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上海六成居改非 住宅楼变商务楼 安全堪忧环境脏乱

2015-08-13 09:22:31 · 4482次浏览

一幢28层高的居民楼内,竟有60%的业主将房屋出租给外来公司,用作办公场地,但随之而来的喧闹环境和安全隐患,却令楼内其他住户叫苦不迭、度日如年。昨天,家住闵行区碧泉路36弄1号金霄大厦的忻女士致电本报,反映自己所在的居民楼,因涌入大量公司和商户,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商务楼”。

一幢28层高的居民楼内,竟有60%的业主将房屋出租给外来公司,用作办公场地,但随之而来的喧闹环境和安全隐患,却令楼内其他住户叫苦不迭、度日如年。昨天,家住闵行区碧泉路36弄1号金霄大厦的忻女士致电本报,反映自己所在的居民楼,因涌入大量公司和商户,已成了不折不扣的“商务楼”。

企业扎堆进驻民宅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金霄大厦,这是一幢两梯四户、总高28层的居民楼。此时,楼下的空地上停满了车辆,一辆面包车因为无处停靠,干脆堵在了大门口。居民楼内,不时有穿着工作服的男女进出,手上或拿着文件,或抱着纸箱,步履匆匆。

“他们都是在楼上公司工作的员工,如果你早点来,赶上上班高峰,连坐电梯都得排队!”在忻女士的陪同下,记者首先来到2楼,果不其然,该楼层的4间住宅已有3间变为商用:其中201室被打造成了一家理发店,墙上还挂出了“店招”;隔壁的202室,则变身一家机械设备公司的办公室,透过敞开的大门,可以看到屋内摆着四五张写字桌,桌上放着电脑,几名员工正伏案工作;还有一户人家虽未挂出公司铭牌,但内部陈设同样是办公格局,显然也被商家“占领”了。“你们在这儿办公,有营业执照吗?”面对记者的提问,一名男子探出头来:“这就是我家,我想干嘛就干嘛,你管得着吗?”

记者随后又乘电梯逐层探访,发现每层楼内均有企业进驻,少则一两家,多则三四家,公司的类型更是五花八门,科技公司、贸易公司、服装公司应有尽有。除了办公经营,不少公司还把房间当成仓库,大量堆积货物,屋里一片狼藉。

安全堪忧环境脏乱

据忻女士介绍,金霄大厦自2002年建成后,因紧邻莘庄地铁站,交通便利,很快受到企业租户的青睐。“搬到居民楼里办公,不仅租金比正规商务楼便宜,物业费和水电费还能省一大笔。”而业主们为了多赚租金,也乐于将房屋出租给企业,因此短短几年内,大楼里的“居改非”就泛滥成灾了。

但住宅楼被改得“面目全非”,对于依然生活在此的居民来说,绝对是一场噩梦。首当其冲就是安全隐患,忻女士说,楼里的公司遍地开花,雇佣的员工也是鱼龙混杂,居民们看着每天数百名陌生人随意出入,感觉很不安全;此外,许多公司在屋内乱堆物品,却没有配备任何消防设施,万一发生火灾,很可能殃及邻居,酿成悲剧。

除了安全堪忧,大批公司的涌入也给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有些公司从早上8时一直开到晚上10时,喧闹声、运货声不绝于耳;有些员工吃完午饭直接将餐盒、饮料瓶扔在楼道里,散发出阵阵异味;就连电梯也因为乘坐人数太多,不堪重负,频频发生故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何来居住品质可言?”忻女士说,居民们曾多次向房管部门反映此事,对方也派人上门整治过,但收效甚微。

部门执法责无旁贷

记者致电大楼管理方禾泰物业,一名徐姓经理坦言,金霄大厦的“居改非”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2013年前后,楼内的公司数量达到顶峰,约80%的房屋被装修改作商用。为此,他们一方面对“居改非”的业主或租户收取双倍物业费,以加大入住企业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加强车辆管理,禁止企业人员的车辆进入小区。如今,这两项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楼内的“居改非”比例已从2年前的80%下降到60%,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物业毕竟没有执法权,要想彻底整治还得由房管部门出面。”

据了解,根据2011年4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业主、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或者房地产权证书载明的用途使用物业,不得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业主、使用人违反本规定,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由区、县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可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至于有租户提出自己是所谓的“居家办公”,记者从工商部门获悉,住宅楼、家庭地址目前还不能作为注册地,实体注册的企业因有“固定人员”,必须具备“固定场地”,不能将居民住宅用作企业经营、仓储和办公等。

市建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居改非”的治理,不存在“执法难”的问题。首先,对于类似情况,法规上已明确,必须“彻底清理和整治”;其次,如执法力量不够,可通过大联勤、大联动,调集人员,确保执法效力。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看相关部门是否肯作为、能作为,是否有执法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新民晚报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普陀区房管局昨日在协调会上否决武宁苑分批修漏方案

下一篇:造假为门窗行业带来信任危机 阻碍门窗行业发展之路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