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资讯

小区“高龄”保安成“主力军” 是否还能“保安”?

2016-05-26 09:09:00 · 545次浏览

 也许在不少市民的印象中,小区安保人员都应该是身强力壮、身手矫健的年轻小伙。但是,随着我市座座新城小区拔地而起,不少业主却发出质疑:为什么自家小区的保安大多都是两鬓斑白的中老年人?“我家小区门口的保安很多都是五十岁朝上的大爷,每次路过小区门口遇见这些看着身体羸弱的安保,心里着实很不踏实。”家住东部新城某小区的何女士对记者表示。

    连日来,记者在我市多个居民小区确实发现,目前大部分小区的保安年龄都在45岁以上,“高龄化”的现象较为普遍。那么,目前小区安保这个行业有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为何年事已高的保安越来越普遍?小区物业为何会招年纪大的人群?而这些“高龄”保安能否胜任工作“保平安”?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开始了走访。

    现象:小区“高龄”保安很普遍

    初夏的阳光灿烂,而今年54岁的刘何庆,正静静地站在皖江大道某新小区门前,对进出的业主报以微笑。身穿安保制服的刘大叔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当有车辆进出小区,他就按一下电子栏杆上电动门闸的开关,如有陌生人进入,他会上前拦截询问并给予登记。如果刘大叔脱去身上的制服,的确很难想到,这位已是两鬓斑白,身材瘦弱的“大叔”,就是这个小区为数不多的安保人员之一。

    “我们这个小区业主大多数刚刚入住不久,物业费也才开始收。因此安保这块目前只有5个人。刘何庆算是最大的54岁,最小的安保人员今年也有40好几了。当然以后我们会慢慢扩充安保人员的规模。”5月17日,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姚经理对安庆晚报记者说,“不仅是在我这个小区,整个行业现在都不太好招年轻人来做安保服务。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小区安保)。”而当记者采访到沿江路一家高档小区时,发现这里的情况与东部新城基本相同,对讲机、登记表、应急设备、安保值班室等安保设施齐全,但就是安保人员年纪偏大,看起来如果真的有突发情况,并不能让人“特别放心”。“过去我们这也有年轻人做保安,但大多都做不长,有几个甚至才干几天就辞职不做了。这一块流动性太大,对我们物业管理也造成极大难度,因此我们只能先用年纪偏大的人。而事实证明,能够长期从事保安工作的,也基本都是50岁左右的人。”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也曾经想招年轻保安,合理安保人员年龄结构,但“想招难招到”、“招到干不久”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

    问题:“工资少地位低”年轻人不愿做保安

    王旭东今年28岁,目前在迎江区一家餐馆做服务人员,他曾经从事安保行业一年半的时间但最终“改行”,他对安庆晚报记者说:“高中毕业后家里人介绍我去做了一家小区物业保安,小区里有近200户业主,门前设有一个保安室,由我们几个保安轮流值班,每天的工作时间估计有10小时,实在累人,但当时我们的月工资只有1200元。先开始和我一起来的也有不少年轻人,但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王旭东对当时的安保生涯还记忆犹新,他对记者说,与餐饮等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安保工资确实有点低,因此很难吸引年轻人。同时,作为保安每天都要与业主打交道,接触的人鱼龙混杂,个别业主市民对待保安的态度也不够友善,常会让年轻保安觉得心理不平衡觉得低人一等而负气离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大多数小区保安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实行两班倒值班制,工作时间长,待遇却不尽如人意。姚经理告诉记者,要做好保安工作,必须要对小区环境、业主熟悉,因此要求有大量的时间“泡”在小区里。年龄大的人对工资要求不像年轻人那么高,上岗后也比较稳定,很少会辞职跳槽,因此中老年人就逐渐成了小区保安的“主力军”。

    建议:促进保安年龄结构合理化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根据国务院《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年满18周岁至60周岁,身体健康,品行良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服务工作。”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超过六十岁,身体健康,学历符合的公民,就可以从事安保。如果对安保人员又再度“硬性规定”显然是不太合理合规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些市民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居住在双岗路的市民何佳怡对记者说:“我所居住的小区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年纪大的保安阅历丰富,反而更稳重。只要有责任心,我觉得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无妨。最重要的是,我们谁都无权剥夺别人工作的权利。”采访的过程中,不少物业公司也一再强调,保安可以根据监控随时了解小区情况,发生突发情况最重要的是保证人身安全,立即报警。只要负责尽职,年纪稍大的保安一样可以保障小区安全。

    对此,我市某高校社会学讲师孙治平老师认为,目前小区保安老龄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现象,不能仅仅依靠物业服务企业,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更多扶持物业服务企业的措施,同时物业服务企业也要加大对安保队伍的培训力度,做到职业化规范化,而广大市民则应该对安保人员多一点尊重和宽容。只要通过三方努力,提升安保行业的收入水平和前景,年轻人的身影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0

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不代表装一网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上一篇:"六一"消费提醒:"儿童专用食品"好听未必好用

下一篇:合安高铁初步设计获批复 预计9月份全线开工

热门文章

猜你喜欢