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广州装修网揭秘电梯门感应有盲区 八大乘梯事项

2017-08-21 09:02:15 · 2496次浏览

近日,网传电梯门感应有盲区,你知道都在哪里吗?广州装修网了解到,一则名为《电梯门感应有盲区》的小视频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一位大妈把一只不锈钢杯子放在了电梯口以阻挡电梯门关闭,结果电梯门“如常”关闭,随后发生了“爆炸”。那么乘坐电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电梯门感应有盲区,你还敢随便用东西挡住电梯门吗?

你是不是曾经“英勇”地用身体挡过电梯,而电梯门“乖乖”地打开了?这可能存在风险!近日,网传电梯感应存在盲区,一旦进入盲区,电梯门就会“翻脸不认人”,造成危险。电梯门真的有盲区吗?它的“迟钝点”在哪里?什么样的物品会被它“忽视”?8月14日上午,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用人手与5种生活常见的大小不同物品试水电梯门敏感度,以求让电梯盲区“现形”。

电梯门感应有盲区

鉴定由头

电梯事故频发

网传电梯门有“盲区”

近期,一则名为《电梯门感应有盲区》的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视频的由头来自发生于杭州的一起电梯事故,一位杭州大妈把一只不锈钢杯子放在了电梯口以阻挡电梯门关闭,结果电梯门“如常”关闭,随后发生了“爆炸”。广州装修网了解到,有网友表示,这是由于电梯门存在感应盲区所致,一旦把手或者物品正好在盲区位置,就会被“忽略”遭遇被夹的危险。电梯有“盲区”随即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梯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成为比小汽车更为普遍的设备。然而,一扇小小电梯门的“威力”也不容小觑。在网上以“电梯门事故”作为关键词搜索,能搜到不少“触目惊心”的报道。2014年厦门一大学生由于电梯门打开但轿厢没有停下,结果一脚踩空被卡电梯门身亡;2015年珠海一酒后男子等电梯时背靠电梯门,结果电梯门突然脱槽飞落,男子也坠入电梯井身亡……

有民众表示穿长裙

“裙子被电梯夹住”

电梯“坑”人,事故层出不穷,但电梯门真有盲区吗?不少市民表示不知道电梯门有盲区,但自己在情急下也会用手挡电梯门,或者压着电梯门等人进入,“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然而,也有人表示真遇上过电梯门盲区。

有一小区业主表示自己曾遭遇过进入电梯时遛狗绳被夹的经历。当时他牵着狗狗进了电梯,没注意到手上的牵引绳还有一部分留在门外,电梯门关住后正常上升,结果狗狗被迅速拖拽到了天花板,最后虽然没有酿成事故,但狗狗受了惊吓,狗绳也断了。夏天一到,不少爱美的女性,都喜欢换上美美的沙滩风长裙。一阵风吹来,裙摆随风而动。然而市民李小姐讲述,某年夏天她穿着长裙进了电梯,正好一阵风吹来,电梯门一关,裙子就被夹住了。“当时整个人感觉被用力拽了一下,幸好一下子电梯门再次自动打开了。”回忆起来,她仍有些惶恐。

鉴定实录

取样

选取两种电梯

分别进行物体感应测试

本次试验选用了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楼内部的两部正常运行使用中的电梯,一部为光幕和触板二合一客梯,另一部则是触板式货梯。广州装修网了解到,市民在现场看到,光幕和触板兼备的电梯门采用的是中分式结构,宽度约1米,关闭时左右两个门扇同时往中间闭合。另一部触板式电梯则为旁开式门,关闭时有两个门扇同时向右移动。货梯容积要比客梯大,宽度为1.4米。

结合网友被夹的经历,选取了5种日常生活中可见,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电梯门感应测试,包括卷起来的报纸、铅笔粗细的荧光棒、吹胀的气球、550毫升的矿泉水瓶、中小型狗牵引绳,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代清友依次将5种物品放进两种不同原理的电梯门间进行测试,并凭借肉眼所见,对电梯门的反应作出记录。此外,代工程师还“亲自上阵”,把手放进电梯门间进行检验,以还原日常生活中人们“手挡电梯门”的场景,来检测电梯门的反应。

