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达芬奇事件”敲警钟 企业创新才是王道之举

2018-07-06 16:28:23 · 377次浏览

一出又一出闹剧,比年底大片还热闹。“达芬奇事件”再成热点,而这次把顺德家具也牵连进来了。真相已浮出,广东卫视指的“达芬奇”是指顺德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顺德达芬奇),而非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芬奇家居)。而且,已有律师证实顺德达芬奇并未对达芬奇家居构成侵权。

    此次事件中,顺德家具虽然被无辜牵连,但是家具业内洋品牌众多,打着国际旗号不诚信经营的做法并不鲜见。这也值得我们牺牲一次名誉,买回一次教训了。家具老板们,也该狠狠地敲一记警钟:市场越来越透明,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保护,企业请停止违规操作,请停止盲目崇洋、山寨!
   

    在每个产业发展的初期,山寨、模仿、抄袭、借助国际身份正名等市场营销手法非常常见。在成长阶段,市场对这些不规范操作给予了一定的宽容。然而,随着中国家具市场的日益成熟和透明,这对发展中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治愈早期的小毛病而任其发展,小毛病必然孕育成为恶性肿瘤,企业必然会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


    产业在不断进步,我们需要正视什么?
   

    诚信经营是第一项。不要再忽悠你的衣食父母、你的上帝了!实木就是实木,贴实木就是贴实木,橡胶木也不要有意模糊为橡木。不要教导你的导购员,利用消费者不知情而混淆黑白。那是自杀式的愚蠢行为。
   

    >>其二,民族品牌不比洋品牌差。

    难道我们自己就生产不出好产品吗?非得借助与自己不相符的国际名号来为自己撑腰?殊不知,国际上多少知名品牌都是由我们本土工厂代工的。在这点上,家具企业就要跟同在顺德的家电企业学习。家具产业不缺好产品,缺乏的是创品牌的底气和自信。
   

    >>其三,重视知识产权。

    产品可以抄,品牌名字可以抄,宣传广告可以抄,营销策略也可以抄,那有什么不能抄?这是部分企业主的想法。知识产权在家具行业似乎还是一个盲区。企业不懂得保护产品专利,市场模仿抄袭泛滥;企业又不愿意做傻冒,担心自己投入巨大的成本研发结果被人轻易抄走。恶性循环一再继续。
   

    非要一场场闹剧演下来,升级为社会热点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吗?老板们天天忙着到处考察学习、参加MBA培训班、高峰经济论坛,但经营企业最根本的、最基础的问题,你们正视过吗?解决过吗?企业要谈发展,不把自身的恶性肿瘤连根切除了,一切都是空谈。佛山修网编者综合整理报道。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中国陶瓷十年事记 市场角逐孰与争锋

下一篇:装修市场渐入冰封 家居业跨界抱团取暖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