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太原小店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正推进 六类垃圾分类收

2017-09-07 11:51:15 · 4373次浏览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废旧衣物、电子垃圾等单独回收;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小店区在我市率先建成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既解决大件垃圾、有毒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清运的不便,又提升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率,走在全市前列。来和太原装修网小编一起了解下具体的情况吧。

其实,不仅仅是小店区,近年来,我市按照"垃圾减量化、可回收利用"原则,积极在六城区选建垃圾的分类收集试点,现已建成50多个,太原装修网小编了解到,同时,快速推进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使得全市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建设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的观念渐渐被群众接受。

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小店区率先试点

9月6日清晨,小店区垃圾清运工张师傅将刘家堡乡收运回来的数吨垃圾全部运送到了垃圾中转站。张师傅既是一名垃圾收运工,又是刘家堡乡的一位居民,附近村庄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由他收运。每收一吨垃圾,发放补贴20元;村民不必出门,每天有人上门收垃圾;从前随手乱扔垃圾,如今主动捡拾垃圾。

长期以来,乡村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垃圾暴露、乱倾乱倒又是最令人头痛的弊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小店区率先试点,探索出了“花钱买垃圾”这一小举措,彻底解决了困扰农村地区数十年的“垃圾围村”难题,过去无人愿意从事的垃圾清运工作现已成为了诸多人争抢的热门职业。

如今,小店区农村已经实现按照“户分类、乡镇收集、区转运”的模式,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而村庄的建筑垃圾会就近选择低洼地段掩埋,无害化处理。这样一来,既实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又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暴露和垃圾落地的情况。同时,按照每400个村民安排1人的标准,统一招聘、录用清扫人员,使辖区91个村庄实现垃圾上门收集全覆盖。 小店区环卫局局长范月卿介绍说,小店区环卫局为每个村庄的每家每户都免费配备了垃圾桶,村庄雇用了清运工,只要收集一吨垃圾,运送到垃圾中转站,就能得到20元的补助。这种“政府花钱买垃圾”的形式有效杜绝了垃圾二次搬家及垃圾围村现象的发生,村庄生活垃圾实现密闭化收运、无害化处理,有效杜绝村内垃圾乱倾乱倒,乡村市容显著改善。

智能分类受欢迎

“吃”进去废纸、废旧金属、塑料袋,转眼“吐”出来的就是饮料。当日上午,家住小店区五交化宿舍的赵大娘,又拿着最近积攒的四五个饮料瓶和废旧报纸,来到了小区的智能分类回收箱进行投放,刷卡、扔垃圾、查询积分……全部流程的操作十分熟练。这种回收箱高2米、长5米、“头上”有遮雨棚,投放口分金属、纸类和塑料3种,在回收箱左侧,还有类似自助购物机的装置,透明的展示柜里摆放着好几层矿泉水和各类冷热饮料。

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范月卿表示,小店区作为全省率先实施智能化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在辖区的五交化宿舍、新星幼儿园、亲贤社区安装了3台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箱,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积分卡2930张,参与垃圾分类2841人,占上述试点小区总数的九成以上,共计收运可回收物2万多公斤,分类收集深受居民欢迎。

太原装修网小编了解到,此外,全区33所学校、65个社区、91个城中村还投放了有毒有害垃圾箱,用于群众投放废旧电池或是电子垃圾等,这些垃圾回收后,会分类处置,不会造成污染。经过各种分类设施的建设,目前,小店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由原来1400吨减为1220吨,每日减少180吨,资源化利用率达15%。

六类垃圾分类收

9月6日上午,万柏林区一个大型居民小区里十分热闹,新安装的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吸引了很多居民。小区12号楼的郭女士专门按照工作人员指示,扫描二维码,并领取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袋。她说:“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要从小培养,自从看见小区里安装分类回收箱以来,我就十分关注。孩子今年10岁了,今后我会带着他一起来进行分类投放,让他从小有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其实,近年来,市、区两级环卫部门按照大分流、小分类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大件垃圾分类处置、装修垃圾专业处置、餐厨垃圾专业处置、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有毒有害收集体系建设等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逐步实现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有毒垃圾、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这六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转运。

而且,全市已有学校、居民小区、机关单位等垃圾分类试点50余个。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各种分类收集的方式,我市每日可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废弃物800余吨、日处置大件垃圾约50吨左右、日回收餐厨废弃物100余吨、日收集废旧衣物10余吨、年回收有害电池垃圾8吨左右。

太原装修网小编了解到,市环卫局副局长时中瑛介绍,今年,我市更是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运,按照“试点先行、分类推进、分流减量”的要求,逐步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同时,《太原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意见》现已编制完成,随后将发布实施。此外,还计划将垃圾分类相关法规的制定纳入明年我市的立法计划中。总之,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今后,全市将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体系。

鼓励社会参与

其实,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文明工程和环保公益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终端处理设施不足、分类转运设施不足、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力量参与薄弱等,是影响我市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的几个重要因素。

因此,除在源头提高垃圾分类外,我市首先强力推进可再生资源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置等终端处置项目建设。随着日处理能力200吨餐厨垃圾处置厂的建成运行,我市又启动了多项垃圾处理项目的开工建设,分别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泥处理厂、建筑垃圾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等垃圾处理项目。随着上述终端处理设施的开建,我市各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使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

同时,这项工程还需要全社会的发动和组织,特别是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市应该学习先进城市的做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系统的建设。太原装修网小编了解到,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收集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效率和成果。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儿童房室内设计需考虑成长性 精装修房更应精细化

下一篇: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条件 太原有5种担保方式可选择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