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合肥市消协今公布2013家装四大典型投诉案例

2014-03-13 11:08:49 · 3760次浏览

家装、家居、建材货不对板,质量堪忧,一直盘踞着消费者投诉频发的“黑榜”。今年3·15前夕,合肥市消协发布2013家装建材类四大典型案例,晒晒您身边都有哪些装修窝心事儿。包括私人订制图货不符、高层封阳台渗水不断、建材质量堪忧难索赔、店面转让殃及消费者四类典型投诉案例,订制家居看起来并不咋样。

■投诉第一类

私人订制图货不符

没有比在装修房子时,经历更多“私人订制”的时刻了。找设计师规划“爱巢”,跑建材市场挑选货品,看实物签购买合同,哪项又能离得开结合个人喜好埋单的“私人订制”。

可就是这要了命的“私人订制”,常常变成了消费投诉的关键词。

案例1: 内嵌式书柜变身开放式

这年头除了网上买的东西可能会与实物不符,现实中买东西也存在这样的风险。陈女士在青阳路的一家大型装饰城看中了一款内嵌式的书柜,结果交了钱,等柜子运到家才发现,内嵌式的书柜变成了开放式的书柜。陈女士认为商家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要求解决,可是售后的电话却一直推脱。

案例2: 不按图纸施工竟还罢工

瑶海区的刘先生去年12月在合肥乐尚装饰工程公司签订了装修新房的合同。据刘先生向合肥合肥市消协投诉,当时双方对装饰设计、竣工时间、装饰费用等相关条款均做了约定。但是在装修过程中,刘先生发现公司不仅没有按照图纸设计制作衣柜,刘先生表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家装饰公司竟然在遭到质疑后,全面停工?!!以致刘先生的新房装修耽误了工期。

——合肥市消协点评:

在家装类投诉中,首当其冲的是对“设计预期与实际不符”的投诉。时常碰到消费者抱怨,当初设计师画的图纸当真让人赏心悦目,可是等到装修快完工时,消费者才猛然发现,要么是未达到心理预期,要么是压根没法正常使用。

■投诉第二类

高层封阳台渗水不断

开发商卖房子流行送所谓的“入户花园”和“阳台面积”。当时的心动购买,到了装修时节,就要现实地变为封阳台的问题了。据合肥合肥市消协透露,去年,有关高层封阳台渗水的投诉也是屡见不鲜。

案例1:

许先生2012年在“豪美门窗”购买了两个阳台窗户。起初望着窗明几净的新家,许先生还常常喜上眉梢,可是问题紧随其后。

装修不久后,许先生发现家里客厅的阳台窗户有裂缝。许先生将自家阳台的缝隙照片传给合肥合肥市消协投诉反映。从照片上看,客厅阳台窗户全关好时中间有明显缝隙,窗户落地段下雨天确实有雨水渗入。

许先生反映,由于裂缝较大,导致雨天进水、夏天进蚊虫、冬天灌风,尤其是冬天坐在桌前,简直是痛苦万分。不仅如此,下大雨时,家中客厅和卧室两个阳台玻璃与地板接缝处也严重渗水。

几次三番,许先生与商家联系要求上门修理,结果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商家都没有履行服务。结果到了今年10月底,商家终于给出回音:“已经过了一年的保修期。”

——合肥市消协点评:

许多封阳台的商家都是“游击队”,每次有新小区或楼盘交付,这些商户就挨个散名片或传单。等到一个小区交房完毕,绝大多数新房的阳台都封装完毕后,商户会继续“转战”下一个楼盘。流动性较强的这些阳台窗户封装商户,给消费者后期维权带来困难。

另外,值得消费者警惕的是,阳台封装行业内有不成文规定“质保期一年”,因此多数商户遭到投诉后,都会故意拖延时间,试图挨过一年期,以求“万事大吉”。


■投诉第三类

建材质量堪忧难索赔

建材质量优劣与否,往大里说甚至“性命攸关”,好端端的水漫金山、自燃起火,将给业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案例1:

2013年5月,姜先生在“瑶海家具世界批发大市场”购买了一套价格2000元的餐桌。4个月后,一次姜先生试着把餐桌拉圆,结果只听“咔咔”两声,桌面出现了断裂。懊恼的姜先生找到当时经销商,希望能重新更换桌子,却被告知原款已经不再生产,要换新款桌子要交一部分新桌子的价钱。姜先生无奈,只好同意更换新款桌子,等运到家里又被“摆乌龙”——新换的桌子不仅尺寸不符,连选材用料都大相径庭。

案例2:

唐先生在青阳路一家装饰城购买了一款橡胶实木的好派楼梯,结果上门安装的时候发现尺寸不符,无法安装。安装工人说带回厂修改,但是两个月后再次上门安装时唐先生发现,只是在原来梯子的基础上锯掉了多余的部分,并且梯子上有多处划痕,梯子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于是,等待多时的唐先生,一怒要求退货。

案例3:

向女士在一家大型连锁建材卖场买了品牌为“乐其”的餐台。但是在安装后的几天里,餐台侧面就发现了三处断裂和裂纹。向女士通过与商家和商场负责人的调解后,厂家同意调换,但是需要向女士额外支付300元作为买家承担的运费。向女士觉得商品有质量问题就应该免费更换,岂有还要收费的道理?

——合肥市消协点评:

一旦装潢完毕出现问题,究竟是当初购买的建材有毛病,还是施工方操作不精,是非常难以界定的。以最常见的木地板安装后缝隙过大为例,由于地板裂缝多数是使用一定时间后,这个“板子”究竟是建材生产商挨,还是装修队挨,往往扯皮不断。消协即便后期介入,也很少有调解成功的案例。

■投诉第四类

店面转让殃及消费者

2013年3月,陈先生在青阳路一家大型卖场的“诺维家”店面订购了一款衣柜。当时10500元的定金都交了,没过多久却得知该品牌原来的代理商发生了变化,一名叫“胡玉恒”的经营者不再继续经营。胡玉恒方说,他之前已将消费者的订单信息转交现任经营者,可现任经营者却表示从未收到任何订单,上家也没把钱款打给他而表示无奈,拒绝向消费者提供产品。

不仅是陈先生这么“背”,存在这样问题的订单有约60户。

汪先生也在诺维家店面买了一个衣柜,交付了15500元,但是产品的经营权发生变更后,原先王先生交付定金的凭据并没有被交付到现任经营人手中,目前汪先生的交过钱的衣柜,已经“不知所踪”,遭遇前后经营者双双不认账。

由于维权消费者人数较多,合肥合肥市消协已转所辖五里墩工商所负责处理。

——合肥市消协点评:

合肥装修建材商多数是品牌代理制。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留意该品牌店铺近期是否有“转让经营”的意向,如有转让纠纷,最好另行选择商铺,以免遭遇上下家互相推诿。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合肥装修产值同比涨幅15% 装修名企热衷进驻合肥

下一篇:又见家具网购投诉案例 陷阱难防配送无标准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