测试

光幕触板二合一客梯

气球、矿泉水瓶等均被感应

实验开始,首先试验的是光幕触板二合一电梯门。工程师首先以人手作为试验,他按下电梯上升按钮,等待电梯到达身处楼层。当电梯轿厢到达,轿门、层门打开,等待约5秒无人进入后,电梯正“打算”关闭。在其缓缓关门时,工程师把手掌垂直伸入两门扇之间,可见电梯反应约1秒后,敏锐地向两边弹开,丝毫未触碰到人手。随后,代工程师再次以高中低不同位置高度进行试验,电梯门均能感应,“乖乖”开门。

随后,第1样试验物品“过机”测试,工程师把最大直径约为250毫米的气球,重复以上的操作,通过气球支撑杆远距离把气球放进快要关闭的电梯门,只见电梯门似乎早早感应到这“庞然大物”,在气球进入光幕墙后很短时间内,电梯门重新打开,成功感应。随后,直径约为100毫米的卷起来的报纸,以及直径约60毫米的矿泉水瓶,均能被电梯门灵敏地“发现”,早早开门,未发生触碰。

荧光棒、宠物牵引绳均被夹住

然而,当工程师重复以上操作,把直径仅约5毫米的荧光棒伸进快要闭合的电梯门间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只见这次电梯门并没有“乖乖”打开,而是缓缓闭合直至紧紧夹住了荧光棒,只见等待3秒后,电梯门重新打开,荧光棒掉落地面,此时荧光棒被夹处稍稍变了形。代工程师解释,由于荧光棒直径太小,未能被电梯门感应,但当电梯门夹住荧光棒后门中间存在空隙,未能完全闭合,因此电梯门在数秒后会重新打开。

随后,工程师以宽度小于15毫米,厚度不足10毫米的中小型犬牵引绳作尝试,结果也“难逃”被夹的遭遇。当牵引绳放置在徐徐闭合的两扇门叶中间时,电梯门丝毫没有做出“回应”,直至夹住牵引绳。而等待约10秒后,电梯门也没有重新打开,代工程师解释,如果这时候电梯门发生上升或者下降,将会撕扯牵引绳,结果可能是绳子断裂,或是电梯门损坏。

触板式货梯

5类物品均不能及时阻关电梯门

完成了光幕触板式电梯的测试后,工程师利用原来的5种物品,对触板式货梯门又进行了测试。实验现场看到,除了人手通过压住活动触板成功阻关电梯门外,其余5种物品均不能及时阻停电梯门,而是被电梯门推着挪到了右边的角落处。代工程师解释,触板式电梯需要障碍物与触板接触,并施予一定的阻力后才能成功阻关,然而,实验采用的5类物品重量最大的只有550m l的矿泉水瓶,未能施加足够阻力,只能被电梯门“带着走”。但现场看到,当气球和矿泉水瓶被推到门关闭处后,可在门框的“帮助”下,使活动触板动作并重新反开。

电梯关门时的力度究竟有多大?为了直观感受触板式电梯门关闭时的力度,代工程师特意“以手涉险”,把手握成拳头状,置于右边门框上,且可以让门扇边框压在手上而不触碰到活动触板的地方。当电梯门门扇从左边一直往右移动关闭,触碰到工程师的拳头时,并未马上“退缩”,而是在拳头上压了一会儿(约3秒),当电梯门关门未果后,才再次打开,如此重复两次。代工程师说,略有点疼痛感,缩回拳头查看时,手无任何夹伤痕迹。随后以气球作为试验,只见气球虽然被挤压,但并未被压爆,门扇便再次主动“退让”反开。代工程师解释,电梯门最大关门力度有固定的标准限制,约为15公斤,如一桶饮水机上的大瓶装水桶压在手上的力度,“这个力对于成人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对小孩子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伤害”。

鉴定者说

按保护装置原理电梯门一般分为三类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梯大都一个模样,但事实上,不同电梯门保护装置原理不尽相同。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代清友介绍,目前,国内使用的电梯中,按电梯门保护装置原理分类,共有3种类型。包括光幕式电梯门、触板式电梯门,还有一种是集光幕触板二合一式的电梯门。代清友表示,目前生活常见的居民楼、写字楼中的电梯门大多为光幕式或是二合一式电梯门,一般的货梯则多采用触板式电梯门。

光幕式电梯门:主要通过红外线检测障碍物。在光幕式电梯左右两扇门的门扇侧边,分别安装了多个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红外线从发射器发出,以散射的形式射向对门门扇侧面,被对门的接收器所接收。代清友介绍,光幕式电梯门通常能不定时发射出共150束红外线光,最终“编织”成一面“光幕墙”。当人或者物体进入这层看不见的光幕时,便会阻断红外线,使接收器收不到红外线,从而知道有了障碍物,便“指示”电梯门打开。

