新金融措施,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不仅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也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以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生物降解新材料为主攻方向的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曾在发展中遭遇过坎坷。2014年,企业以2件发明专利做质押,获得贷款500万元。“这笔贷款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贷款帮助企业迅速壮大,当年就在新三板挂牌。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帮助76家企业获得贷款7.4亿元,贷款规模一直保持全省前列,受益企业居全省首位。
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各部门在不断提高政策含金量的同时,更注重精准度和时效性,努力成为谋划创新、推动创新的行家里手。为使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流程不断优化,各部门联动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而且通过政策导向激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比如要求申请贷款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产业化项目,则尽快办理放贷手续等。
今年8月,我市被列为全国11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市之一,也是安徽省内唯一。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我市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探索可复制的先行先试政策,成为中小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样板田”。
此外,我市还设立5亿元的中小企业续贷转贷过桥资金,累计为50多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过桥贷款3.2亿元。积极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探索推进专利保险。仅去年一年,就办理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19件,为企业融资1.4亿元。税融通业务已累计发放贷款超2亿元,成为企业创新路上的有力助推。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市将眼光向外,与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商致远合作,设立了23亿元的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叁号子基金,着力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此外,我市还设立了首期规模2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2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金、30亿元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创新资金链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以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为主体,上市挂牌直接融资和股权投资为补充的企业融资体系。
如今,创新自觉体现在蚌埠的方方面面。我市出台了《创新能力评价实施办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则被纳入党委综合考核、政府目标考核,以考核的“指挥棒”驱动落实的行动力。
“经济新常态给政府提出了新课题。要管理,要引导,更要服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体制创新为突破,产业化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政府不仅要做指战员,更要做好服务员。因此,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还要不断向抓战略、抓规划、抓服务转变,将创新主导权交给市场和创新主体,走出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众智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经济在蚌埠崛起。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人才被称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集聚了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科研院所,是我市科技创新的优势所在——从拥有高校和研发中心的数量上说,蚌埠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大市。依托驻蚌院所和龙头骨干企业,几年来我市新建了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以及75家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包括11个“国家队”在内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9个,五年来年均增长18.8个,成为科技创新的支撑平台。
只有人才,才能将资源转化成发展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再加速。“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带来一个项目落户,未来也许会发展成一个产业。”市人才办负责人崔海锋感叹说,人才早已不是发展的幕后英雄,而是经济建设的直接参与和推动者。
为了将“领头羊”的效应发挥到最大化,我市打破行政界限,对所有人才实行同样的优惠政策,还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负责同志纳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直接参与政策制定。
在合芜蚌人才特区、蚌埠人才金港和蚌埠(皖北)人才合作对接会等平台作用下,我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不求所有、以用为本”的理念,建设京沪线上的人才集聚高地。以全球视野,国际眼光,引进国内外科研机构,深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几年来,我市与中科院、合工大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创新服务站,建立中央驻蚌科研单位定期联系制度,共建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和3个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的产业园。通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创新要素资源,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天南海北的外地口音乃至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出现在蚌埠的创新一线。截至目前,我市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名、“特支计划”专家21名,组建院士科研工作站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各类高层次人才6000余人,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在人才的作用力下,我市的发明专利直线上升。2015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5604件和890件,均居全省第三位,较2011年增长348%和426%,年均增长45.5%和51.5%。而8年前刚启动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时,我市一年的专利授权还不足100件,仅相当于如今一个月的几分之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年轻化、知识化、创新型的创客群体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而各类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就是创客们成长的加速器。位于人力资源产业园的WM众创智慧谷去年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支持体系,也是我市第一个进入“国家队”的众创空间。走进其中,随处可见一群人扎堆讨论得热火朝天。墙上桌面上,也随手写满了不期而遇的奇思妙想。奔忙的创客中,说不定就有下一个马云。
与普通众创空间相比,WM众创智慧谷采用了“政府搭台、民营运作、企业家设立爱心基金”的特殊模式。由智慧谷与驻蚌高校联合组建的鑫达智能创新试验工场,则是针对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成果转化、产品试制和产业化合作的专业平台,围绕产品从概念、创意、专利到产品实现孵化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科技创新是种子,产业创新是果实。
安徽睿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研发和推广的环保公司。入驻WM众创智慧谷后,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创业念头推进到试点运行。公司总经理黄梦瑶告诉记者,智能分类系统目前已经在五个社区进行大面积推广,效果比预期更好。“没有智慧谷,创业的想法不会落地,更不会生根发芽。”黄梦瑶感慨地说。
目前,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到37万平方米,较2011年增长了131.3%,年均增长23.3%。市场与政策的优势双双体现,创新的生力军与创业需求载体相融合,资源在产业链上集聚,效益日渐最大化。各类孵化器已经成为创业者们腾飞的起点,创新事业加速的跑道。
进入2016年,“合芜蚌”站上了更高的平台。国务院将安徽省列入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将合肥、芜湖、蚌埠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列,赋予为全国、全省科技创新探路的重大使命。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面对新形势下加快创新改革的重大机遇,蚌埠正着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实践中体现蚌埠高度,形成蚌埠标志,做出蚌埠示范、树立蚌埠品牌……
未来五年,蚌埠有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52%,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也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朝向新的蓝图,蚌埠正以改革激发动力,以创新擘画未来,迎风扬帆,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的梦想彼岸……(策划:袁成文 孙恭智 侯超 撰稿:本报特别报道组(执笔:靳瑾))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