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五河以水为媒 打造“最美皖北水乡”

2017-05-05 08:42:27 · 942次浏览

第三届龙舟大赛将于今年5月12日至14日在县城漴河举行。据悉,此次比赛将有50多支队伍、800余名选手参赛,赛道由3赛道升级为5赛道,赛事由国家级教练担任大赛主教练,专业级裁判组成裁判团。经过此前两届龙舟大赛的成功举办,龙舟赛已经成为五河知名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日前从五河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县第三届龙舟大赛将于今年5月12日至14日在县城漴河举行。据悉,此次比赛将有50多支队伍、800余名选手参赛,赛道由3赛道升级为5赛道,赛事由国家级教练担任大赛主教练,专业级裁判组成裁判团。同时,现场采用无人机全程航拍直播,为大赛保驾护航。经过此前两届龙舟大赛的成功举办,龙舟赛已经成为五河知名的文化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生优先 生态优先
五河水运发达,有着“皖北水乡”的美誉,龙舟赛也是五河人弘扬传统文化和倡导运动健身的盛事。然而,几年前的漴河,别说举办龙舟大赛了,就是靠近河边闻一闻,都让人作呕。“由于水资源被污染,前几年我们很多人都离开龙舟赛这个行业了,不夸张的说,龙舟刚下河就会被水草缠住,污染得很厉害。”五河县一龙舟队选手这样回忆道。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水污染不治理,建设“水韵五河”就无从谈起。为了早日还漴河以清澈,五河县政府按照“民生优先、生态优先”的开发理念,大力开展洁水工程,先后斥资1.3亿元进行漴河综合改造,工程包括长约3.6公里的河道截流清淤工程,2.54公里的扩堤工程及两岸宽约150米至200米的漴河生态绿地景观带建设以及民歌广场工程。为了根治污染,该县从源头进行管控。在把“河底”弄干净后,通过对内河进行截污改造,让流入这些内河的水也变得清澈起来。2015年,县住建部门对老城区道路管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排查,建设截流管,使管网做到雨污分流,同时对运行十多年的老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老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已达2.2万吨,基本满足了老城区污水处理需求。去年,一座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在城南新区落成,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设计为地埋式。“这个污水处理厂将在地下很深处建造,而且进行特殊的除臭处理,肯定是没有味道的。”五河县住建局生产建设科科长郭友宏说。

经过多年的综合改造,现在的漴河两岸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人口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漴河景观带更是在2014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发掘“水”文化 做足“水”文章
漴河变清只是近年来五河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得益于水环境的改善,漴河边的百年顺河老街于去年改造完工,目前已入住大半商家。走进老街,青砖小瓦,重梁挂柱,马头墙砖雕、飞檐斗拱映入眼帘,延续着百年前的建筑风貌,当年的富商胡景堂大宅、九和粮行、丁家粮行在原址重建,更显历史厚重。老街涵盖特色零售、主题餐饮、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四大核心业态以及码头街、元宝街、中市街三条特色街区,东沟渔唱、板桥映月、古码头、民歌戏台等民俗文化景点将带着五河人的记忆和期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成为五河独有的特色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

通过发掘“水”文化,做足“水”文章,打造“水”景观,该县老城区内多个地块开始蝶变,原来流水不畅的臭水沟变成了城市景观公园。滨河公园、新浍河公园、漴河景观带等宛如一条条绿色项链串起生态建设区域断面,放眼望去,五河水绕城走,城在绿中。“漴东新区、联动发展”的规划梦想也渐渐由蓝图变成了现实。

据统计,“十二五”末,五河城区绿地覆盖率达38.2%,较“十一五”末增长14个百分点;绿地率36.4%,较“十一五”末增长13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95平方米,水韵独具的最美皖北水乡进一步彰显出自己的特色。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怀远县完成“千年古镇—龙亢镇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下一篇:全市开展道路环境整治行动 重点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