触板式电梯门:必须靠与障碍物“亲密接触”才能使门反开。在触板式电梯门上,有一块突出的活动触板,触板连接着电梯的控制系统,当有物体碰到触板并施予一定的阻力后,电梯门会停止关闭并反开。

光幕触板二合一式的电梯门:兼备光幕和触板两种保护装置,既可依靠红外线感应,也可依靠接触并施予阻力来阻挡关门。

电梯门有盲区但盲区只有20毫米

实验中,光幕触板式电梯对荧光棒和宠物牵引绳两类物品都没有感应,是否表示电梯存在盲区?代清友表示,光幕式电梯确实存在盲区,但这个盲区通常少于20毫米。由于光幕式电梯采用的是红外线感应的原理,由高密度的红外线编成感应网,但这个网并非无“死角”,当障碍物过小,也有可能漏入“盲区”,成为被忽视的障碍物。

代清友认为,人手臂或者手掌的粗细远超于20毫米,用人手挡电梯,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不会出现问题,“市民不需要过于恐慌”。但他也同时强调,电子设备没有百分百的安全,不排除光幕因故障而无法感应酿成意外,因此,“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应是按电梯开门按钮。

此外,对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物品,代工承认,确实会因为盲区而导致危险发生,呼吁市民进出电梯时要事先检查细长的物品,防止被夹。如长摆裙收拢提起,宠物最好抱着,或将宠物绳尽量收至最短等。广州装修网提醒如发现被夹情况,应迅速按下开门按钮,若电梯已经开始运行,应迅速甩开被夹物,先保证人身安全。

鉴定补充

为什么感觉近年来电梯事故高发?

“这或许是电梯事故常常成为媒体报道焦点带来的错觉造成的。”代清友说,电梯是十分安全的垂直交通工具,去年全国万台电梯事故死亡率仅为万分之0 .12,广东则更低,仅为0 .08,而且70%以上都是人为因素,如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应急救援(自救)不当,儿童因监护缺失造成伤害等。

代清友介绍,电梯拥有多重安全保护。如电梯制动系统,当电梯运行超出允许状态时,如轿厢行程超过上、下极限位置,电梯门非正常打开等,电梯制动系统都将立马动作,将电梯轿厢制停。再如电梯超速保护系统,即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允许值时,超速保护系统将动作,把超速移动中的轿厢制停。再如安装在底坑的液压缓冲器,在轿厢以一定的速度下坠并撞击缓冲器时,可以保证轿厢内的乘客不会因减速度过大而造成严重伤害。

电梯故障时按按钮“并没有什么效果”

代清友说,当人在轿厢中,电梯发生故障而被困时,按按钮“并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只需要做的是按下紧急按钮进行呼救,并耐心等待救援,切勿随意掰门自救。

日常使用的电梯怎么保养?

按照国家规定,每台电梯都有专业的维保公司负责维护和保养,维保公司每半个月必须到现场检查一次。市民可以在轿厢内查看使用登记证书,如果使用登记证书或者登记证书上的下次检验日期已过,说明电梯缺乏足够的监管,市民要避免乘坐。

八大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1注意超限过载电梯不能超载,当电梯报警时,就应该主动退出,等下一趟再乘,电梯超载是很危险的。

2不顶阻电梯门,当电梯门快关上时,千万不要强制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切

忌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停留,这样会受到伤害。

3不随便按紧急按钮,应急按钮是为了应付意外情况而设置的,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千万不要去按应急按钮,否则会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门没有关上就运行,这说明电梯有故障,乘客不要乘坐,同时向维修人员报告。

5来到电梯前,乘客首先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电梯在维修,应挂有这种标志,乘客不要乘坐。

6司机或乘客在发生火灾时,应将电梯停在火势或烟火未蔓延的楼层,乘客禁止使用电梯逃生,而要从楼梯安全出口处逃生。

7电梯运行中万一出现故障时,乘客不要惊慌,应按对讲或警铃按钮通知维修人员救援,不要乱动乱按,等待是保障安全的明智选择。

8电梯停稳后,乘客进出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箱地板和楼层是否水平,如果不平,说明电梯存在故障,应及时通知检修,以保障乘客安全。

以上就是广州装修网为您整理的关于乘坐电梯的感应盲区以及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公共防盗门未锁好遭贼惦记 广州装修如何选购防盗门

下一篇:橱柜才装3个月吊柜掉下来 橱柜质量有问题怎么处理?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